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4: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豌(wān)豆荚变黄了,成熟了。
B.潜(qiǎn)水艇是这样实现自由沉浮的。
C.下大雨的时候,青鸟,家雀(qiǎo)儿、孔雀(què)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
D.小明的妈妈是北京大学外语系(xì)的教授,她教小明自己系(jì)鞋带。
2.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下列针对《蝙蝠和雷达》一文的提问,哪一个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的?( )
A.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B.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弄清了什么问题?
D.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动物的启发?
3.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逐(zú)渐 僵硬(yìnɡ)
B.相似(sì) 慎(shèn)重
C.临(línɡ)时 角(jiǎo)色
D.豌(wǎn)豆 宁(nínɡ)可
4.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说明了20世纪的成就之多,发展之快。
B.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的话,说明了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C.“地球村”的意思是人类舒适方便的生活,是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象的生活。
5.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B.创造神话 探索奥秘
C.改善生活 改进错误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钱塘江  ( )的夜晚 ( )的阳光
( )的住宅 ( )的宇宙
7.写同音字。
jì ( )律 ( )算 ( )巧
chéng ( )实 工( ) ( )相
lián ( )盟 ( )接 ( )花
yì ( )万 利( ) 回( )
三、语言表达
8.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蛾飞来飞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仿写拟人,“低垂”一词形象地描写出稻子成熟时的样子,把稻子拟人化,让人感觉到它虽然头部低垂,但是充满 活力。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片段阅读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 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豆子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10.选段主要写了( )
A.落到了水沟里的豆子是最了不起的。
B.四粒豆的最终结果。
11.文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表示 关系,这句话表现了( )
A.语言 递进 这粒豆子的骄傲、自大
B.动作 递进 这粒豆子的谦虚
12.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豌豆 被鸽子吃掉了
在地上打滚的两粒豆子 被鸽子吃掉了
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 落到了脏水沟里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3.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4.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句中的“那时”是指______。
②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还起到______的作用。
15.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______ ______
顺风耳:______ _____
16.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17.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疑问?请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_____)______。
18.科技使许多过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你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将幻想变成了现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园地。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失败也美丽……
请你以“ 也美丽”一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此题考查汉字字音。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豌(wān)豆
潜(qiǎn)水艇——qián shuǐ tǐng
雀què 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
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
qiāo 雀子
系xì:1.有联属关系的。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3.关联。4.联结,栓。5.牵挂。6.是。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如“~曰”。jì:结,扣。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写法的理解与对课文的分析。
A选项是从课文的内容理解上提出的。
B选项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的。
C选项是从课文的内容理解上提出的。
D选项是从学生的课外积累上提出的。
3.B
【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A.“逐渐”的“逐”读音为zhú。
B.读音正确。
C.“临时”的“临”读音为lín;“角色”的“角”读音为jué。
D.“豌豆”的“豌”读音为wān;“宁可”的“宁”读音为nìng。
4.B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项,作者引用了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话,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时代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现代的科学技术改变了过去“农耕时代”的面貌,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5.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
A正确。
B正确。
C错误。“改进错误”应为“改进方法”或“改正错误”。
6. 宽阔 静寂 温和 舒服 美丽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结合词组的特点进行辨析和理解。首先明确题干中词组的特点,根据名词的特点,填入相应的形容词。注意搭配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7. 纪 计 技 诚 程 丞 联 连 莲 亿 益 忆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同音字的辨析能力。同音字是读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程、莲、联、丞、益”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 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本题主要考查了改为“被”字句,句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即: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
2.本题主要考查扩句。扩写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在修饰词后面加上正确的“的”、“地”、“得”。扩句,又称扩写,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9.秋天来了,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如: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10.B
11.A
12.
1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文段主要写了四粒豆的最终结果。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豆子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11.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写出了这粒豌豆说的话语,它认为自己是最美的,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表示递进关系,这句话表现了这粒豆子的骄傲、自大。
12.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豆子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可知,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豌豆与在地上打滚的两粒豆子都被鸽子吃掉了;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落到了脏水沟里。
13.托付|成果
14. 依赖自然的时代 排比 强调
15. 望远镜 监控器 手机 收音机
16.B
17. 内容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18.《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现在中国的“复兴号”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四个多小时。
13.
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结合语境理解,
托付: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根据词义应划去“托付”。
成果:学习、工作、劳动、斗争等方面的收获。成就:完成(某项事业)。根据词义应划去“成果”。
14.
考查了内容理解及修辞。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①从“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可知,句中的“那时”是指依赖自然的时代。②从“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四个句式相同语义连贯的句子连用,可知,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15.
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联系实际理解,千里眼:旧小说中指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人。例:现实生活中的望远镜; 顺风耳:原指听得远的人。例:现实生活中的手机。
16.
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可知,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17.
考查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认真阅读短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化的问题。比如,可从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18.
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联系实际理解,例: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嫦娥能自由奔向天上,现在的中国神舟也能上月球,探索月球的奥秘。
19.范文:
小草也美丽
春姑娘刚刚拂袖来到人间,小草便最早睁开了它的双眼。
小草染绿了大地,使世界又充满了活力。微风中,小草跳起了欢乐的团体操,它们时而弯下身子,时而舒展腰身;又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如果你走近去看,不难感觉出它们那欢快的旋律!
刚发芽的小草,像一个个年幼的小姑娘,歪歪扭扭,还没学会走路。没风时,它们又像一张大地毯,铺在大地上。草上长着的小野花,就像一个个闪亮的宝石嵌在地毯上。有了小草的映衬,花儿们显得更漂亮了。
看着碧绿的小草,我心里闪过一种想法:原来,小草也美丽!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秋天,大片的野草都枯萎了,被野火烧尽了,让人看了真心疼。可是到了春天,春风一吹,小草便又长出了新芽,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啊!
我相信,生命的乐章是不会有休止符的,正像小草一样,秋天的火烧得再大,也烧不了生命的根源。
小草的一生都在为别人奉献。它们虽然默默无闻,但却带给了别人无穷的好处。正如歌中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是啊,小草长得没有花儿那样绚丽多姿,花香沁脾;也没有树木长得那么高大,那么粗壮。它并不起眼,但是没有小草映衬的花儿不会那么美丽,没有小草环绕的树木,不会那么充满活力。
小草不像暴风雨,挟雷裹电以炫耀自己的威力,更不像冰雹对一切都冷酷无情,它只是默默得为别人奉献,而却无所苛求。
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小草真美啊!
在它身上,有着默默无闻的美,无私奉献的美,无所苛求的美……原来,小草更美丽!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仔细阅读材料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不同的美丽。下笔之前进行构思自己要写作的内容是什么,然后选择恰当的材料即可。
开头:结合题目写出相应的内容,进行铺垫,简单的介绍该事物的特点。
中间:具体描写该事物美丽的不同角度,写出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它的美丽。
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对该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