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5: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B.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风雨”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场风雨来势猛烈,要做好防洪准备。
C.这些古代石刻由于风雨的侵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3.“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诗句看起来是对大海的提问,但其实是冰心对大海的赞美。
B.诗人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禁不住思潮翻涌,赞美了它博大和宽广的胸怀。
C.这些诗句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使抒发的赞美之情更加强烈。
D.这些句子表现的意境凄美而悲凉,说明作者不喜欢大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B.“船在动,星也在动”是因为“我”在海上看星星,海上有风浪,所以船在动,星也在动。
C.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D.“星的怀抱”喻指“母亲的怀抱”,既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又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5.读到“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让你感受到了( )
A.藤萝的叶子绿绿的,我和妈妈在园子里一起看亮亮的月儿,真安静。
B.皎洁的明月,绿绿的藤萝,妈妈讲着我最爱听的故事,我的心儿阵阵暖流,真美好。
二、填空题
6.按要求写词语。
1.密密麻麻(AABB式):________、________。
2.半明半昧(ABAC式):_____、______。
3.摇摇欲坠(AABC式):_______、______。
7.感知内容。
《繁星》是描写星空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课文按照____顺序描写了作者在不同___和不同____观看繁星的____和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仿造例句的格式和修辞补充句子。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春天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菊抬起头。(将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    )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①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可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     )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②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③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
10.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多姿多彩 B.惊心动魄 C.飘飘洒洒
11.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12.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B.句②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
C.句③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13.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儿,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夭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4.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A.夸耀 B.朦胧 C.变幻无穷
(1)模模糊糊,看不清。( )
(2)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 )
(3)形容不断地改变。 ( )
15.请用“_______”画出文中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子。
16.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17.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五、书面表达
18.妙笔生花。
根据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写一首小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各修辞手法的特点。
A.本句中“姗姗来迟”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是形容人的,这里用来形容“朝霞”,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本句中“闲游”悠闲地游玩,是形容人的,这里用来形容“山间的暗绿”和“云的脚迹”,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本句中四个短句,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D.本句中“胆怯”是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是一种心理活动,这里用来形容“小白菊”,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A
【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风雨”有几种解释:风和雨;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现实生活中碰上挫折、苦难、烦心事所引发的内心的波澜。
选项A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引发的内心的波澜。
选项B、C、D指的是风和雨。意思与选项A不同。
3.D
【详解】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繁星(一三一)是冰心奶奶一首赞美大海的小诗,写出了对大海的喜爱。繁星(一五九)是冰心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是一曲母爱的颂歌。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的修辞手法直抒热爱大海的胸臆。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星光使夜空熠熠生辉,鲜花馥郁的香气令人陶醉,这些都是充满诗情画意、无比美好的事物。诗人以此来衬托、强调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从而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绵长。
故选D。
4.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再结合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繁星》创作是作者巴金国外游历学习,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也就不同。第一次是少年时代,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第二次是三年前(1924年),是在南京的菜园地。那时,风华正茂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到了南京。来到广阔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再看星星,巴金感觉很亲切,更希望光明无所不在。第三次是在海上,巴金当时23岁。1927年1月,他离沪赴法,目的是“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查欧洲的社会活动。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他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三个场景中,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C选项错误。
5.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
题干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出自于冰心的《繁星》,文章中描述的画面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园子里,藤萝垂挂在廊亭边,少年时的诗人正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在母亲温柔又充满关爱的抚摸下,倾听母亲讲述着儿时的趣事。
所以 体现了母亲的温柔,体现了生活的美好,选择B。
6.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百发百中 无忧无虑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描写即可。
1.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ABB式,类似的词语有:星星点点、明明白白、轰轰烈烈、吞吞吐吐、蹦蹦跳跳、隐隐约约、偷偷摸摸、勤勤恳恳、慌慌张张、浩浩荡荡、断断续续、世世代代、恍恍惚惚、歪歪斜斜
2.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BAC式,类似的词语有:自由自在、一五一十、十全十美、再三再四、人来人往、冷言冷语、非亲非故、百发百中、毛手毛脚、一心一意、一年一度、无边无际、实话实说、探头探脑
3.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ABC式,类似的词语有: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斤斤计较、欣欣向荣、代代相传、亭亭玉立、窃窃私语、遥遥相对、面面相觑、步步登高、多多益善、滔滔不绝、息息相关、跃跃欲试
7. 时间 时间 地点 情景 感受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8.快乐的,是娇艳的,是热烈的。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补充句子。
例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利用 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进行句子补充时,要抓住“春天的花”的特点。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9. 玫瑰的红 红得鲜艳 小松鼠在树枝间跳跃着捉迷藏。 小白菊挺了挺细细的腰肢,抬起她那娇嫩的脸庞。
【详解】
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首先要读懂所给示例的特征,包括主题特征、内容特征和写法特征。本题示例特征有三:一是以描写颜色为主题;二是运用排比的句式;三是写出对颜色的感觉。按照这三个特征联系生活体验,流畅表达即可。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判断与句子仿写,仿写句子时注意修辞的正确应用与句意连贯。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所以仿写时要注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去写。
3.这道题考查学生扩写句子的能力,要求学生把题目所给的短句加在本身的句子中,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扩充句子的成分,比如定语等。
10.B C A
11.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12.B
13.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文写的是雨后的晴天,本文写的是下雨的时候。

14. B A C
15.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
16.C
17.B
14.此题考查词语解释能力。
朦胧:模模糊糊,看不清。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变幻无穷:形容不断地改变。
15.此题考查排比、比喻修辞的掌握。排比句指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6.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可知答案。
17.此题考查过渡句的掌握。这句话承接上文的“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又启示下文我喜欢它。
18.范文:
春天来了
风吹醒了“冬眠”的花朵,
吸引来了打鼾的蝴蝶。
花丛唤醒了小鸟,
“春天已经来到”。
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动了动自己僵硬的枝条。
这弄醒了沉睡的蜜蜂,
它们知道采蜜的日子又将来到。
小草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说:“我要长高,我要长高。”
春雨也赶来凑热闹,
淅沥沥、哗啦啦,
吓得小池塘直冒泡......
鱼儿们“呼啦”一下围过来,
你一推,我一挤,
好像都想尝尝春天的味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