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06: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公社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下图是新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到B这一时期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行并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B.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农业合作化
D.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水泥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备陈旧,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但1956年后,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的40%,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国家( )
A.实行公私合营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增加投资 D.实行对外开放
4.学习历史需要掌握准确的史实。下列史实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0年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同时进行
C.中国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序幕
D.中国从1949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基木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的完成
6.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造的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8.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基于这一认识,我国( )
A.进行土地改革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赎买政策 B.生产合作社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10.当国民党退向台湾的时候,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暗示:“中国人民政府解决不了粮食的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中国才有出路。”但是,中国人民政府在1949-1956年先后采取了两项措施,成功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两项措施”是( )
①土地改革②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③抗美援朝④公私合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1953 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
A.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B.土地革命初见成效
C.公私合营的效果 D.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12.1953年,毛泽东同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谈话时,讲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人说,要巩固主主义秩序',还有人主张“四大自由',我看都是不对的,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过渡要有方法。”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和政府采取法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动“大跃进”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13.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2021年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65周年。据此完成下题。下图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4.“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合作化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经营承包责任制
15.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 ②土地改革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左图右史、图文互证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左图历史事件成功召开的时间及意义。右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喜悦,来自1954年哪一法律文献,这一文献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一“根本改变”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什么制度的建立?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40、50年代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的共同目的。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材料二2022年春节期间电影《长津湖》创票房新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观众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自发致敬那些最可爱的人。
——摘自2021年10月18日《北京晚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最可爱的人”的名字,并指出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
材料三下表所示是1953-1956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变化图
成分比例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3年 10.8% 11.6% 2.70% 71.2% 5.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3)材料三中“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这一事件完成后我国进入哪一发展阶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ACD项顺序错误,排除。故选B项。
【点睛】
2.C
【详解】
根据所学和题干提供的信息,A到B段时间是在1950~1955年之间。实行农业合作化属于这个时间段。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A实行并超额完成“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B项是在1958年后;D项是在1955年后,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A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1956年后,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的40%,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来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A项正确;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增加投资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对外开放是在1978年后,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项符合题意;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同时进行,中国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序幕,排除ABC三项。选D项。
5.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排除;BC项是1958年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排除。故选D。
6.B
【详解】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正确答案为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开始、土地改造的完成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都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排除ACD项。故选B项。
8.C
【详解】
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的要求,于是,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项正确;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建立的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排除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并非只是针对农业,排除B项;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这仍然是分散的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项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我国的创举,A项正确;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实行加入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排除B项;“一五”计划不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排除C项;土地改革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粮食问题的解决与农业上的政策有关,“1949-1956年先后采取了两项措施,成功解决了粮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我国又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军事行动,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③④均与农业生产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1953年春”“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团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因此题干内容说明了当时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A项正确;土地革命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排除B项;公私合营是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项;包产到户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土地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材料“1953年”“向社会主义过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正确;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发动“大跃进”和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
13.C
【详解】
据图片中的“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时期,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对民族工业采取的措施,这是历史上的局部,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抗击美国援助朝鲜的内容,排除B项;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而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原来的企业家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因此,题干的“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行业公私合营,故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故排除A项;手工业合作化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关,故排除B项;经营承包责任制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排除D项。故选C。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事件使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土地改革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含义①②的选项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1949年;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手段: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化。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共同目的:建设社会主义。
(1)
根据材料一左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可知其成功召开的时间是1949年,中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为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右图“1954年一辈子第一回拿到选民证”,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喜悦,可知来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文献,这一文献的意义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手段:根据材料“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化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标志:这一“根本改变”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3)
综合以上材料可知涉及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等,可以概括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40、50年代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的共同目是建设社会主义。
17.(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或者开国大典)。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人物:黄继光(或者邱少云)。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事件:三大改造。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事件:根据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影响:根据所学可从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来回答新中国成立的影响。
(2)
人物: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因此“最可爱的人”可从黄继光、邱少云等中选取一个即可。目的:根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3)
根据材料三“1953-1956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变化图”可知道1956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等发生的变化是与1953——1956年三大改造有关,这一阶段发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