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思考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思考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5 11: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思考》
教材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八年级 下册
授课题目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思考》
课型 复习课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思考
【设计者】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 常静敏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
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体问题.
课标对于 “了解” 的要求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课标对于 “理解,会” 的要求是: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课标对于 “能” 的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之,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课标对于 “体会” 的要求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二、教材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呈现了一些关于不等关系的相关知识,学生知道生活大量存在着不等关系的量,了解 “大于”、“小于” 等符号的用法和意义,能比较两数的大小,并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不等式的模型思想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不等式的模型思想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能力基础:经历探索、发现不等关系的过程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整理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建构本章知识联系图,体会知识之间的发展脉络与内在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是:
1.通过梳理本章内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类比的思想方法.
2.通过基础过关题组的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并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
3.通过深度研讨环节,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4.通过实际应用,能够建立不等模型,能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重难点
重点:梳理本章内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并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
难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类比的思想方法,能够建立不等模型,能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评价设计
根据课标要求:评价的主要目的的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环节进行: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本章思维导图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
2.通过 “基础过关”、“当堂检测” 来检验教学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通过深度研讨环节,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思想相互碰撞,思维得到提升;
4.通过自我评价表和组长评价表,对本节课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缺补漏.
七、学习过程
依据 “目标导引教学” 的理念和 “教、学、评一致性” 的原则,具体流程如下: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交流复习 目标1:通过梳理本章内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类比的思想方法. 1.通过小组分享,制作思考评价学生思路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合理; 2.通过提问,检测学生是否能快速的回答这些问题. 1.学生通过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思维导图,并且分享制作思路,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并且再一次画出本章的结构图. 2.教师引导,总结本章的核心数学思想以及做题方法,并提出如下问题(1)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它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2)接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3)举例说明在数轴上如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4)举例说明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本章的知识进行整理,建构本章的知识体系. 通过画本章知识联系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对比分析的能力,学生可以互相进行比较、补充,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二、基础过关、大展身手 目标2:通过基础过关题组的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并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 通过独立完成、教师提问、自我评价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基础过关题组,进一步查漏补缺. 1.给出下面6个式子:①3>0;②x<-2;③4x+3y≠0;④x=3;⑤x-1;⑥x+2≤3. 其中不等式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则a+1>b+1;②若a>b,则a-1>b-1;③若a>b,则-2a<-2b;④若a>b,则may,且(a-3)x<(a-3)y,则a的值可能是( ) A.0 B.3 C.4 D.5 归纳总结:不等式的性质. 4.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 ) ①3x-7>0;②2x+y>3;③2x2-x>2x2-1;④x+1<7.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解不等式. 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6.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总结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以及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7.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0 C.x<2 D.x>2 8.若关于x的不等式mx-1>0(m≠0)的解集是x>1,则直线y=mx-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9.如图,直线y=3x和y=kx+2相交于点P(a,3),则不等式3x>kx+2的解集为 . 总结归纳: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设计意图 要建高楼大夏必须先打好基础,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对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用数轴表示其解集起到了很好的检测目的,然后让学生先独自完成上述各小题的解答,然后教师提问,让学生自己来作评判,找出存在的问题. 对于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教师给予鼓励,使学生对本章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深度研讨、再度提高 目标3:通过深度研讨环节,能够举反三,灵活应用.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讨、小组分享的方式评价学生对较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的不等式的问题解决. 问题四:含参数的不等式相关问题. 10.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做题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与应用,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再次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四、建构模型、实际应用 目标4:通过实际应用,能够建立不等模型,能够用一元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独立思考,同学分享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不等模型,模型建立后,能否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解. 13.小丽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0.5元,橡皮每块0.4元,小丽带了2元钱,可以买几支铅笔几块橡皮? 14.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300元时,超出部分按原价的8折付款;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250元时,超出部分按原价的85折付款,设一顾客预计购物x(x>300)元. (1)分别写出该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y甲(元),y乙(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该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更优惠?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设置,进一步体会不等式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够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五、归纳总结、反馈评价 培养归纳能力,养成反思习惯. 并检测目标1、2、3、4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能否完整清晰地说出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困惑,了解学生理解知识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 通过 “当堂检测” ,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达标情况. 总结归纳 说说本节课又学习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还有什么困惑吗? 当堂检测: 1.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2x-4>5y+1 B.3>-5 C.4x+1>0 D.4y+3< 2.若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B.-5a>-5b C. a-3>b-3 D.4-a>4-b 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其中a、b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A.x>b B.x>a C.b通过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学会提炼和阐述自己的认知,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并通过反馈检测样题,评价知识技能的达成度,确保课堂实效性.在学习指导书的最后附一份个人评价表,对本节课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
1.必做:完成课本61页复习题第2、4、7、9、12题(AB组全做) 2.选做:完成课本63页复习题第13、15题(B组做)
八、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知识结构 多媒体 核心思想: 类比思想 数形结合 数学建模
九、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重点在让每个学生建构本章知识体系. 教师让学生充分思考、练习和交流,同时充分暴露出存在的问题,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2.华罗庚教授说:读书要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 复习重在从厚到薄.每一章的复习要把全章的知识分成块,整理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并加以综合运用,其中采用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习题组等措施复习是有效的,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3.一般复习课的容量比较大,一方面要让充分学生思考和交流,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另方面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主次分明,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4.复习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小结及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有益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