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3 月光曲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读句子,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他沿着弯弯曲曲________(A.qū B.qǔ)的小路向前走,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弹的正是他写的曲________(A.qū B.qǔ)子。
②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________(A.de B.dí)人的________(A.de B.dí)确是贝多芬。
③盲姑娘从美妙的乐________(A.yuè B.lè)声中感受到了快乐________(A.yuè B.lè)
2.下面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幽静 茅屋 B.烛光 失明 C.清幽 景像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_______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月光照下来,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
D.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条长龙。
5.选择正确的读音。
乐________曲lè yuè 入场券________ quànjuàn
微弱________rò ruò 纯熟________shú shóu
恬________静tián qià 飞奔________ bēn bèn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贝多芬是___国伟大的音乐家,被尊称为_____。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如______、_____。
2.读“同到牵牛织女家”是联系《___》的故事知道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黄河之水仿佛往天上奔流而去,从而体会到了诗中黄河的 ______气势。
3.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
5.俗话说“一动不如______,”古诗也说“此时无声_________”。
6.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我知道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有:《______》、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有《_______》、柳公权的书法代表作有《_____》、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有《_______》。
7.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
8.钟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9.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唱和——( ) 纯熟——( )
微弱——( )
三、语言表达
8.语言实践。
元旦期间,学校决定举办“庆元旦”书法展览。请你为本次书法展览拟定一个主题,并写几句话作为书法展览的前言。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仿写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②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④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⑤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0.语段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⑤句
11.下列三个词语描述了语段呈现的画面,其中,排列的先后顺序与语段叙述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
A.微云遮月—微波荡漾—波涛汹涌
B.微波荡漾—波涛汹涌—微云遮月
C.微云遮月—波涛汹涌—微波荡漾
D.微波荡漾—微云遮月—波涛汹涌
12.随着海上景象的变化,琴声也随之变化,其中符合语段中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
A.舒缓柔和—轻松明快—高昂激越
B.高昂激越—舒缓柔和—轻松明快
C.轻松明快—高昂激越—舒缓柔和
D.舒缓柔和—高昂激越—轻松明快
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3.仿写词语。
霎时间(表示时间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
(2)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
(3)波浪猛烈地向上涌。( )
15.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时的哪三幅奇丽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A;B;A;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①他沿着弯弯曲曲(A.qū )的小路向前走,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弹的正是他写的曲(B.qǔ)子。
②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A.de )人的(B.dí)确是贝多芬。
③盲姑娘从美妙的乐(A.yuè )声中感受到了快乐(B.lè)。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C
略
3.C
【详解】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4.C
略
5.yuè;quàn;ruò;shú;tián;bēn
【详解】
乐曲yuè,是多音字;入场券quàn,是多音字;微弱ruò ,韵母是uo,不是o; 纯熟shú,是多音字;恬静tián;飞奔bēn。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6. 德 乐圣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牛郎织女 雄伟 水村山郭酒旗风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静 胜有声 兰亭集序 多宝塔碑 玄秘塔碑 九成宫醴泉铭 清风半夜鸣蝉 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万紫千红总是春
略
7. 附和 熟练 虚弱
【详解】
找词语近义词的方法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2.从词的意义上去找 3.结合词具体的语言情境去找。唱和: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纯熟:具有技巧的或表现出技巧的:有知识、机灵、能力的;十分精通的。微弱:又小又弱。
8. 佳节添华彩,妙笔写未来 值此元旦佳节,我校特举办“庆元旦”书法展,同学们用自己的妙笔,用心创作出了一幅幅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为节日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主题是一个活动的灵魂关键所在,既要能表达出活动的内容,又要能够富有文采,吸引眼球。
开场白的基本写法要求是首先要紧扣诵读活动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话题;再次要美化句子有文采,可巧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宣布活动开始。
答案示例:
佳节添华彩,妙笔写未来;
值此元旦佳节,我校特举办“庆元旦”书法展,同学们用自己的妙笔,用心创作出了一幅幅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为节日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9. 他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一下杯口的热气,品了几口茶。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一样挂在夜空。
略
10.C
11.D
12.A
10.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仔细阅读每个句子,“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是比喻句,把“微云”比作“轻纱”。
1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学生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微波荡漾:轻微的水波,慢慢的传播开来 。与“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相符。
“微云遮月”与“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相符。
“波涛汹涌”与“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相符。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是舒缓柔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是轻松明快;“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高昂激越。
13. 示例:转眼间 刹那间
14.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15.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13.
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原词,首先“霎时间”是“xx间”形式,并且与时间相关,所以如转眼间、刹那间、突然间、顷刻间等等都符合。
14.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题目给出词语的释义,在文中找出符合释义的词语即可。
“水天相接”指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微波粼粼”是指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波涛汹涌”是指波浪猛烈地向上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可在文中找关键信息。“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好像一词可知皮鞋匠展开了联想,后面的内容即是他所联想到的画面,而后面的内容可划分为三部分,所以三部分的内容分别就是他联想的三幅画面。由“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可知这是他所联想到的第一幅图——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由“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可知这是他所联想到的第二幅图。由“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可知这是他所联想到的第三幅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