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与问》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07 21:44: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23、学与问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重点)2、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难点)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ppt,视频)。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电视屏幕。
预习设计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2.划出文章中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课后题目中的词语在必划之列),查字典弄明白含义,并分别造一个句子。3.给文章列出详细的提纲,并图示段落之间关系,每段不超过一句话。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导学策略 课 堂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提出观点        金钥匙  铺路石
  哥白尼     
    说理文  举例证明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沈 括     
         得出结论        相辅相成 养成习惯
分层检测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2、背诵《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3、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敏而好学 君子之学必好问 三人行有我师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学而各,问而广,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教学反思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第一课时,我从谈话导入。板书“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学问”。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与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议论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议论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观点。教学第二课时时,我从“问”字入手,引出汉字中也有学问,再追问“为什么把知识说成学问呢?”让学生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重点理解两句话,并通过比较句子,体会“问”的重要性,再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在学习哥白尼的例子时,我先介绍他的成就,再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等词语体会哥白尼非常喜欢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并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体会他是由好问开始走上探索之路,加上勤学终于取得成功的。然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读了哥白尼的故事受到的启发,并再次读读第一节中的句子,体会“问”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