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5: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二)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诗人情感。
(三)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号少陵野老。唐肃宗时,官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故称“杜草堂”。与李白合称“李杜”。
诗人简介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被誉为“______”。杜诗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杜甫忧国忧民,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______”。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古代诗歌的顶峰,对后世影响长远。
诗史
诗史
沉郁顿挫
诗人简介
主要代表诗作: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吏”:
“三别”: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读书和壮游时期
南北漫游,看遍河山,裘马轻狂,志向远大。此时期诗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陷贼与为官时期
历国破家亡,哀民生多艰,创作出《春望》“三吏”“三别”等杰出代表作。
困守长安时期
生活艰苦,仕途失意,观民生疾苦,创作出反映现实的《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
漂泊西南时期
四处漂泊,穷困潦倒,疾病缠身,这期间是创作高峰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作于此时。
诗人简介
背景知识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离开长安,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的漫游生活。《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西岳。这是第一首。《望岳》这首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泰山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读准字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liǎo
hūn

céng
读清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liǎo
hūn

céng
/
/
/
/
/
/
/
/
/
读清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liǎo
hūn

céng
/
/
/
/
/
/
/
/
/
惊叹不已
由衷赞美
向往之感
豪迈之情
读懂诗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岱宗:指泰山。
夫:强调疑问语气。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指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
昏晓:黄昏和早晨。
曾:同“层”重叠。
决:裂开。
眦:眼眶。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要,终当。
凌:登上。
读懂诗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举目四望,矮小的众山都会一览无遗。这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请结合背景,思考以下问题:
1.本诗各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描述泰山的?表现出泰山哪些特点?诗人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表现。(可从修辞、词语运用等方面进行考虑)
2.后两句诗有何含义?表现出了什么哲理?
读出深意
远望:
近望:
细望:
盼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云气升腾,飞鸟归林
登上顶峰,一览众山
读出深意
读出深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运用了设问与夸张,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雄伟扩大阔大的气势。表现出诗人看到泰山难以形容的高兴、惊叹、仰慕之情。
读出深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拟人。“钟”字运用拟人修辞,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
比喻。“割”字运用比喻修辞,写出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的刀切断一样,突出表现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读出深意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云”“归鸟”,勾勒出“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极其令人震撼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及热爱之情。
读出深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化用。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后两句诗有何含义?表现出了什么哲理?
读出深意
表层含义: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
深层含义: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只有不畏艰险地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雄伟高大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你知道哪些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列举几例。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2.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
3.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4.人心齐,泰山移。
5.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拓展延伸
⑴杜甫《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杜甫《望岳》中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根据理解默写
课堂检测
⑶杜甫《望岳》中写出细望之所见,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杜甫《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课堂检测
2.阅读诗歌《望岳》,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____________。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____________。
不尽,不断
终要,终当
课堂检测
⑵诗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割”的意思是划分。从山的背面看来,那阳光就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课堂检测
⑶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诗人望而未登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但“望”的角度不同。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课堂检测
⑷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课堂检测
望岳
远望:
近望:
细望:
盼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云气升腾,飞鸟归林
登上顶峰,一览众山
不畏艰险勇于攀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