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第二册 1.1 机械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的功大于的功
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C.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D.功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2.在体能测试跳绳时,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一分钟跳了150次,若他每次跳起时,重心上升的高度约为,则他一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约为( )
A.2500J B.3675J C.7500J D.375000J
3.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正功
B.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C.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总和等于零
D.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总和等于零
4.2019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10秒05的成绩获得第五名。苏炳添在比赛中,主要有起跑加速、途中匀速和加速冲刺三个阶段,他的脚与地面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阶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做正功
B.匀速阶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做功
C.由于人的脚与地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所以不论加速还是匀速,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始终不做功
D.无论加速还是匀速阶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始终做负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
B.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C.滑动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D.滑动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6.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8J,物体克服力F2做功6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10J B.14J C.-2J D.2J
7.下列选项中,物体所受力F的大小相等,位移方向向右、大小相同。其中,F做功最少的是( )
A. B.
C. D.
8.有一固定轨道ABCD如图所示,AB段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为R,BC段是水平光滑轨道,CD段是倾斜光滑轨道,BC和CD间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有编号为1、2、3、4完全相同的4个小球(小球不能视为质点,其半径rA.四个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不分离
B.当四个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时,2号球对3号球不做功
C.当四个小球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2号球对3号球做正功
D.当四个小球在CD倾斜轨道上运动时,2号球对3号球做正功
9.小铁球竖直上抛又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关于重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负功 B.重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重力做正功 D.重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0.重5N的滑块从长为1m、倾角为37°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这一过程中重力做功(sin37°=0.6,cos37°=0.8)( )
A.5J B.4J C.3J D.0
11.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队共收获了38金32银18铜的出色成绩。在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苏炳添赢得第一是因为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大于其他人
B.百米赛跑由于是直跑道,所以位移就是路程
C.苏炳添起跑加速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做正功
D.苏炳添起跑瞬间,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
12.袋鼠跳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如图所示,一位质量的老师参加袋鼠跳游戏,全程,假设该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用了相同的10跳,每一次跳起后,重心上升最大高度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老师起跳时,地而对该老师做正功
B.该老师每跳跃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的功为
C.该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能是
D.该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能是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高为h、倾角为α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从斜面顶端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μmghtanα B.μmghsinα
C.- D.-
14.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斜向上匀速运动,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F,已知人与电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运动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mgLsinθ B.支持力做功FL
C.摩擦力做功为μmgLcosθ D.合力做功为0
15.如图所示,两个正三棱柱A、B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C的质量为2m,A、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A受到3个力的作用
B.静止时A对C的支持力为
C.A、B若能保持不动,应该满足
D.若C受到经过其轴线竖直向下的外力而缓慢下降到地面,该过程中摩擦力对A做的功
二、填空题
16.由W=Flcosα可知
(1)当α=时,W=0,力F对物体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
(2)当0≤α<时,W>0,力F对物体做____功(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
(3)当<α≤π时,W<0,力F对物体做____功(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
17.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8N和F2=6N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8J,力F2对物体做功6J,则力F1与F2的合力为________N,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J。
18.如图所示,物体重力为100 N,若不计任何摩擦及绳重,则不考虑动滑轮重时,匀速拉动滑轮向上运动0.5 m时,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 N,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若考虑动滑轮重且动滑轮重8 N时,则匀速拉动滑轮向上运动0.5 m时,拉力F大小为__________ N,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19.用50N的力拉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如图所示。若物体前进了10m,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___________J。(sin37°=0.6,cos37°=0.8)
三、解答题
20.一个质量为120kg的雪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大小为400N斜向上方的拉力,在水平地而上移动的距离为5m。地面对雪橇的阻力为100N,。求:
(1)拉力对雪橇做的功;
(2)各力对雪橇做的总功。
21.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150kg,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5m,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 0.6,cos37°= 0.8,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几个力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22.项目化学习中,同学们制作并成功发射了水火箭。假设水火箭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水火箭向下喷水时,可认为火箭做的是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从火箭开始喷水到喷水结束经历的时间为4.0s,水火箭壳体的质量,取,求:
(1)喷水结束时火箭的高度;
(2)从发射到喷完水的过程中,火箭壳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23.如图甲所示,质量M=1.0kg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0kg的小铁块B,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对铁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F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4s时撤去拉力。可认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0~1s内,A、B的加速度大小aA、aB;
(2)B相对A滑行的最大距离x;
(3)0~4s内,拉力做的功W;
(4)0~4s内系统产生的摩擦热Q。
2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F=10 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移动了距离s=2 m。求: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功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功的大小,而是表示力对物体起动力作用(即力对物体做功)还是力对物体起阻力作用(即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A.-10J的功大于+5J的功,故A正确,与题意不符;
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故B正确,与题意不符;
C.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故C正确,与题意不符;
D.功是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故D错误,与题意相符。
故选D。
2.B
【详解】
因为该同学每次起跳时,重心上升,则每一次克服重力做功为
则一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为
故选B。
3.C
【详解】
恒力做功的表达式W=FScos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物体受滑动摩擦力也有可能位移为零,故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也可以不做功;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垂直,故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一对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的位移一定是相同的,故其中一力做正功,另一个力做负功,且大小相等,故做功的总和等于零。而滑动摩擦力由于存在相对滑动,位移可能不等,则总功可以不为零。
故选C。
4.C
【详解】
人的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该力的作用点并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始终不做功,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当传送带将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时,静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A错误;
BCD.当A、B两个物体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时,给A一个初速度,此时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A做负功,对B做正功,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力F1对物体做功8J,物体克服力F2做功6J,即-6J,两力的合力功它们之和,故
故选D。
7.D
【详解】
设位移为x,则有四个答案依次做的功为
A选项拉力做功为
B选项拉力做功为
C选项拉力做功为
D选项拉力做功为
D选项拉力F做功最小。
故选D。
8.A
【详解】
B.在沿圆弧轨道下滑的过程中,下面的小球加速度小,而上面的小球加速度大,则上面的小球对相邻的下面的小球有压力作用,上方球对下方球做正功,故B错误;
ACD.在水平轨道上和冲上倾斜轨道后,4个小球速度、合外力完全一样,所以运动情况完全一致,它们之间无作用力(也不存在相互做功),所以4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会分离,故A正确,C、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当小铁球向上运动时,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重力做负功;小铁球向下运动时,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同,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故选D。
10.C
【详解】
法一:当力与位移成一定夹角时,将力沿位移和垂直于位移方向分解,只有沿位移方向分力做功.将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分解,只有沿斜面方向分力做功,则
W=Gsin37°·l=5×0.6×1J=3J
法二:当力与位移成一定夹角时,将位移沿力和垂直于力方向分解,力做功只与沿力方向位移有关.由题知,位移为l=1m,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位移,得到竖直方向的位移
h=lsin37°=1×0.6m=0.6m
由功的定义式得
W=Gh=5×0.6J=3J
故选C。
11.D
【详解】
A.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而赢得第一是因为跑完100米用时最短,对应平均速度大,故A错误;
B.百米赛跑由于是直跑道,所以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B错误;
C.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地面对他的摩擦力不做功,故C错误;
D.百米赛跑是蹲踞式起跑,起跑时身体重心上升,存在超重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
12.C
【详解】
A.老师起跳时,地面虽然对老师有弹力作用,但在弹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所以地面对老师没有做功,A错误;
B.因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
老师每跳跃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
B错误;
CD.因老师上升时间等于下降时间,且上升时间
则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用了相同的十跳,考虑人屈膝跳起的时间,则总时间
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
根据功的公式,摩擦力所做的功
故选C。
14.D
【详解】
A.根据功的定义可知重力做功
A错误;
B.由于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支持力做功
B错误;
C.由于物体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摩擦力做功为零,C错误;
D.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受合力为零,因此合力做功也为零,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
A.A受重力mg、C对A的压力FN、地面的支持力F地、地面的摩擦力f,共4个力的作用,如下图
故A错误;
B.对C受力分析,根据对称性,A、B对C支持力大小相等,设为FN,由平衡条件
2FNcos60°=2mg
解得
FN=2mg
故B错误;
C.A受力平衡,有
F地=FNcos60°+mg=2mg
f=FNsin60°=mg
f≤μF地
解得
μ≥
故C正确;
D. C缓慢下降的同时A、B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A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
对A,由受力平衡知
F′地=F′Ncos60°+mg
f′=F′Nsin60°=μF′地
解得
f′=
由几何关系知:当C下降到地面时,A向左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x=R
所以摩擦力的功
W=-f′x=-
故D错误。
故选C。
16. 不做功 正 负
略
17. 10 14
【详解】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力F1与F2的合力为
[2] 功是标题 ,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18. 50 50 100% 54 54 93%(或者92.6%)
【详解】
[1]不计任何摩擦及绳重以及动滑轮重时
[2]拉力做的功
[3]机械效率为100%;
[4]当动滑轮重8N时,拉力:
[5]拉力做的功
[6]机械效率
19. 400 70
【详解】
根据
得拉力F做的功为
如下图所示,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
则支持力大小为
摩擦力的大小为
故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
20.(1)1600J;(2)1100J
【详解】
(1)拉力对雪橇做的功
(2)地面对雪橇的阻力做功
由于雪橇在水平面上移动,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各力对雪橇做的总功
21.重力不做功,支持力不做功,拉力做功2000J,滑动摩擦力做功-600J
【详解】
小车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都沿竖直方向,与小车的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
拉力做的功为
滑动摩擦力做的功为
22.(1);(2)
【详解】
(1)喷水结束时火箭的高度为
(2)从发射到喷完水的过程中,火箭壳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23.(1)2m/s2,4m/s2;(2)2m;(3)40J;(4)4J
【详解】
(1)在0~1s内,A、B两物体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A
F1-μmg=maB
代入数据得
aA=2m/s2
aB=4m/s2
(2)t1=1s后,拉力
F2=μmg
铁块B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1;
木板A仍做匀加速运动,又经过时间t2,速度与铁块B相等
v1=aBt1
又
v1=aA(t1+t2)
解得
t2=1s
设A、B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t3=2s,加速度为a
F2=(M+m)a
a=1m/s2
木板A受到的静摩擦力
f=Ma<μmg
A、B一起运动,B相对A滑行的最大距离
x=aBt12+v1t2-aA(t1+t2)2
代入数据得
x=2m
(3)0~1s内拉力做的功
W1=F1x1=F1×aBt12=12J
1~2s内拉力做的功
W2=F2x2=F2v1t2=8J
2~4s内拉力做的功
W3=F2x3=F2(v1t3+at32)=20J
0~4s内拉力做的功
W=W1+W2+W3=40J
(4)系统的摩擦热Q只发生在铁块与木板相对滑动阶段,此过程中系统产生的摩擦热
Q=μmgx=4J
24.20J
【详解】
推力F对物体做功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