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选择题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 )
A.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C.新中国彻底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
3.新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及国家性质是在( )会议上确定的。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党的代表大会
4.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5.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该公告
A.强调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有利于国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标志中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表明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
6.它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莫定了坚实基础,使西藏人民从此走上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它”指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7.解放战争后,新中国诞生,新中国主要“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④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古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西安,让我们联想到80多年前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北京,则让我们想起了 70 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党政权垮台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9.下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实现工业化 D.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地位是
A.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B.建立起政治协商制度
C.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D.规定国家的组成机构
12.“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这是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的歌词,它道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13.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是指( )
A.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B.中共成立、五四运动
C.红军长征、开国大典 D.开国大典、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4.年代尺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这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探究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
15.2019年某中学策划了“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演讲赛。此活动主要是纪念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二、综合题
16.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成立了新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毛泽东和朱德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毛泽东这一庄严的宣告有何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际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材料二 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并开始建设新社会的实际探索。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凡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尽管最初力量很小,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种种困难和挫折,会经历一些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终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旅途上的第一步,但这是决定性地一步,犹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它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东西,它日后发展的迅猛,也许是创始者自己都难以预料的。
(1)近代以来,决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它又是如何克服的?(试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漫长旅途”指什么?如何理解“它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东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C项符合题意;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加速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2.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1949年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排除;C项我国还没有彻底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故选B。
3.A
【详解】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定内容: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A项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排除C项;党的代表大会没有明确是第几次代表大会,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据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因此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C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但都不是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标志性事件,排除ABD项。故选C项。
5.D
【详解】
根据材料“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可知,该公告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即表面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D项正确;AC发生于1956年,排除;B有利于国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项。
【点睛】
6.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莫定了坚实基础”指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同时也为1959年西藏的民主改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三大改造与西藏的民族改革无关,排除B项;西藏自治区成立于西藏民主改革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与西藏和平解放有关,④错误,BCD项排除;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及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均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选A。
8.A
【详解】
据所学可知,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故选A项;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宣告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成立的,不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
根据“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表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即“新政协”相关内容,B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人民民主,B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D项;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C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A项;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建立起政治协商制度,规定国家的组成机构。排除B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约,西藏获得和平解方。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3.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指的是从1919年到1949年的历史,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的北京天安门前,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项正确;中共成立于1921年的上海,排除B项;红军长征开始和胜利也都与天安门无关,排除C项;开国大典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会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项正确;侵略与反抗展现的应是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史实,排除A项;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从1840至1919年,排除B项;近代化探索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故D符合题意;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题干的“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不符,排除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1921年,与与题干的“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不符,排除B;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945年,与题干的“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不符,排除C。故选D。
16.(1)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理解: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废除了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做主。(言之有理即可)
(2)事件: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标志性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意义: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向人民民主制度的跨越;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从材料中概括)国际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详解】
(1)文件: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理解:根据所学可和出,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废除了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做主。
(2)事件:根据“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可得出是指开国大典。时间:结合所学可得出是1949年10月1日。根据所学,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3)意义: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向人民民主制度的跨越;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主题:从以上的几个问题中可得出,都是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展开的。
17.(1)中国人民面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
(2)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国民党叛变革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克服这些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进行战略转移。
(3)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可知,近代以来,决定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根本原因是:人民面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
(2)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国民党叛变革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克服这些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进行战略转移。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旅途上的第一步……”可知,材料三中“漫长旅途”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因而说“它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东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