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第13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冲刺提分训练及解析
1.[2021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考前模拟]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肥可为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B.蜣螂是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细菌只可能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D.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解析] 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蜣螂是营腐生生活的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分解者,B错误;细菌也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C错误;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2.[2021湖北襄阳四中模拟] 如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生物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此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
B.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海星和荔枝螺
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成为优势种,进而导致石鳖、石槭数量增加
D.海星和海葵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C
[解析] 图中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包括海星、荔枝螺、海葵,A正确;图中海星和荔枝螺都以藤壶为食,二者有竞争关系,同时海星以荔枝螺为食,所以二者又有捕食关系,B正确;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 ,当海星全部死亡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成为优势种,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海星和海葵都是最高营养级,二者都是通过捕食获得能量,其能量的用途均为自身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D正确。
3.[2021辽宁抚顺六校一模] 在生态系统中,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等于其同化的能量与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B.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值可能大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
C.动物粪便、残落物及遗体中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都属于动物同化的能量
D.经过科学规划设计的人工生态系统,其能量传递效率和利用率都大大提高
B
[解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等于同化的总量,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可能有人工投喂饲料等其他输入,因此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值可能大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B正确;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动物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能量利用率可以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被提高,D错误。
4.[2021山西太原三模] 下列有关防治害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害虫的目的之一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化学防治见效快,但易导致害虫大暴发
C.利用音响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捕食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D.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有害动物降低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D
[解析] 防治害虫的目的之一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A正确;化学防治见效快,但害虫会产生抗药性,易导致害虫大暴发,B正确;利用音响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捕食害虫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有害动物降低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5.[2021江苏南通第三次适应性考试]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能量流动及相关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量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递减的原因是 的消耗
B.图中流入空白方框处的能量不可能再进入捕食食物链
C.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B
[解析] 分析图示, 代表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能量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递减的主要原因是 的消耗,还有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及未被利用的能量,A错误;图中空白处的能量可能是流向分解者或未被利用的能量,不能再进入捕食食物链中,B正确;图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错误。
6.[2021辽宁铁岭二模] 某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生
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 、 、 代表生产者,通常是绿色植物
B.图中 、 之间的信息传递一定是单向的
C.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沿着箭头所示渠道流动
D.图中 这条食物链中, 获得的能量最少
B
[解析] 能量金字塔底层为第一营养级,故图中 、 、 代表生产者,生产者通常是绿色植物,A正确;图中 、 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B错误;图中沿着箭头的所示渠道为食物链和食物网,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能量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图中 这条食物链中, 所代表的是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D正确。
7.[2021辽宁铁岭一模]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封山育林可通过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弱
D.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都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C
[解析]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引起物种入侵,降低物种多样性,反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封山育林减少人类的干扰,保持森林在自给自足的生态模式下发生演替,使生物种类得以保持或增加,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未延长食物链,B错误;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C正确;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其中负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错误。
8.[2021山东菏泽二模] 2020年新年前夕,失控的森林大火烧毁了蓝山地区大片森林。蓝山,因满山的桉树叶在阳光下形成蓝色的挥发性蒸气而得名。但如今,蓝山变成了“黑山”“灰山”,专家估计有超过2万只考拉丧生。考拉因大火成“濒危物种”。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刺鼻的烟味和火光给考拉传递了化学和物理信息,使一部分考拉逃生
B.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进行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的最有效措施
C.考拉形态各种各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D.蓝山国家公园经历山火短期内难以恢复,是由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A
[解析] 刺鼻的烟味给考拉传递了化学信息,火光给考拉传递了物理信息,使一部分考拉逃生,A正确;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山火,该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要进行易地保护,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考拉形态各种各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C错误;蓝山国家公园经历山火短期内难以恢复,是由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D错误。
9.[2021河北邯郸三模]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污水放入大海,此举立即引发多国抗议与国际社会的关注。德国一家研究机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个区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核污水将会影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
B.核污染产生的废水无法彻底净化达标,说明人类海水净化处理技术有限
C.核污水将会使海洋生物产生变异,不食用海产品就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D.核不扩散条约各个国家都应遵守,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C
[解析]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因此核污水将会随着物质循环影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A正确;由于人类对海水净化处理技术有限,因此,核污染产生的废水无法彻底净化达标,B正确;核污水产生的核辐射可能会使海洋生物产生变异,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即使不食用海产品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C错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做到的,各个国家都应遵守核不扩散条约,D正确。
10.[2021湖南长沙雅礼中学二模]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及食性比例进行了调查,图1表示鲤鱼、沼虾和藻类的捕食关系,图2为该池塘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D
A.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鲤鱼从藻类和沼虾中同化的能量中部分通过呼吸散失,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C.若体长为 的鲤鱼群体增加 的能量,理论上最少需要藻类提供 的能量
D.在藻类暴发季节,控制藻类数量的最佳方案是向该池塘适量投放体长为 的鲤鱼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鲤鱼从藻类和沼虾中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通过呼吸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正确;据图2可知,体长为 的鲤鱼群体中植食性比例为 ,肉食性比例为 ,即 的同化量来自藻类, 的同化量来自沼虾,若体长为 的鲤鱼群体增加 的能量,理论上最少需要藻类提供 的能量,C正确;据图2可知,与体长为 的鲤鱼相比,体长大于 小于 时,捕食藻类比例更高,故在藻类暴发季节,向该池塘中投放体长大于 小于 的鲤鱼效果最好,D错误。
11.[2021江西临川一中5月模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不仅形态有区别,生物组成也各有特点,每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的运转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现有一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图中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若图中松毛虫摄入能量为 , 中能量为 , 中能量为 ,杜鹃同化能量为 ,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解析] 图中 为松毛虫的同化量, 表示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故图中 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若松毛虫摄入能量为 , 中能量(同化量)为 , 中能量为 ,杜鹃同化能量为 。则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2) 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________表示(用图中字母写出表达式)。向该生态系统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
生物防治
[解析] 图中 表示粪便量,不属于松毛虫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同理, 为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 ;向该生态系统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3) 该森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此生态系统在破坏后能够恢复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
次生
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 发生在火灾后的土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生态系统在破坏后能够恢复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4) 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马尾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将 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储存起来
[解析] 马尾松是生产者,可以将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将 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储存起来。
12.[2021江西宜春高三模拟] 某草原上老鼠种群密度很高,为保护草原,该地采用了招鹰灭鼠和引蛇控鼠技术进行大规模防治,并取得了阶段性防治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沿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控制鼠害的目的是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
食物链、食物网
抵抗力
[解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控制鼠害的目的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所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
(3) 在鼠害防治之前,该天然草原上的老鼠种群密度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食物资源和栖息空间充裕、气候(环境)适宜、天敌少
[解析] 在鼠害防治之前,该天然草原上食物资源和栖息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天敌少等因素导致老鼠种群密度较高。
(4) 在草原上鼠害防控区设立鹰架或鹰墩,为鹰提供栖息场所,建立的鹰架或鹰墩向鹰传递了_______信息,以达到招鹰灭鼠的目的。蛇通过吐信子来捕获空气中鼠的气味分子来捕捉老鼠,蛇接收了_______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物理
化学
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解析] 建立的鹰架或鹰墩向鹰传递了形状等信息,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分子为化学物质,蛇通过吐信子来捕获空气中鼠的气味分子来捕捉老鼠,蛇接收了化学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
(5)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若鹰的食物由蛇:鼠 调整为 ,能量传递效率按 计算,调整后该草原鹰的数量约是原来的_____倍。(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三、四
1.23
[解析] 根据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可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属于第三、四营养级。解题时可以从鹰出发,当鹰的食物为蛇:鼠 时,鹰获得 能量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当鹰的食物调整为蛇:鼠 时,鹰获得 能量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一定的,设为 ,所以调整后该草原鹰的数量约是原来的 倍。
13.[202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四模]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图甲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过程;图乙是该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几种成分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能量
(1) 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物质的传递形式为_____________。
含碳有机物
[解析] 由图可知,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能量。过程④是含碳有机物沿着食物链从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
(2) 食物链是一种单向的营养关系,若该生态系统存在如下食物链:藻类等植物→小鱼甲→大鱼乙,其中藻类处于第_____营养级。如果藻类等植物固定的总能量是 ,生活污水中给予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 ,则传递给大鱼乙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
一
[解析] 该系统的食物链为藻类等植物→小鱼甲→大鱼乙,其中藻类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 ,传递效率按 计算,大鱼乙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
(3) 图乙的 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其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溶解氧
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 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解析] 图乙中 段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时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溶解氧降低; 段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增多,有利于藻类生长,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4) 全球环境问题除了水资源短缺和海洋污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解析] 全球环境问题除了水资源短缺和海洋污染,还有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生态与环境(强化练)
1.[2021天津实验中学一模]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
C.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跳蝻属于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D.利用数学模型研究“ ”型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属于模型假设
D
[解析]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竹子有高有矮属于个体差异,不属于群落特征,B错误;蝗虫的发育期分为若虫和成虫,其中蝗虫的若虫叫跳蝻,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跳蝻不属于一个种群,种群是指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C错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 ”型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属于模型假设,D正确。
2.[2021广西南宁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十万大山拥有广西境内生长最好的热带季雨林,其内物种繁多,资源丰富。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地生物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的实际个体数目
B.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的遗体为食,所以属于消费者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时,只能标记捕获的雄性鸟
D.热带季雨林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和促进群落内部的稳定
D
[解析] 目测估计法是估算法,不能准确计算个体数目,A错误;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的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B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时,不能只标记捕获的雄性鸟,否则会导致实验误差偏大,C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热带季雨林内物种繁多,资源丰富,该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和促进群落内部的稳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3.[2021广东珠海二模] 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调查了社鼠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 岛环境条件(面积、植被、气候等)相似,没有迁入和迁出,但 岛上社鼠的数量明显多于 岛,而且6~8月发现有野猪捕食迹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人员调查社鼠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社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C. 岛社鼠数量下降更快的原因可能是竞争和捕食
D.4月和6月分别是 岛和 岛的最佳灭鼠时机
D
[解析] 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如社鼠)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社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B正确;据曲线可知, 岛社鼠在6月后数量相对于 岛下降更快的原因可能是竞争和野猪的捕食,C正确;最佳灭鼠时机应当是种群数量相对较少的时期,而4月和6月分别为 岛和 岛社鼠数量最多的时期,故4月和6月不是 岛和 岛的最佳灭鼠时机,D错误。
4.[2021福建龙岩上杭一中最后一卷] 下列对古诗文、谚语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正其行,通其风”的原理是确保通风透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体现了菊花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
D.“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解析] 该诗句描述的是由近及远的景象,所以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通风可以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正行可以增加光照强度,B正确;本句体现出的是菊花的开花时间比其他花迟,没有体现出竞争,C错误;用空隙大的网捕鱼,这样大鱼被捕捞,小鱼可以存活下来,小鱼数量大于大鱼数量,所以鱼类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D正确。
5.[2021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五模]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侵入定居阶段到竞争平衡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并未改变
B.成功定居的先锋植物可能会通过影响环境来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C.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竞争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可以达到相对平衡
D.相对稳定阶段群落内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
A
[解析] 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同时群落的水平结构也会发生改变,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成功定居的先锋植物可能会对群落的环境产生影响,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有利条件,B正确;竞争平衡阶段不同物种间的竞争达到平衡,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相对稳定阶段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C、D正确。
6.[2021河北,13,2分] 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 )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头/叶) 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B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改变,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
7.[2021山东淄博一模]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如图为生态系统部分结构模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输入该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输出该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热能
B.若1~3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则三者间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C.若1~3为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则组分3含有的能量一定最少
D.若2和3分别代表消费者和分解者,则组分1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输入该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输出该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热能,A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在生物组分中往往都是双向传递的,B正确;若1~3为食物链中3个营养级,虽然能量逐级递减,但由图无法判断哪个营养级更高,因此组分3含有的能量不一定最少,C错误;若2和3分别代表消费者和分解者,则组分1代表生产者,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正确。
8.[2021江苏泰州考前练笔] 某同学在分析羊食草的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能量流动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肥中化学能的主要流向是被草吸收、同化、利用
B.流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过程①固定的光能
C.羊所排粪便中的能量应该属于羊同化的能量
D.③中的能量应该来自羊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
[解析] 植物不能利用有机肥中的能量,只有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后,植物才能利用其中的矿质元素,有机肥中的能量主要流向土壤微生物(分解者),A错误;据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①固定的光能和②有机肥中的化学能,B错误;羊所排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即草所同化的能量,C错误;③为羊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部分,其中的能量应该来自羊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正确。
9.[2021百校联盟5月质量监测]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下列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交配信息在同种个体间传递
B.食物信息一定是在不同种个体之间传递
C.变色龙变换的体色只能给其天敌传递信息
D.生物防治中,诱杀害虫只能利用化学信息
A
[解析] 不同种生物间存在生殖隔离,通常情况下,只有同种个体间才能感受异性个体传来的交配信息,A正确;有些生物会摄食同种个体,如鲈鱼的成鱼也可能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B错误;变色龙体色的变换不仅给其天敌传递信息,还向同类传递信息,C错误;生物防治中,诱杀害虫可以利用化学信息,如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也可以利用物理信息,如黑光灯诱捕,D错误。
10.[2021江西临川一中5月模拟] 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鱼塘中的沉水植物、鱼、虾、蟹、有机废弃物等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螺蛳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可以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解析] 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有机废弃物不属于生物群落,A错误;螺蛳属于分解者,B错误;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易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属于同一种群,它们分布在不同水层,不能说明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11.[2021陕西西安中学第二次仿真考试] 北极旅鼠是北极分布最广的食草动物,研究人员发现旅鼠有超强繁殖能力,每隔3~4年,旅鼠数量会剧增,并且通常仅持续一年的时间便开始下降,雪鸮主食旅鼠,情况也是如此,当旅鼠数量增加时,它们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当旅鼠数量降低后,大量的雪鸮由于饥饿,被迫南迁,如此周而复始,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波动。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北极旅鼠的种群密度时,二次捕获时间过短(第二次捕捉选择的地区与第一次相同),这样估算的种群密度往往比实际值_____(填“大”或“小”)。
小
[解析]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 第一次捕获数 第二次捕获数 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二次捕获时间过短,动物不能及时均匀回归到环境中,从而导致重捕标记数偏大,使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小。
(2) 北极的植被呈斑块状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北极的动植物生活状态可以被拍摄成纪录片供人们欣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水平
直接
[解析]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植被呈斑块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北极的动植物生活状态可以被拍摄成纪录片供人们欣赏,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考虑北极旅鼠和雪鸮种群数量变化,并以坐标曲线的形式表示出二者种群数量波动的关系。
[答案]
[解析] 北极旅鼠和雪鸮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种群数量波动的关系曲线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特点。
(4) 周期性变化是物种内动态的、一次次的重复发生,而非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解析]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5) 在研究能量流经雪鸮种群的过程中,发现雪鸮同化的能量比其摄取的能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鸮摄取的食物中有一部分以食物残渣(或粪便)的形式排出
[解析]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雪鸮摄取的食物中有一部分以食物残渣(或粪便)的形式排出,这部分食物残渣(或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其同化,故雪鸮同化的能量比其摄取的能量少。
12.[2021河北唐山二模] 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特征明显,主要观赏动物有鸭、白鹅、黑天鹅、锦鲤等,主要观赏植物有300多种。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湿地公园垂直方向上矮牵牛、丁香、旱柳等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湿地公园中不同的种群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形成群落。
种间关系
[解析] 同一地区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种间关系,同一地区所有种群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群落。
(2) 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 某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某营养级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 。调查发现,湿地公园的能量生长效率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利用效率也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营养级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上一营养级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部分能量暂时未被利用
[解析] 因为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其能量生长效率总小于 。因为每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所以能量利用效率也总小于 。
(3) 调查发现,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近三年的种群数量接近“ ”型增长,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为 ,种群增长率为1.1,则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
[解析] 按照“ ”型增长模型进行计算,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为 ,种群增长率为1.1,则 ,则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 。
(4) 此湿地公园受到轻微污染可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此湿地公园被铜、铬等重金属污染,某科技小组种植能吸收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水生植物,再从植物中回收重金属。此举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既能减少重金属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又能再利用重金属等资源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所以此湿地公园受到轻微污染可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水生植物吸收这些重金属元素,能减少重金属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再从植物中回收重金属,又能再利用重金属等资源。
13.[2021四川凉山州三诊] 原产中美洲的植物——紫茎泽兰具有繁殖力和竞争力强、传播速率快的特性,近年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大肆扩散,严重影响农、林牧业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紫茎泽兰所到之处迅速排挤当地植物,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
下降
次生
[解析] 紫茎泽兰所到之处迅速排挤当地植物,导致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下降,抵抗力稳定性下降,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2) 为了研究紫茎泽兰的有效防治,研究者在入侵区引入不同种类的牧草进行条状种植,三年后,测得紫茎泽兰株数和覆盖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___________法。
牧草的种类
五点取样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牧草的种类,因变量为紫茎泽兰的株数和覆盖度,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② 引入的牧草和紫茎泽兰之间构成_______关系,引入的牧草中不能改变原有群落演替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争
串叶松香草、香根草
[解析] 引入的牧草和紫茎泽兰之间构成竞争关系,分析题图可知,引入串叶松香草、香根草后紫茎泽兰株数及覆盖度均增加,故引入串叶松香草、香根草后不能改变原有群落演替方向。
③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引入的_________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效果最好,为了提高该牧草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效率,你认为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紫茎泽兰替代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
皇竹草
皇竹草的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
[解析]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引入皇竹草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效果最好,为了提高该牧草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效率,还可以探究皇竹草的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种植时间等对紫茎泽兰替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