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逐(zú)渐 僵硬(yìnɡ) B.相似(sì) 慎(shèn)重
C.临(línɡ)时 角(jiǎo)色 D.豌(wǎn)豆 宁(nínɡ)可
2.下面句子修辞手法正确的序号是( )
(1)一粒豆子钻进了一个裂缝里,成了一个囚犯。
(2)豌豆花像紫色的小蝴蝶。
(3)一转眼,我们都上四年级了。
(4)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A.比喻 拟人 反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C.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从五粒小豌豆不同的愿望中,可以看出它们的性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粒:独立性强。
B.第二粒:谦虚谨慎。
C.其余两粒:满足现状。
D.最后一粒:积极乐观。
4.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
A.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B.地理位置。 C.所占的地方。
5.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最后一粒豆落在了哪里?( )
A.屋顶的水笕里。
B.窗台下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C.直接飞进太阳里去了。
D.落到水沟里去了。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1.wān dòu( )àn zhào( )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做成一排晒太阳,很shū shì( )。
2.生病的小姑娘看见有个绿色东西从窗bō li( )旁边tàn chū( )头来,心情yú kuài( ),她的母亲从窗台牵了一根绳子,让绿色的豆苗可以pán rào( )着向上生长。
7.看拼音写词语
wān dòu chuāng kuàng jiē xiǎo yù gǎn
( ) ( ) ( ) (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盘古创造了世界。(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种好了小树苗。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害怕矮小的鹅,却不怕高大温厚的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照样子,用描写动作的句子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例: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软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0.“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第_______粒豆。
11.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12.联系全文,在五粒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粒 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家乡的豌豆
我的家乡有很多人家种豌豆,我家也不例外。
到了豌豆开花的时候,便是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快活的赏花日子。豌豆花又大又艳,气味又好闻。豌豆花有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由于在豆蔓上长的高度不同,豌豆花常分几层,看上去如阁楼相叠;又因为豆蔓横爬在地上的长度不同,而且相互纠结,豌豆花便成了一簇一簇的,瞧上去似花球相连。豌豆花常常是在一个早晨陡然大放,一地的花朵猛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浓浓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由不得你不深深地呼吸。
豌豆花好看,豌豆更好吃。娘做的豌豆糕让我到现在还忘不了呢!娘先是把豌豆磨成面,用细箩过了,再拌了香油、花椒、茴香、盐、蛋清和酵子等,搅成糊状,摊在笼屉上放锅里蒸。蒸好拿出来后用刀切成方块,让我们用筷子夹着吃。豌豆糕的那种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每次差不多都要撑得我捂着肚子连叫“哎哟”。(有删改)
13.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14.过渡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5.豌豆花有哪些颜色?用“______”画出来。
16.结合短文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豌豆花看上去如阁楼相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豌豆花瞧上去似花球相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娘”做的豌豆糕让“我”到现在还忘不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7.“娘”是怎样做豌豆糕的?请用“先……再……然后……”的句式把“娘”做豌豆糕的过程简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有误,“逐”应读zhú。
B.正确。
C.有误,“临”应读lín。“角”应读 jué。角:jiǎo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 jué角色:名~儿。主~儿。故为“jué”。
D.有误,“豌”应读wān“宁”应读nìng。宁:níng平安,安定:~静。 nìng情愿:~肯。~死不屈。~缺毋滥。故为“nìng”。
2.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修辞方法。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辨识,使用修辞手法主要是在表达中运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1)“一粒豆子钻进了一个裂缝里,成了一个囚犯。”句子将“豆子”当做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2)“豌豆花像紫色的小蝴蝶。”句子把“豌豆”比作“蝴蝶”,运用比喻的手法。
(3)“一转眼,我们都上四年级了。”句子夸张化,运用夸张的手法。
(4)“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句子运用反问的语气,运用反问的手法。
3.B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在熟知课文内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回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的内容可知,ACD三项说法正确。根据文中“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可知,第二粒小豌豆的愿望是飞进太阳里去,它觉得只有如此,才与自己的身份相称。由此可以看出,第二粒的性格特点是骄傲自大,B选项中“第二粒:谦虚谨慎”说法错误。
4.A
【详解】
考查了多义词。
“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结合“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来看指豌豆在家庭中关系的位置,所以选择A。
5.B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有五颗小豌豆出生了,一个小男孩捡到了他们,便把他们当做气枪子弹用。有三粒被鸽子吃了,一粒掉臭水沟里了。最后一粒掉到长满青苔的裂缝里,这户人家有一个多病的小女孩,当她看着小豌豆一天长大时,她对生活也有了希望,最后病好了。
6. 豌豆 按照 舒适 玻璃 探出 愉快 盘绕
略
7. 豌豆 窗框 揭晓 预感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豌豆;窗框;揭晓;预感。
8. 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同学们把小树苗种好了。 小树苗被同学们种好了。 我们害怕鹅,却不怕牛。 夏天来了,蝉就在树上高声唱歌。 月亮慢慢地从海面上升起来,像一个银光闪闪的圆盘。 马小虎咬着嘴唇使劲儿一跺脚,转身走进房间,用力地关上了房门。
略
9. 这把新雨伞既漂亮,又结实。 她面前是豌豆花。 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
【详解】
1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关联词语关系的前提下,会用关联词语写句子,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2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3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案为:这把新雨伞既漂亮,又结实。 她面前是豌豆花。 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
10.五
11.C
12.那粒掉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的豆子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给屋里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去了愉快和生机。
略
13.豌豆花好看。豌豆更好吃。
14.承上启下
15.红色 紫色 白色
16. 在豆蔓上长的高度不同,豌豆花常分几层 豆蔓横爬在地上的长度不同,而且相互纠结,豌豆花便成了一簇一簇的 豌豆糕的那种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
17.娘先把豌豆磨成面过细箩,再加作料搅成糊状,然后蒸熟切块。
13.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中第三段首句“豌豆花好看,豌豆更好吃。”承接上文的花好看,引出下文的好吃。
14.
此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总体上过渡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一、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本文段中的过渡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15.
此题考查文本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在第二段中找答案。“豌豆花有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
16.
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
(1)联系“由于在豆蔓上长的高度不同,豌豆花常分几层,看上去如阁楼相叠”可以知道答案。
(2)联系“又因为豆蔓横爬在地上的长度不同,而且相互纠结,豌豆花便成了一簇一簇的,瞧上去似花球相连”可知答案。
(3)联系“豌豆糕的那种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每次差不多都要撑得我捂着肚子连叫‘哎哟’。”解答。
17.
考查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根据题干要求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熟读“娘先是把豌豆磨成面,用细箩过了,再拌了香油、花椒、茴香、盐、蛋清和酵子等,搅成糊状,摊在笼屉上放锅里蒸。蒸好拿出来后用刀切成方块,让我们用筷子夹着吃。”娘先把豌豆磨成面过细箩,再加作料搅成糊状,然后蒸熟切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