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专题一A积累与运用 课内诗词默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专题一A积累与运用 课内诗词默写(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52:57

文档简介

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
专题一 A 积累与运用 课内诗词默写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色以晚。
2、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十二章》)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 》)
4. ,无之以为用。(《老子》四章)
5、《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称颂的两句是 , 。
6.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大学之道》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从行文思路看,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是 , 。
9、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强劲有力。
10.《短歌行》中,借助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 , 。
11.《劝学》中以颜色为喻,指出:“ , ,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12.在《赤壁赋》中,客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 。
13.《蜀道难》表现历史悠久,与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 。
14.《兰亭集序》写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
15、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6.杜甫《登高》中“ , 。”一联,动静结合,构造了一幅冷色调的绝妙画面。
17、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句子是
“ , ”。
18、在《论语里仁》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君子与小人对于义和利的态度。
19、在《论语里仁》中,“ , ”两句,告诫人们要学会以别人为鉴,以正自身的行为。
20、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认为“ , ”,只有做到“ ”,才能成为君子。
21、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了“ , ”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22、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用“ , , , ”四句,从四个方面解释了“克己复礼”的具体要求。
23《老子四章》中,“ , , , ”四句,用常理来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目的的道理。
24 《国风》和《小雅》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对其特点的评价是“ , ”,并借此赞扬《离骚》二者兼之。
25“战国四君子”指战国时期四位有名的公子,他们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贾谊在《过秦论》中以“ , , ,”概括了他们的品质。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
专题一 A 积累与运用 课内诗词默写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 , 迷花倚石忽已暝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色以晚。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二章》)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登高 》)
4.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老子》四章)
5、《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称颂的两句是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6.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从行文思路看,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 一夜飞度镜湖月 。
9、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两句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强劲有力。
10.《短歌行》中,借助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11.《劝学》中以颜色为喻,指出:“ 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12.在《赤壁赋》中,客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
13.《蜀道难》表现历史悠久,与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尔来四万八千岁 , 不与秦塞通人烟 。
14.《兰亭集序》写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 。
15、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6.杜甫《登高》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联,动静结合,构造了一幅冷色调的绝妙画面。
17、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句子是
“ 臣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 ”。
18、在《论语里仁》中,“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君子与小人对于义和利的态度。
19、在《论语里仁》中,“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两句,告诫人们要学会以别人为鉴,以正自身的行为。
20、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认为“ 质胜文则野 , 文胜质则史 ”,只有做到“ 文质彬彬 ”,才能成为君子。
21、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了“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22、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用“ 非礼勿视 , 非礼勿听 , 非礼勿言 , 非礼勿动 ”四句,从四个方面解释了“克己复礼”的具体要求。
23《老子四章》中,“ 自见者不明 , 自是者不彰 , 自伐者无功 , 自矜者不长 ”四句,用常理来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目的的道理。
24 《国风》和《小雅》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对其特点的评价是“ 《国风》 好色而不淫 , 《小雅》 怨诽而不乱 ”,并借此赞扬《离骚》二者兼之。
25“战国四君子”指战国时期四位有名的公子,他们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贾谊在《过秦论》中以“ 皆明智而忠信 , 宽厚而爱人 , 尊贤而重士 ,”概括了他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