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忆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忆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6 忆读书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荡寇志(kòu) B.比较(jiǎo) C.因为(wèi) D.无病呻吟(shēn)
2.歇后语“老鼠钻进书箱里”的后半句是什么?( )
A.咬文嚼字 B.尽是书 C.瞎摸 D.满腹经纶
3.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精彩 B.仿问 C.质朴 D.统而言之
4.将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也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美国科学家富兰克
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⑤
5.交流平台。
当我们不知道该读些什么课外书时,应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读的课外书?(  )
A.读与所学课文有关的书籍。
B.读与所学课文类别相同的书籍。
C.读同一作者写的其他书籍。
D.读同一体裁的书籍。
E.碰到什么读什么。
F.别人推荐什么就读什么。
二、填空题
6.把句子中画“ ”的部分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1)对知识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2)桥栏上还雕有四只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石狮。。( )
(3)学习中的大忌是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
(4)作文构思一定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7.读拼音,写词语。
1.jiù jiu( )经常给我jiǎng shù( )诸葛亮的故事,我每次都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 )。
2.妈妈告诉我报纸上kān dēng( )了一篇语言,zhì pǔ( )的文章,我赶紧丢下fán suǒ( )的《封神榜》,去看文章。
三、语言表达
阅读“记忆曲线图”,回答问题。
记忆曲线
8.根据上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根据上图制订一个复习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_____”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1.给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12.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说“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自己的话写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背课文(节选)
金波
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发下语文(那时候叫国文)新课本,我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画的是地平线上升起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
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
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天亮了。
渐渐地,学了三课,老师让我们从第一课背到第三课。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调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像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老师也笑眯眯地和我们一起背。
真没想到,语文课这么好学。背书就像唱歌,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老师还是让我们背书,我就觉得没那么轻松了。大约上到四年级,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题目是《匆匆》。
讲完了《匆匆》,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兴趣:“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一面读着,一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用心去背。等妈妈来检查时,我只能背出开头的一段,后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了。我一脸垂头丧气的神情。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
我仍低着头,不吭声。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呢,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地背着。我很受鼓舞。我很佩服妈妈,她连那么难懂的古文都能背下来,这篇有趣的课文,我为什么背不下来呢?自从那次以后,每逢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话激励自己。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篇补充教材,题目是《桃花源记》,这是篇古文。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课文内容复述一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催老师快点讲解。
老师却没有那样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渐渐地,那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再读几遍,不仅声音好听,课文的内容也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现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
我们几乎都能背下这篇课文了。
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对老师的这句话似懂非懂。但是,渐渐地,我们体会到,多背一些好文章,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现在,我还常常默诵着小时学过的课文,行云流水般地把我带回到小学语文课堂上。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
(2)形容兴趣浓厚的样子。( )
17.作者回忆了自己背课文的哪些经历?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背课文,作者有哪些体会?( )(多选)
A.边读边想象课文内容,就可以快速背下来。 B.多背可以加深理解。
C.多背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D.边读边欣赏可以背得更快。
19.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赞同画线部分中老师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比较,读音bǐ jiào。
2.A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鼠爬进书箱,自然也是要啃东西的,书箱里没别的东西,只能啃书,书本里面无非经是“文”和“字”,所以叫“咬文嚼字”。
3.B
【详解】
此题考查汉字字形。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B:仿——访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做此类题首先要整体感知语段的内容,明白大致意思。然后观察适合作为开头的句子。再观察选段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给选段大致排序。再检查看是否有需要微调顺序的句子。
从选段来看主要是讲的富兰克林因为有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所以取得了成功。“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这句话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接下来就会写富兰克林具体是如何做的。所以第五句最适合做开头。
接下来选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行文,先写他的习惯,然后写他模拟原文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然后对比改正,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
选项A错误,事情的经过顺序写错了。
选项B错误,①是举的例子,不适合作为开头句。
选项D错误,①不适合作为开头句。
5.ABCD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后组织材料或作出计划。
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可知,我们一般选择与所学课文有关的,与所学课文类别相同的,与所学课文的作者相同的,课文中提到的书籍。所以选ABCD。不能碰到什么读什么,读书有选择,不读不健康的书籍,别人推荐的不一定自己喜欢,要有自己的主意。所以EF不选。
6. 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囫囵吞枣 别出心裁
【详解】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能力,结合平时所学和句子语境进行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1)一知半解;(2)栩栩如生;(3)囫囵吞枣;(4)别出心裁。
7. 舅舅 讲述 津津有味 刊登 质朴 烦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易写错的字,如“舅”“津”“刊”“琐”等词。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画和结构,做到工整规范。
8.学习以后经过的时间越长,遗忘得越多。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最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9.示例:应该对刚学过的知识每天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10.我不得不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11.读万卷书
12.意思是“总的而言” 或“总体而言”;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13.读书好:倡导大家读书,读书有益。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收益。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收益无穷。
14.“读书好”是说倡导大家读书,读书有益;“多读书” 是指在书的数量上要多,多读多收益;“读好书”是讲在读书时要选择质量好的书来读,这样更能收益无穷。
15.示例:要选择一些有真情实感、 质量好的书籍来读读书时要多想、多记。语文学习是从长期不断的积累中提升自己, 语文学习要坚持长期阅读, 多积累。

16. 垂头丧气 津津有味
17.背诵第一课像唱歌,真轻松;背《匆匆》不用心,妈妈示范;读《桃花源记》,熟读成诵。
18.AB
19.与开头相呼应。
20.我赞同老师的做法。先读,在读中理解意思,在读中想象文章的内容,多读促进理解,这样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了。
16.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17.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四种:找中心句、要素、分层、课题扩充。
1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先看选项,再到原文中去比对即可。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能力。句子的作用主要看句子的位置。开头总结,中间过渡,结尾总结。除此之外结尾的句子还可能和开头首尾呼应。
20.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是否同意,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写出理由即可。答题时要做到积极向上,言之有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