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二单元《黄河颂》实录——李红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二单元《黄河颂》实录——李红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21 10: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受《黄河颂》之“颂”
——《黄河颂》实录
师: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把它们读好?
生1:我认为是描绘黄河动态美的那些动词。比如“奔向东南”的“奔”就要读出一泻千里、飞速的感觉。
师:说得好,请你示范一下。(生读。)还有哪个字呢?
生2:还有“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因为表现了水势的浩大,所以声音也应当随之高上去。(生读。)
生3:还有“望黄河滚滚”的“望”,应该拖长一点,读出高远的感觉,因为作者是站在高山上面。(生读。)
生4:“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这句应该稍微读重一点,读出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
师:太好了,因为这里表现的是黄河的九曲连环,那么我们的声音也应当随之有起伏的变化。(生4再读。)看来我们要读好课文,读好诗篇,一定要读好什么?
生(众):关键语句。(生齐读“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
师:“劈”应当怎样读?——干脆!这就是黄河的气势,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所以诗人对她的赞颂之情便油然而生,喷薄而出,所以后面诗歌内容也随之是——
生5:赞颂黄河。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诗人赞颂之情的句子。
生6:“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一句赞颂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师:最能浓缩作者情感的是什么?
生7:“啊!黄河!”
师:对,诗人一连用了三个“啊!黄河!”这样的诗句,我们怎样把它们读好呢?我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自己来尝试。(生自由读。)三个“啊!黄河!”能一样处理吗?
生8:我觉得不能。因为第一个“啊!黄河!”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描写黄河对中国的贡献;第二个“啊!黄河!”是从地理位置的优势抒发对黄河的情感,要读得比第一个有感情些;而第三个则是写黄河泽被众生,写它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读得感情要最浓厚,读时应该有非常敬佩的感觉。
师:对啊,诗歌的感情到这里达到了高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9:我认为三个“啊!黄河!”也不能读成一样的感情。因为第一个“啊!黄河!”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既然是摇篮,应该读得深情些;第二个“啊!黄河!”写她像一个巨人,既然是巨人,我们就应该读得更加坚定;第三个“啊!黄河!”写她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就应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使感情达到顶峰。
师:精辟!具体来说,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这句诗反复出现,将歌词主体部分分为黄河“养育”、“保卫”、“激励”三个层次。我们分三个小组分别朗读这三节,比一比,看哪组读得更好。注意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它的变化。(分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