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中考作文指导 六步四段教学法-怎么写好人物对话 课件(共15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中考中考作文指导 六步四段教学法-怎么写好人物对话 课件(共15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6:32:02

文档简介

人物对话 导学案
日期: 班级: 姓名:
一、知识积累
对话的构成:
二、对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4种情况:
1.提示语在前面:思雨说
2.提示语在后面: 思雨说
3.提示语在中间: 思雨说
4.没有提示语:
三、提示语的作用
1.
2.
四、巩固练习
剧情一
"你为什么迟到了?"
"因为今天起床晚了,所以迟到了。"
a. 老师 问道:“ ...... ?”
“ ......。 ” 同学 说。
b、“ ...... ?”老师 问道。
同学 说:“......。”
剧情二
"太棒了,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
1. 说 太棒了 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
2. 太棒了 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 说
3. 说
剧情三(叛逆期遇上更年期)
“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妈妈
说,“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五、课堂小结
还原对话场景就是还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和还原生活环境。
六、课外练笔
根据对话,把自己代入,还原场景。想象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300-600字;尽量用到对话的4种形式;可以不用原对话,可以改变孩子叛逆的角色设定。
饭桌上,母亲与孩子交流
妈妈说:“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孩子说:“作业做完了,看书的任务也完成了。”
妈妈说:“做完了就好。不要像妈妈,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干些粗活、笨活。每天很辛苦。”
孩子想:“我知道你很辛苦。读书还不是一样辛苦。”
妈妈说:“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成绩好,我们脸上都有光,将来才能找份轻松的工作。那时,我和你爸爸都可以享福了。”
孩子说:“我知道了。”
妈妈看了孩子几眼,没再说什么。(共15张PPT)
人物对话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对话的组成
提示语+引语
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会发生相应变化
4种情况:
1.提示语在前面,引语用:“ ...... 。”表示;
2.提示语在后面,引语用“ .....。”表示;
3.提示语在中间,引语用“......。”xx说,“ ......。”表示;
4.没有提示语,引语用“ ......。”表示。
哪些情况下提示语在中间?
1.常用来表明人物在说话中有了停顿后,听话者这才注意起说话人的相关情况(如说话时的动作、神态、音量等),然后又接着听其言。
2.有时也说明说话中间有了较长的停顿。
3.叙述者有意用这种形式强调人物的前半部分话语或者后部分的话语。
提示语的作用
提示语有的提示了动作、表情、神态,有的提示了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音量的轻重大小,还有的提示了心情等,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突然跃然于眼前。如果我们在阅读别人的作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提示语中表达的意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认真思考,写好提示语,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细致生动。
情景剧一
a. 老师( )说:“ ?”
“ 。 ” 同学( )说。
b、“ ?”老师( )说。
同学( )说:“ 。”
( )说:" !"
" !"( )说。
“ !”( )说,“ !”
情景剧二
妈妈说:“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练一练
将下面这句话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对话形式
“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妈妈说,“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练一练
将下面这句话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对话形式
“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妈妈(停下手中的筷子,望了望还在玩游戏的孩子,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练一练
将下面这句话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对话形式
门被打坏了。
班主任来了,问:“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看好?”
旁边的张小勇说:“哈……,开了窗,好通风。”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乱鬼说:“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星说。
想一想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看好?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乱鬼脚一跺:“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
这段话,就把几个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捣乱鬼无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乱;高芳芳对不良行为敢于斗争,不留情面,说出话来尖锐泼辣;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六步四段教学法”教学案
主备:锐 讨论: 执教人: 日期:
人物对话
学习三维目标
1.读懂例文,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凝神聚心
第二段 温故知新
复习检查
1.感知世界的人体器官有哪些?
2.眼睛能感知事物的哪些方面?
二、新课导入
师: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经历着对话,都在演译着对话,我们的生活离得开对话吗?
生:不能
师:是的,我们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都有谁与谁的对话?
生:老师与同学的对话
生:同学与同学的对话
师:还有与谁的对话?
师:还有我们与作者的对话,与文章的对话,(多谋体投影课文内容)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学习过的哪篇课文?(羚羊木雕),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对话
师:看,简单的几句对话就勾勒出各自的性格特点,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那你们想不想学习一下作者的这种写作手法呢?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
第三段 授业解惑
一、对话的组成
师:写对话我们并不陌生,首先我们应该写什么?
生:写是谁说的话和说了什么话(板书:谁说的、怎么说的 说话内容)
师:对,在文章的人物语言前面,往往有一些词句给我们启发,给了我们帮助,给了我们提示,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提示语,说话内容也给他一个名字,叫引语(板书:提示语 引语)
二、标点符号的变化
体会提示语的位置:4种情况。
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提示语的位置是不同的?
生:提示语有的放在语言前面,有的放中间,有的话在语言后面,还有的没有提示语,只有引语。
师:根据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有没有发现标点符号的秘密?
生:提示语在前面的用:“”表示;提示语在后面的用“。”
师:除了这两种情况,还有吗?(指示提示语放中间的课文内容),看看这句话,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提示语在中间
师:这回的标点符号可难了,有谁看知道来教教我们?
生:提示语在中间的,一般情况下用将说话的内容用“”表示放在提示语的左右两边。(板书)
师:你觉得是哪些情况下将提示语放在了中间位置?(为什么要放中间?)
三、提示语的作用
提示语有的提示了动作、、表情、神态,有的提示了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音量的轻重大小,还有的提示了心情等,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突然跃然于眼前。如果我们在阅读别人的作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提示语中表达的意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认真思考,写好提示语,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细致生动。
第四段 融会贯通
一、剧情一
演一演“对话”怎么样?有问题吗?(生:没问题)下面老师请一名同学来做表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听听他都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再看看他的神态和动作。一会老师请大家根据这些来说一段话。
情境一:
师:老师现在要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你们听清我俩都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表演:老师微笑着、亲切地对说:"你为什么迟到了?"同学低着头、难为情地说:"因为今天起床晚了,所以迟到了。"
师:刚才这段对话中老师和xx各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多谋体投影下列句子,学生练习对话。
a. 老师( )说:" ?
" " ?"老师( )说。
b、“ ?”老师( )说。
同学( )说:“ ?”
师:表演的太精彩了,你们是优秀的小演员,那能不能再做一个优秀的小编剧,把我们刚才精彩的对话落到笔尖上怎么样?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点评,写话时同学们都在安静的写)
二、剧情二
找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太棒了,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啦!"
(多谋体投影下列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板书:( )说:" !"
" !"( )说。
“ !”()说,“ !”
师:谢谢***同学为我们的精彩表演!现在请同学以小组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教师深入小组中认真倾听)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兴奋地跑进教室大声地说:“太棒了,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
师:兴奋又大声说明他很为此自豪!
生:***兴高采烈地跳进教室说:“太棒了,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
师:你用了一个四字成语兴高采烈,“跳进”又表现迫不及待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用的真好!
生:***欢天喜地跑进教室,高高举起右手大声喊到:“太棒了,我们班比赛得了第一名啦!”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真为你高兴!写出了兴奋的感觉!太棒了!
生:……
师:老师将同学们作文中出现的对话部分找出来,请大家当当小老师,帮忙修改一下,看看谁修改的最精彩。
三、练习三
将下面这句话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对话形式
妈妈说:“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非常热闹,然后安静的写自己的话)
师:谁来说说你的修改
“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妈妈(停下手中的筷子,望了望还在玩游戏的孩子,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四、课堂小结
还原对话场景就是还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和还原生活环境。
五、课外作业
根据对话,把自己代入,还原场景。想象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300-600字;尽量用到对话的4种形式;可以不用原对话,可以改变孩子叛逆的角色设定。
饭桌上,母亲与孩子交流
妈妈说:“孩子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每天多花点时间看书,不要光顾着玩手机。”
孩子说:“作业做完了,看书的任务也完成了。”
妈妈说:“做完了就好。不要像妈妈,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干些粗活、笨活。每天很辛苦。”
孩子想:“我知道你很辛苦。读书还不是一样辛苦。”
妈妈说:“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成绩好,我们脸上都有光,将来才能找份轻松的工作。那时,我和你爸爸都可以享福了。”
孩子说:“我知道了。”
妈妈看了孩子几眼,没再说什么。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