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柔美 婉转
G
G
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
W
我有 一段 情 呀,
6
唱拨拉诸 公 听。
G
带着亲切柔和的声音
轻声演唱歌词
G
衬词
方言词
最初陈述主题
延续起句情绪
发展主题,较不稳定。
对全曲整合
一 段 体
G
宫商角 徵羽
G
宫商角 徵羽
曲调流畅、婉柔、细腻。
结构规整、多数为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
节奏型丰富多变,加花装饰。
P园⊙心
●
梅园
小红
百家号云旅游中国
无
锡
景
1=B星
独唱
江苏民歌
中速
抒情地
66562
1216561i1656是1-112
3.532
i.iis
1.我有一段情
呀唱拨拉诸公
听,诸公
各
位静呀静静
听呀:
2.春天去游玩
呀顶好是梅
园,顶顶
惬
意 坐只汽油
船呀,
3.天下第二泉
呀惠山
脚半
边,泉水
碧
清茶叶泡香片
呀,
6i6531i26i5
61653
556.1
56532355562
35321
让我(末)唱一支无锡景
呀,细细(那)
道道 (末)唱拔拉诸公
听
呀。
梅园(末)
靠拉笃”太湖边
呀,满园(那个)梅树(末)真呀真奇观
呀。
锡山(末)
相对(那)惠泉山
呀,山脚下
两半边开个泥佛店
呀。
注:①“唱拨拉”即唱给。②
“细细道道”即仔细讲讲的意思。③“惬意”即舒畅。④“靠拉笃”即靠在。
好国
园D◇《无锡景》教学设计
年 级:初中一年级
教 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 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无锡景》
【教材分析】
《无锡景》是一首江南民歌,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其旋律曲折婉转、清丽流畅、优美动听,与《茉莉花》一样,都是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歌曲为五声共调式,乐句、乐节的句读处,常用“呀”、“末”等语气衬词,再加上吴侬软语的方言因素,词曲结合紧密,听起来亲切柔和、耐人回味。
【教学目标】
1、感受江南音乐小调,培养学生对江南音乐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2、指导学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无锡景》,了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的结构,体会歌曲小调的风格与特点。
3、运用聆听、哼唱、模仿、对比等方法学唱歌曲,把握歌曲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江南风情,表现出江南小调的韵味。
【教学难点】用无锡方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片段,准确把握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倚音、衬词的演唱。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古筝。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问好。
导入:
1、导入语
教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来了一位与我有着20年情谊的老友,它是?(展示古筝)
教师:对,她就是拥有着25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今天带她来的原因是:(方言)她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 请欣赏筝曲。
2、提问:同学们听出来古筝朋友要唱什么给你们听吗?
过渡语:这段音乐实则是来自咱们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首民间小调歌曲,老师刚才说的“我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便是无锡的方言了,这首江南民歌从清朝末年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那么音乐到底在表述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现场展示乐器、说方言,即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自然的过渡中聆听了2次歌曲,以达熟悉旋律之效果。】
三、授新课:
(一)赏《无锡景》歌曲,观美景。
1、提问:
(1)从视频中大家找到音乐在表述什么了吗?
(2)同学们看到无锡有哪些景点?
2、过渡语:正如同学们所见,无锡是一个有着江南特色建筑、古典气息、温润柔美的江南水乡。音乐又是如何表达出无锡的美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歌唱旋律,感受歌曲的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听、看、想、说四个环节,对歌曲有个初步、全面的印象,继而再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
(二)学唱旋律,唱特色。
1、跟伴奏范唱完整旋律,感受节奏、速度特点。
2、再唱旋律,带上手势歌唱,体验圆滑线。
3、单唱第一乐句,解析圆滑线、波音、倚音的作用。
小结:无锡美景如画,山青水秀,古迹众多,音乐用了密集的节奏表现繁多美景和无锡人民自豪之情,又用圆滑线使得音乐温婉柔和,手法可谓妙哉。
4、跟伴奏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设计意图:从聆听教师范唱开始过渡到学生模唱、自主演唱、感受节奏、练唱一字多音、倚音,逐步地将旋律细化歌唱。同时,也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体验歌声的变化,以及江南小调在音乐的角度是如何表现出柔美、亲切和自豪的韵味。】
(三)学判五声调式。
1、观看虚拟乐器演奏旋律视频,找出歌曲中使用的音符都有哪些?
2、找到结束音,判定调式。
教师:音乐结束的音符一般而言是一首音乐的主音,犹如我们放学后通常都要回到各自的家中休息一般,音乐也是如此,所以这首歌曲,我们按照最后的终止音符,将其调式定位:五声宫调式。这何尝不是我们中国民歌的特色呢。
【设计意图:在对歌曲已唱熟悉并有感性的体验后,再让学生理性的认识和分析歌曲的调式,学生容易进行分析和理解。】
四、拓展
1、聆听三首不同体裁的民歌,请学生听辨各属哪个民歌体裁。
(1)小调歌曲《沂蒙山小调》
(2)山歌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3)劳动号子《船工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一整节关于小调歌曲的学习,在了解小调音乐风格特点的同时,让学生进行一个民歌知识串联,在听中辨别民歌的不同体裁,是复习也是知识的融通。】
五、结束课堂。
民歌艺术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强大的生命力。民歌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伴侣,是民间音乐的基础,更是理解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生活习俗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传承和发扬下去。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