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30: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2022五上·乌达期末)光在同一透明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2.(2022五上·乌达期末)热传递有   、   和   三种方式。
3.(2022六上·乌达期末)地球的内部由外到内可分三层,分别是   、   和   。
4.(2022五上·乌达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5.(2022五上·乌达期末)人的身体可以察觉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   ,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6.(2022五上·乌达期末)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  )
7.教室的墙刷成白色能更好地反射光。
8.(2022五上·乌达期末)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  )
9.(2022五上·乌达期末)露和霜都是在白天形成的。 (  )
10.(2022五上·乌达期末)不同的人,起跑反应时间是一样的。 (  )
11.(2022五上·乌达期末)水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 (  )
12.(2022五上·乌达期末)人的大脑表面是十分光滑的。 (  )
13.(2022五上·乌达期末)温度对岩石的变化没有影响。 (  )
14.(2022五上·乌达期末)脊髓受损严重时可造成瘫痪。 (  )
15.(2022五上·乌达期末)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6.(2022五上·乌达期末)由岩石碎屑堆积形成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17.(2022五上·乌达期末)成语“杯弓蛇影”中包含了(  )的科学原理。
A.反射 B.折射 C.色散
18.(2022五上·乌达期末)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龙、菊石类的化石,说明(  )。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里曾经是森林
C.这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19.(2022五上·乌达期末)以下哪一项属于地球外部的力量在改变地表的形态(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太阳
20.(2022五上·乌达期末)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形容露的节气是(  )。
A.霜降 B.白露 C.秋分
21.(2022五上·乌达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热对流的是(  )。
A.旋转的走马灯 B.电暖气取暖 C.电烙铁作画
22.(2022五上·乌达期末)下列材料中,制作锅铲的手柄最合适的是(  )。
A.铜 B.木头 C.不锈钢
23.(2022五上·乌达期末)(  )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四、连线题 (共6分)
24.(2022五上·乌达期末)太阳
油灯 自然光源
极光
手电筒
萤火虫 人造光源
霓虹灯
五、综合题(共7分)
25.(2022五上·乌达期末)左图是一个自制潜望镜的结构图,请你试着回答下面问题。
(1)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发明的。
(2)根据左图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和方向。
(3)潜望镜的两面镜子是(  )放置的。
A.垂直 B.平行 C.任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线在同种介质下都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
2.【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传递的方式, 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 、 热辐射和热对流 。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3.【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外到内依次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4.【答案】云;雾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漂浮在空中是云,接近地表的是雾。
5.【答案】刺激;反应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两方面:身体内部的刺激和体外环境的刺激,而反应总是随着刺激而呈现的。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结构,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中最大和最复杂的结构,是调节机体功能的器官,也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物体的反光能力与表面的颜色有关,表面颜色越浅,其反光能力就越强。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物体反光能力的因素。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降水的形式包括 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四大降水形式。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露的形成: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
霜的形成: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灵敏度不同,反应时间都是不同的,起跑反应时间也是不同的。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 以及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是高度盘旋的,有沟回,增加表皮面积。老鼠的大脑皮层是光滑的。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温度可以加速岩石的风化,对岩石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脊髓损伤确实很可拍,很容易导致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但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的嵴髓功能是能够改善和恢复的,不会导致永久性瘫痪。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造成的。
16.【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考查岩石的种类, 沉积岩由老岩石经过风化产生的碎屑,或溶解矿物堆积起来形成的新岩石,可以分为碎屑岩类和化学岩类。
17.【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杯弓蛇影指的是弓在酒中成的虚像,也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8.【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叫化石 。
19.【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壳运动作用造成的,属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太阳属于地球外部的力量。
20.【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到了白露节气,我国各地都呈现了秋高气爽的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凉,晚上的时候水蒸气会在地面凝结,生成白色的小水珠,再往后天气就会越来越凉了 。
2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22.【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 制作锅铲的手柄需要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可以防止烫手,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23.【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 热传导 、 热辐射 和 热对流 。 热对流、热传导都需要介质,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24.【答案】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考查光源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形成的光源属于自然光源,人为制造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
25.【答案】(1)反射
(2)
(3)B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1)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发明的。
(2)考察潜望镜中光的传播路线。
(3)考察潜望镜中两面镜子的位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2022五上·乌达期末)光在同一透明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答案】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线在同种介质下都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
2.(2022五上·乌达期末)热传递有   、   和   三种方式。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传递的方式, 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 、 热辐射和热对流 。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3.(2022六上·乌达期末)地球的内部由外到内可分三层,分别是   、   和   。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外到内依次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4.(2022五上·乌达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答案】云;雾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漂浮在空中是云,接近地表的是雾。
5.(2022五上·乌达期末)人的身体可以察觉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   ,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   。
【答案】刺激;反应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两方面:身体内部的刺激和体外环境的刺激,而反应总是随着刺激而呈现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6.(2022五上·乌达期末)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结构,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中最大和最复杂的结构,是调节机体功能的器官,也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7.教室的墙刷成白色能更好地反射光。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物体的反光能力与表面的颜色有关,表面颜色越浅,其反光能力就越强。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物体反光能力的因素。
8.(2022五上·乌达期末)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降水的形式包括 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四大降水形式。
9.(2022五上·乌达期末)露和霜都是在白天形成的。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露的形成: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
霜的形成: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
10.(2022五上·乌达期末)不同的人,起跑反应时间是一样的。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灵敏度不同,反应时间都是不同的,起跑反应时间也是不同的。
11.(2022五上·乌达期末)水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 以及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12.(2022五上·乌达期末)人的大脑表面是十分光滑的。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皮层是高度盘旋的,有沟回,增加表皮面积。老鼠的大脑皮层是光滑的。
13.(2022五上·乌达期末)温度对岩石的变化没有影响。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温度可以加速岩石的风化,对岩石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14.(2022五上·乌达期末)脊髓受损严重时可造成瘫痪。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脊髓损伤确实很可拍,很容易导致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但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的嵴髓功能是能够改善和恢复的,不会导致永久性瘫痪。
15.(2022五上·乌达期末)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造成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6.(2022五上·乌达期末)由岩石碎屑堆积形成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考查岩石的种类, 沉积岩由老岩石经过风化产生的碎屑,或溶解矿物堆积起来形成的新岩石,可以分为碎屑岩类和化学岩类。
17.(2022五上·乌达期末)成语“杯弓蛇影”中包含了(  )的科学原理。
A.反射 B.折射 C.色散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杯弓蛇影指的是弓在酒中成的虚像,也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8.(2022五上·乌达期末)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龙、菊石类的化石,说明(  )。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里曾经是森林
C.这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叫化石 。
19.(2022五上·乌达期末)以下哪一项属于地球外部的力量在改变地表的形态(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太阳
【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壳运动作用造成的,属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太阳属于地球外部的力量。
20.(2022五上·乌达期末)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形容露的节气是(  )。
A.霜降 B.白露 C.秋分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到了白露节气,我国各地都呈现了秋高气爽的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凉,晚上的时候水蒸气会在地面凝结,生成白色的小水珠,再往后天气就会越来越凉了 。
21.(2022五上·乌达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热对流的是(  )。
A.旋转的走马灯 B.电暖气取暖 C.电烙铁作画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22.(2022五上·乌达期末)下列材料中,制作锅铲的手柄最合适的是(  )。
A.铜 B.木头 C.不锈钢
【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 制作锅铲的手柄需要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可以防止烫手,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23.(2022五上·乌达期末)(  )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 热传导 、 热辐射 和 热对流 。 热对流、热传导都需要介质,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四、连线题 (共6分)
24.(2022五上·乌达期末)太阳
油灯 自然光源
极光
手电筒
萤火虫 人造光源
霓虹灯
【答案】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考查光源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形成的光源属于自然光源,人为制造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
五、综合题(共7分)
25.(2022五上·乌达期末)左图是一个自制潜望镜的结构图,请你试着回答下面问题。
(1)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发明的。
(2)根据左图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和方向。
(3)潜望镜的两面镜子是(  )放置的。
A.垂直 B.平行 C.任意
【答案】(1)反射
(2)
(3)B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1)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发明的。
(2)考察潜望镜中光的传播路线。
(3)考察潜望镜中两面镜子的位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