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7.1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7.1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千克与克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日期
核心知识 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
核心问题 1千克有多重?1克有多重?
教学目标 1、 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的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经历看、掂、称等实践活动,树立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培养根据参照物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能根据秤的刻度表读出物体的质量,渗透度量思想。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1.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2.借助一个标准进行估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天平、盘秤学生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00-200克、500克、1000克的物体各一件,1克的2分硬币1枚,曲别针2枚,橡皮1块,茶叶包1袋,苹果1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一、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下面的情景 聪聪和明明是好朋友,在玩跷跷板的时候争吵了起来。聪聪:我比你高,我重。明明:我比你胖,我重。他俩为什么争吵?想知道谁轻谁重,你有什么好办法?2、引出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课题。 师:用秤称东西需要统一的质量单位,你听说过哪些质量单位 教师出示课题:千克和克。 不知道谁轻谁重用秤称一称学生:千克、克、斤、两 能根据物体的轻重分别出物体的重量关系。
二、在操作活动中体验 1.在操作中学习质量单位的两种表示方式,认识净含量。(1)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可以用字母g和kg表示。教师:课前我们一起准备了这么多物品,每组都有一样物品重500克,看哪个组找得最快。要求:找到后请组长拿着500克的物体站起来。哪个组找到了500克的物体,是怎么找到的?还有哪个组的物品上也写着500g呢?教师请写着500克的的同学汇报,认识克的字母表示形式。师:没写克字呀 你们怎么知道的 千克用什么字母表示 (2)认识净含量。师:在看这些标识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师:净含量就是指包装内部物体的实际质量,不包括包装。2.感知500克,为生活中的估测建立表象。小组合作:课件出示如下合作要求。(1)掂一掂500克的物品,感知其质量。(2)找一找比500克重的物品。汇报要求:(1)掂500克的物品有什么感觉 (2)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是什么 实际质量是多少 教师板书:①看标识,②掂。3.认识1千克,建立表象。(1)教师:找到每组中最重的物品,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找的。师:想要知道大米到底有多重,怎么办 (2)认识秤教师:生活中常见的秤有哪些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盘秤。师:指针指着1表示100克,指针指着2表示200克……秤称量限度为最大1千克,最小5克。师:下面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1千克的大米和1千克的绿豆是不是一样重。(3)了解不同的1千克物品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师:1千克的大米有多少粒呀 好数吗 1千克的挂面有多少根呢 好数吗 师:这些物品的数量一样吗 包装的大小一样吗 形状一样吗 教师:但什么是一样的呢 (4)再次一只手掂500克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000克的物品,加深体验,建立表象。4.认识1克,建立表象。(1)感知1克。教师:一手掂500克的物品,一手掂1枚2分的硬币。掂一掂,说说感觉。 (2)验证一下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建立1克的表象。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与砝码,砝码是以克为单位的。师:称物体的方法是左边放物品,右边放砝码。当指针指着标尺的中间位置,表示天平两边一样重,这时砝码的轻重就是所称物品的轻重师(用天平演示):我们来称一下2分的硬币,它大约是1克。(3)估测中再次感知1克。教师:以2分硬币为标准,找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用天平验证。(物品如下:1块橡皮,2枚曲别针,茶叶包,2枚药丸)教师:我们一起来用天平验证一下,看看我们们估计得准不准。(4)感知几克。教师:茶叶包大约重几克 教师:1块橡皮大约重几克 5.感知几百克,建立克与千克的关系。教师:你们们估计一下,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 怎么掂 (1)小组中找到相应的标准估测。教师:看看哪个组掂得比较准,标准找的也相对比较准。先思考再开始活动。 (2)用秤验证,1000克大约有5个苹果,也就是1个苹果大约有200克。 (3)沟通1000克=1千克的关系。教师:1000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板书:1000g=1kg)(4)说明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5)拓展。教师:我们知道1包白糖有500克,几包白糖是1千克 1000克若用2分硬币表示需要多少个 1000克苹果大约有5个,2000克大约有多少个苹果 教师小结什么时候用克,什么时候用千克。 学生思考、回答。绵白糖的袋上印有500g学生:洗手液的瓶子上印有500克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Kg表示千克生: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1:把500克的红糖放在手掌上掂一掂,感觉有点沉。学生2:一手掂500克的红糖,一手掂一袋绿豆,感觉绿豆比红糖重,大约有700克。学生3:一手掂500克的白糖,一手掂一袋枣,感觉这袋枣比这袋白糖重。看到包装上印的标识,大约有1000克。学生1:面条重1千克,我是通过看标识找到的。学生2:枣重1千克,我也是通过看标识找到的。学生3:大米多于1千克,掂掂了掂感觉比本组1000克的物品重。生:称一称。学生:电子秤、磅秤、盘秤、弹簧秤、人体秤、天平。不好数出来学生:不一样。生:质量都是1千克。学生1:差别太大了学生2:硬币太轻了,没感觉。学生1:2个曲别针大约重1克。学生2:1枚药丸大约重1克。学生:我看了标识,大约是5克学生1:用2分硬币累加。学生2:用茶叶包当标准估计。学生3:用天平验证演示。学生1:拿一个100克的物品当标准。学生2:拿一个500克的物品当标准。学生汇报活动学生1:一个苹果重270.43克,一袋薯片重270克,苹果比它重一点点。学生2:一个苹果大约重130克,以一块香皂为标准。2包,2个500克是1千克1000个10个 能够认识克的字母表示形式g能够认识净含量 能够感知重量 能够用看标识的方法知道重量。能够知道1千克有多重能够认识盘秤能够感知质量都是1千克的不同物体。能够建立1克的质量概念能够建立1克的表象能够在估测中再次感知1克。能够感知几克能够建立克与千克的关系,感知几百克。知道1千克和1000克是相等的。
环节三、现固练习 1.根据你今天学习获得的体验,选填比较合适的单位。1个西瓜大约重4( )1袋洗衣粉大约重250()1个鸡蛋大约重50()2.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1千克石头比1千克棉花重。3.挑错。把这段话中不对的地方挑出来。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克。我每天早晨能吃掉2个重60千克的鸡蛋,喝掉250克的牛奶,然后背着重达3克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中午我要吃掉3个重100千克的馒头,喝掉一碗300克的汤。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能吃,一中午全班就能吃掉5克的粮食,够厉害吧!4.解决课前的实际问题。两位小朋友站在体重计上称一称。聪聪聪为23千克,明明也是23千克。聪聪和明明一样重。 反馈单上自主完成能找出其中错误的质量单位 能够独立准确完成练习
环节四课堂小结,收获质疑 1.总结收获2. 【课后质疑】你还有哪些问题? 总结收获提出问题。 能结合自己的收获谈出体会。
每课挑战 找找生活中的1千克和1克的物体。
板书设计 千克与克的认识 千克 kg 克 g1千克=1000克
课后反思
备注 表格内文字格式要求:宋体小四号字,黑色,不加粗,固定行距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复备课为红色字体。三问为蓝色字体(具体问题加粗、下划线、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