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非洲古代文明
2
1
Contents
录
目
第5课 古代的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美洲)的多元面貌。
美洲古代文明
思考:古代非洲、美洲主要国家或文明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分布。
4世纪阿克苏姆
王国进入鼎盛
10-15世纪东非
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
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
8—13世纪初加纳
13—15世纪马里
15—16世纪桑海
5—16世纪前期玛雅
14—16世纪前期
阿兹特克文明
13—16世纪前期
印加文明
分布特点
①分布多源性
②多数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顺应自然环境
③文明间有继承关系
非洲地形图
非洲本土
欧洲的非洲
亚洲的非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非洲分成三部分:
1.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包括东非 、西非、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及诸岛,因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又称“黑非洲”)
2.欧洲的非洲—“欧洲的延伸”的大陆北缘
3.亚洲的非洲—尼罗河流域。
非洲概况
非洲人种分布图
(一)非洲文明的开创者—班图人
班图人迁徙图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其人口占全非洲人口总数的1/3左右,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从公元1世纪开始,班图人不断向南迁徙,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才最后结束。11世纪班图人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班图人先后建立过30多个大小不等的国家,涌现了不少闻名于世的班图文明,班图人迁徙对非洲文明影响巨大。
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班图文明:
材料:班图人的迁徙奠定了今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分布的基本割据。黑非洲民族的形成及分布,其渊源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班图人的迁徙。
——何芳川,宁骚《非洲通史·古代卷》
随着国势的强盛,阿克苏姆的王权和国家机器日益强化。阿克苏姆的君主开始采用“万王之王”的称号,中央王权逐渐加强。
阿克苏姆有着异常活跃和繁荣的经济生活,
海上贸易规模惊人。
阿克苏姆文明具有浓厚的基督色彩,阿克苏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它的精神、文化生活 。 ——摘编自何芳川《阿克苏姆》
(二)东非:1、阿克苏姆 (4世纪)
▲阿克苏姆考古遗迹:
巨石方尖碑
(1)兴起:公元前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
(2)鼎盛:4世纪,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思考:为什么如此巨大的建筑会出现在阿克苏姆?
兴盛原因:
①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②尼罗河的作用;
③农业发达;
④位于红海沿岸,
⑤国内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达。
◆代表: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①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②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③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伊斯兰教的传入。
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非洲东海岸,地理位置优越;
①位置:
②经济:
③宗教:
(2)条件:
(3)兴盛:
(1)时间:
10-15世纪
材料:更高阶段的外来因素——阿拉伯穆斯林文明同更高阶段的当地因素——东非班图文明相结合,遂造成历史上著名的东非海岸城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何芳川《古代东非沿海的城邦》
(二)东非:2.城市国家(10世纪至15世纪)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述西非国家的发展盛况
①经济上: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城镇兴起;
②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信仰伊斯兰教;
③政治上:国家富强,实行君主集权统治,军事力量强大,对地
方进行有效管理。
(三)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西非沙漠驼队
“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西非谚语
马里国王穆萨
14世纪初期马里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材料: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
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
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
——摘编自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有成熟的灌溉系统;农业生产发展;畜牧业比较发达;商品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比较活跃;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现象。
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
文明代表:津巴布韦
文明创造者:班图人
14—15世纪,津巴布韦文明进入鼎盛时期
(四)南非:
总结:非洲文明的辉煌
区域 国家 时间 文明发展 特征
东非
西非
南非
摩加
迪沙等
10-15C
加纳马里桑海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
津巴
布韦
阿克苏姆
8-16C
14-15C鼎盛
公元前后兴起4C鼎盛
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
桑海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隔绝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文明
信仰伊斯兰教;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信仰伊斯兰教;城市和文化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巨石建筑群(石头城)
丰富多彩.斑驳陆离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当今世界广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烟草、橡胶等几十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疮木那样可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了人类医药宝库。
二、美洲
5—16世纪前期
玛雅文明
14—16世纪前期
阿兹特克文明
5—16世纪前期印加文明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一).印第安人文明
古玛雅城市遗址
(二)玛雅文明(公元前2500年-16世纪)
▲玛雅玉米神像
▲玉米神形捉手带盖三足陶罐
玛雅人最著名的建筑。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玛雅人的金字塔不是坟墓,而是神庙。玛雅人先用土垒起高台,在台上修建庙宇,台周修建石阶,祭司通过石阶接近众神,众神通过石阶下访人类。
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4至10世纪期间,玛雅文明非常的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其原因尚不清楚。
(二)玛雅文明
①农业和手工业
②政治统治:
③城市和建筑:
④特色文化: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制造精美陶器。
建立和众多的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为平民
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发明独特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20进制,
“零”的概念
(1)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形成 15世纪中期衰落
(2)成就:
(三)阿兹特克文明
特诺奇蒂特兰
太阳历石
太阳金字塔
(三)阿兹特克文明
①政治统治
②农业:
③城市建设: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农业是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湖中岛上,水渠和道路纵横。
(1)时间:
(2)成就:
14世纪兴起 16世纪进入暴盛时期
印加帝国——美洲的罗马
首都:库斯科
印加文明
印加人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
印加马丘皮丘城遗址
经专家们测量,这成千上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来自于600米以下的山谷里。当时的印加人连车辆和畜力都不会使用,怎么能够把几十吨重的石头搬到这么险峻的高山之上。那些巨大的石块很明显留有像人们切奶酪一样切割的痕迹。石块之间没有灰浆,没有水泥,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但却拼得天衣无缝、牢固无比。
(四)印加文明
(1)兴起与发展:
①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
②13世纪,逐渐崛起。
③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2)政治统治
①它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②四大政区,贵族充任长官,按人口多少设置官员。
③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④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⑤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3)特点:
高度集权的统一大帝国
区域 文明 时间 成就
中美 玛雅文明 5-16世纪 种植玉米为主;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 独特的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
阿兹特克文明 14-16世纪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 农业“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城
南美 印加文明 12-16世纪 国王集权、划区设官、土地国有、详细人口调查;完善的道路系统
特点 印第安人在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发明业,在手工业和贸易发展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总结:古代美洲文明
【探究一】从印第安文明看古代非美洲文明之衰
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缺少与其他大陆文明的交往;文明内部也缺乏彼此间的交流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王斯德《世界通史》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疾病、瘟疫等灾害
西班牙单方面取胜的原因,最终应归于美洲大陆的与世隔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2
4
3
加纳、马里、桑海帝国
阿克苏姆王国
摩加迪沙等城市国家
津巴布韦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及所学,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源特点?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
世界各地文明都能够独立发展一些关键技术,例如种植农作物和冶炼金属。农业和冶炼金属技术的独立出现,说明地区的文明是在本地基础上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古代文明的起源必然是多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