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蔗糖 D.花生油
2.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B.若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干燥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5%
3.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甲和乙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一定能再溶解蔗糖 B.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
C.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 D.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大
4.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小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5.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6.下列过程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蒸馏水洗去试管内的氯化钠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7.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8.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9.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10.现有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5g硝酸钠
B.倒掉一半溶液
C.蒸发掉25g水
D.增加50g同种溶液
11.20℃时将某KNO3溶液129g恒温蒸发水分,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又析出3g晶体;第三次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
A.=3g B.>3g C.≤3g D.≥3g
1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只答一种).
(4)t1°C时,向5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14.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g。
三、实验题
1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时,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然后加水并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并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乙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关闭K时,B处纸花不变色;打开K时,B处纸花变红色。A瓶中试剂X可能是浓硫酸或____(选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或“氯化钙溶液”)。当试剂ⅹ为浓硫酸时,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3)丙是配制100g16%的NaCl溶液的称量过程。若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选填“>”“<”或“=”)16%。
16.下列是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若将硝酸铵固体加入原装置中,温度计示数下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若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改进装置中,可观察到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2)实验二:原装置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改进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6.C
7.D
8.A
9.C
10.D
11.A
12.A
13. A>B>C 冷却热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加入溶质,蒸发溶剂) 66
14. 易 增大 C、D A 50
15. 气密性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氢氧化钠溶液 未进行“水能否使石蕊纸花变色”的实验(合理即可) <
16. 烧杯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 低于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更环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