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00:1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36分,每空3分)
1.(2022五上·乳源期末)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如   、   等。
【答案】能力;良导体;铜;铁;不良导体;塑料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如银、铜、铝和液体汞都是良导体。其他的固体大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如石头、陶瓷、玻璃、木头、皮革、棉花等,液体和气体是不良导体。
2.(2022五上·乳源期末)科学家利用   原理,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光的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
3.(2022五上·乳源期末)地球表面包括,   和   
【答案】陆地;海洋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
4.(2022五上·乳源期末)保温瓶通常用木头材料做成塞子盖住,这是因为木头是   
【答案】热的不良导体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瓶通常用木头材料做成塞子盖住,这是因为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
5.(2022五上·乳源期末)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答案】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 (30分)
6.(2022五上·乳源期末)没有光源我们凭肉眼也能看到物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眼晴看见物体的条件可知,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2022五上·乳源期末)我国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东部多平原。
8.(2022五上·乳源期末)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会对大脑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都不利。
9.(2022五上·乳源期末)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不一样。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这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制造物体的材料、物体表面的颜色有关。
10.(2022五上·乳源期末)只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发生热传递。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热传递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其中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如太阳向外散发热量,所以不接触,通过热辐射我们也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
11.(2022五上·乳源期末)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对流是指热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的现象,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
12.(2022五上·乳源期末)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发出的光可以称为白光,太阳光穿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3.(2022五上·乳源期末)“红灯停、绿灯行”中,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的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者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人体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我们过马路遇到绿灯亮就会从斑马线上过马路, 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
14.(2022五上·乳源期末)神经是我们身体里的“司令部”。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枢,是思想活动的摇篮,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15.(2022五上·乳源期末)李爷爷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右脑发生了栓塞。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左脑发生了栓塞。
三、选择题。(24分, 每题3分)
16.(2022五上·乳源期末)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 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地形。
A.海洋 B.高原 C.公路 D.山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球表面的重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海洋,公路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地形。
17.(2022五上·乳源期末)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  )节气。
A.白露 B.寒露 C.霜降
【答案】A
【知识点】秋天的特征
【解析】【分析】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
18.(2022五上·乳源期末)2021 年是汶川地震13周年,13 年前的那场大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的内部运动 B.小行星撞击地球 C.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19.(2022五上·乳源期末) (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A.计算机编程 B.人工智能 C.计算机软件
【答案】B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复任务的简单机器人,在被植入学习程序后,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22五上·乳源期末)地震时,(  )最有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A.躲在卫生间 B.站在空旷处 C.躲在桌子下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其中站在空旷处最有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1.(2022五上·乳源期末)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热传导。
22.(2022五上·乳源期末)下列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
A.键盘 B.鼠标 C.电子手环
【答案】C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即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电子手环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技术产品,鼠标和键盘不属于人工智能。
23.(2022五上·乳源期末)下列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的是(  )。
A.冻雨 B.雨夹雪 C.冰雹
【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雨是液体降水,雪是固体降水,只有雨夹雪才满足要求。
四、简答题。(10分)
24.(2022五上·乳源期末)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 哪些是人造光源 (每种各举两例)
【答案】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
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源的认识,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闪电等,人造光源有电灯、蜡烛、火把等。
25.(2022五上·乳源期末)假如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案】①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 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
②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撤离。
③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可以到空间小的房间暂避。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正确的做法有: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说法正确;不能贸然外冲,跳楼逃生;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地撤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36分,每空3分)
1.(2022五上·乳源期末)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如   、   等。
2.(2022五上·乳源期末)科学家利用   原理,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2022五上·乳源期末)地球表面包括,   和   
4.(2022五上·乳源期末)保温瓶通常用木头材料做成塞子盖住,这是因为木头是   
5.(2022五上·乳源期末)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 (30分)
6.(2022五上·乳源期末)没有光源我们凭肉眼也能看到物体。
7.(2022五上·乳源期末)我国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8.(2022五上·乳源期末)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会对大脑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9.(2022五上·乳源期末)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不一样。
10.(2022五上·乳源期末)只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发生热传递。
11.(2022五上·乳源期末)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
12.(2022五上·乳源期末)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13.(2022五上·乳源期末)“红灯停、绿灯行”中,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
14.(2022五上·乳源期末)神经是我们身体里的“司令部”。
15.(2022五上·乳源期末)李爷爷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右脑发生了栓塞。
三、选择题。(24分, 每题3分)
16.(2022五上·乳源期末)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 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地形。
A.海洋 B.高原 C.公路 D.山地
17.(2022五上·乳源期末)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  )节气。
A.白露 B.寒露 C.霜降
18.(2022五上·乳源期末)2021 年是汶川地震13周年,13 年前的那场大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的内部运动 B.小行星撞击地球 C.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19.(2022五上·乳源期末) (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A.计算机编程 B.人工智能 C.计算机软件
20.(2022五上·乳源期末)地震时,(  )最有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A.躲在卫生间 B.站在空旷处 C.躲在桌子下
21.(2022五上·乳源期末)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2.(2022五上·乳源期末)下列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
A.键盘 B.鼠标 C.电子手环
23.(2022五上·乳源期末)下列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的是(  )。
A.冻雨 B.雨夹雪 C.冰雹
四、简答题。(10分)
24.(2022五上·乳源期末)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 哪些是人造光源 (每种各举两例)
25.(2022五上·乳源期末)假如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能力;良导体;铜;铁;不良导体;塑料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如银、铜、铝和液体汞都是良导体。其他的固体大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如石头、陶瓷、玻璃、木头、皮革、棉花等,液体和气体是不良导体。
2.【答案】光的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
3.【答案】陆地;海洋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
4.【答案】热的不良导体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瓶通常用木头材料做成塞子盖住,这是因为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
5.【答案】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眼晴看见物体的条件可知,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东部多平原。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都不利。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这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制造物体的材料、物体表面的颜色有关。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热传递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其中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如太阳向外散发热量,所以不接触,通过热辐射我们也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对流是指热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的现象,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发出的光可以称为白光,太阳光穿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的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者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人体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我们过马路遇到绿灯亮就会从斑马线上过马路, 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枢,是思想活动的摇篮,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左脑发生了栓塞。
16.【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球表面的重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海洋,公路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地形。
17.【答案】A
【知识点】秋天的特征
【解析】【分析】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
18.【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19.【答案】B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复任务的简单机器人,在被植入学习程序后,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其中站在空旷处最有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1.【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热传导。
22.【答案】C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即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电子手环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技术产品,鼠标和键盘不属于人工智能。
23.【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雨是液体降水,雪是固体降水,只有雨夹雪才满足要求。
24.【答案】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
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源的认识,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闪电等,人造光源有电灯、蜡烛、火把等。
25.【答案】①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 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
②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撤离。
③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可以到空间小的房间暂避。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正确的做法有: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说法正确;不能贸然外冲,跳楼逃生;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地撤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