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说,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 )
A.经济特区 B.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
2.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3.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这必将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B.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C.揭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D.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4.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我国对外开放的 “窗口”是
A.安徽 B.深圳 C.香港 D.新疆
5.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个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谈话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6.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走向世界”到“引领世界”的过程。其中“走出去”是指(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实施“一带一路”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1981年可口可乐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有老领导说“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次年,商业部通知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这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A.极左思潮仍然有较大影响 B.民众对全球化有抵触的态度
C.国有企业失去产品竞争力 D.外国人的产品不受中国人欢迎
8.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最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开放区
9.本部设在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日发布鸿蒙系统,创新被认为是深圳亮眼的城市名片。从前的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如今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一五计划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改革开放
10.有一座城市,它既是中国近代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我国主动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它是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1.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兴办地个经济特区分布在
A.广东、福建 B.上海、广东 C.广东、江苏 D.福建、上海
12.下列流行语中,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解放、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B.上山下乡、红卫兵、阶级斗争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吸引外资
D.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1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4.下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A.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5.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二、综合题
16.歌曲《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2)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一夜崛起的城市”是哪座城市?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3)经济特区的设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何重大影响?
(4)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富强起来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7.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材料二 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材料三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1978年 3642亿元 15 2000年 99215亿元 6
1990年 18668亿元 10 2010年 362181亿元 2
(1)材料一中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措施具体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了怎样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
(4)材料四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B项正确;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之后开放的过程是,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因此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排除A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排除A项;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排除B项;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B项正确;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A项;香港属于特别行政区,排除C项;新疆属于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D项符合题意;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排除A项;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D
【详解】
根据材料“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走向世界”到“引领世界”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属于“走出去”,D项正确;“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都属于“引进来”,排除AB项;实施“一带一路”属于“引领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
由题干中的“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次年,商业部通知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等信息可知,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鲜事物,有的受左倾思想影响,对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不理解,对引进可口可乐这样有争议的产品出现抵抗情绪,所以A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民众对全球化有抵触的态度,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国有企业失去产品竞争力,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外国人的产品不受中国人欢迎在题干中未体现,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8.A
【详解】
根据题干“1984年”“开放整个海岸”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被国际媒体称为“大胆行动”,A项正确;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是在1985年,排除B项;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排除C项。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号称“一夜崛起之城”,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因此得益于改革开放,D项正确;A项是针对祖国统一的,排除A项;B项是在50年代,排除B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深圳已经是经济特区,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C正确;珠海、汕头、深圳虽然是经济特区,但不是中国近代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排除ABD;故选C。
11.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决定兴办的4个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由此可知,4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广东、福建,A项正确;4个经济特区与上海、江苏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此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乡镇个体户发展迅速,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C项正确;1950年土地改革,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上山下乡、红卫兵,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是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流行语,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我国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从1985年起,我国相继在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起,开放内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
根据材料“学习笔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我国农村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于1978年底开始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于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正确;材料与“祖国的和平统一”关联不大,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是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关联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1)邓小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2)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国繁荣富强。(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1)
“老人”指的是邓小平;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2)
“画了一个圈”是指设立经济特区 ;“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指深圳;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
根据所学,可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等角度总结回答。
(4)
根据所学,可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角度总结回答。
【点睛】
17.(1)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者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详解】
(1)根据材料“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可得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根据所学可得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根据所学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经济特区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4)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者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角度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