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2.人们把1984年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日后很多名扬一时的公司如海尔、联想、TCL、三九制药、万科集团等均诞生在这一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开始设置经济特区 B.对外开放纵深推进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成功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体制基础。下列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①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②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③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④企业有经营自主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观察图片,分析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改革开放政策②民众首创精神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地近沿海优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 计划管理的商品 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1985年 120种 188种 70种
1987年 60种 32种 36种
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6.从1978年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职工增加603万人,工业产值增长49%,城镇个体劳动者从15万人增加到147万人,增长了8.8倍。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劳动者总数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1.7%增加到24.5%。这反映出( )
A.农村实施大包干取得的成果
B.经济特区设立取得的硕果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结果
7.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录着“包干到户”带给农民的好处。“包 干到户”能带给农民好处,是因为它
A.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 B.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保障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克服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
8.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粮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段文字说明( )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D.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根据下表反映的信息分析,当时小岗生产队正在发展
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A.人民公社 B.土地改革 C.包产到户 D.乡镇企业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改革国有企业 D.建立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
12.2021年9月8日,《乡镇企业导报·乡村振兴月刊》云南省专题部在云南绿色食品(昆明)总部揭牌成立。乡镇企业最初兴起及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经济体制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综合题
1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阶段:有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3)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四: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得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4)根据材料四,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指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主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1953—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
材料三1978年开始,党在农村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生产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三中所涉及的历史要素,请制作一个表格来对三次农业政策的调整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政策名称、时间、内容及影响)。
(2)综上所述,谈谈你从我国政府关于农业政策调整中得到的启示。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整理资料】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帮助他们将这四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_(只填图片序号);四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图片________。(只填图片序号)请你为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一个主题: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
(2)“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
(3)“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是在呼唤哪一项农村经济制度的出台?这一经济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以致用】
(4)假如你是安徽小岗村的村民之一,针对当前农村问题,请你向习主席提出一项合理的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题干“1984年、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反映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B项正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排除A项;在农村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D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题干中出现的公司均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D项正确;开始设置经济特区、外开放纵深推进均属于对外开放政策,不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排除A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属于对内改革的两个不同领域,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因此国企改革首先要扩大企业自主权。选项①②③④都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4.A
【详解】
根据图片“1980年的小岗村”“2008年的小岗村”可知,小岗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民众首创精神,①②正确;小岗村矿产资源不丰富,地处内陆,也不是地近沿海,③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依据表格相关数据可知计划的因素在逐渐减少,反映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D项正确;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92年才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出1978年到198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的大量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特区、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排除AB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由材料和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模式是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一模式下,农民生产最大的变化是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因此C正确。包干到户是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科技水平无关,A错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B错误。D中“一切障碍”表达过于绝对,D错误。综上故选C.
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我国实施计划经济,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1992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迅速发展,物资丰富起来,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因此,D项符合题意;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我国票证时代的结束,说明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因此,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
根据材料中表格内容可知,1979年与1976年相比,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在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和人均分配收入方面都有大幅度增长,并且有能力偿还贷款、交售公粮。结合所学可知,这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包产到户调动了小岗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土地改革于1952年底已经完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改变了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未改变所有制性质,因此③错误,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B项正确;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排除C项;建立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
跟所学可知,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随着农业生产项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农民致富和事项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C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时期所走的弯路,与乡镇企业最初兴起及壮大无关,排除AD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也与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壮大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
13.(1)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高速度(或急于求成),忽视或违背客观规律。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解】
(1)目的根据“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根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可知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带来的变化是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根据“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可知主要问题是急于求成,忽视或违背客观规律。
(4)根据“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希望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1)
政策名称 时间 内容 影响
土地改革 1950-1952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主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至今 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生产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政策调整要依据国情;要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材料可知,1950-1952年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通过改革,农民成为了土地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同时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问: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合作社,使土地从个体所有变成了集体所有制。通过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
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使用,采用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形式,采用个体生产的组织形式,自负盈亏。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对比三次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要保护和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5.(1) ②③①④ ② 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等
(2)不好;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3)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的发展。
(4)详见解析
(1)
问题一: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①,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图②反映的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1950-1952年;图③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图4反映的是小岗村的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时间先后顺序为②③①④。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自秦朝开始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故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图片是②。问题三:依据所学可知,这四个图片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故主题应为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建国以来党对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农村巨变等。
(2)
依据所学可知,我认为人民公社不好。理由是人民公社化违背经济规律,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3)
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分田到户是指1978年将田地分配到每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4)
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可围绕农业政策、保护环境、科技兴农来提建议。如:保护耕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农业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走科技兴农之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