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13: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后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1669年,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786年,即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饮茶习惯的日趋普遍 B.贫富差距的不断缩小
C.工业革命的影响扩大 D.东西方贸易日益频繁
2.15世纪,欧洲商人将在西班牙漂洗过的羊毛,送到佛罗伦萨加工成细布,随后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出售,然后从东方买来货物,在佛罗伦萨或欧洲其他地方销售,整个过程用时三年或者更长时间。这一过程
A.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B.折射出欧洲对技术的渴求
C.得益于新型远洋航线的开辟 D.反映出西方对东方的依赖
3.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5.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
A.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 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C.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D.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6.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上台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反映出日本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B.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引导
C.积极扩大政府开支
D.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7.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出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B.工业革命开始向英国以外扩展
C.英国失去了欧洲和美洲的市场
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格局变迁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新航路开辟提供了联结通道
B.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
C.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9.16世纪后,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西班牙的里斯本等城市。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传统的东西方商路遭到断绝
B.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新航路开辟使商业中心发生转移
10.西班牙人在1513年抱怨:“今天一磅羊肉的价格在过去能买一整头羊;一磅蜡或油的价格顶得上过去的12磅。”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后果是
A.商业中心发生转移
B.商品种类急剧增长
C.资产阶级获益匪浅
D.各国联系日益紧密
11.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
C.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
12.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13.日本一位白银史专家认为:“在十七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船只,从日本载运出口的白银每年可达150000到187500公斤。...最终还是流到了中国大陆。”此材料反映出
A.自然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日本 D.明朝政府坚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
14.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人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开辟
A.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B.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
C.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 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5.据《冒险企业和帝国》中统计,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公司都有股份的人占比如下表所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商业经营方式的发展 B.企业转属私人资本
C.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 D.金融控制手工工场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二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宋丝路架构的市场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区别。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东亚存在一个以明代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圈。……在明代,朝贡的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成为官方垄断海外贸易的手段。“朝贡与贸易挂钩,非朝贡不得互市。”为了维持官方对贸易的垄断,明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严格控制和限制。明统治者所建立的朝贡贸易体系,直接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地区的贸易交流。
——摘编自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苏联和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61.3%下降至1965年的14.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33.4%,包括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
——摘编自彭波《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历程、成就、贡献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建立的贸易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建国初期至60年代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成因。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 ……。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通商要道。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分别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4)请回答:新航路开辟之时的航海探险家分别是哪四位?都是在哪两个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茶叶在英国市场上流通量的增加促使茶价下跌,使得普通百姓也能够消费得起,而这得益于东西方贸易的频繁,所以D正确;茶叶价格的下跌促使饮茶风俗普遍,A选项因果颠倒,所以A错误;工业革命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所以B错误;工业革命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不会导致“即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的现象,所以C错误。
2.A
【详解】
材料“欧洲商人将在西班牙漂洗过的羊毛,送到佛罗伦萨加工成细布,随后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出售”体现的是15世纪出现了简单的国际分工,A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技术的渴求,B排除;新航路开辟是在16世纪,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3.A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17世纪上半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国家是荷兰,A项正确;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C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是在新航路开辟后(15世纪末16世纪初),D项错误。
4.C
【详解】
题中材料主要表述了从1650年到1750年之间,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得到了普及,从贵族发展到社会各阶级。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茶叶进入到英国市场,茶叶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表现。所以本题选C;A项与饮茶的普及没有必然联系;B项《航海条例》是英国在17世纪中期针对荷兰提出的,是英国殖民扩张的表现,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选C。
5.D
【详解】
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这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是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故选D;材料反映的经营模式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排除A;材料反映的经营模式是重商主义的体现,排除B;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东印度公司不属于垄断组织,排除C。故选D。
6.B
【详解】
根据材料“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知战后日本采用政府计划的方式发展经济,体现了政府在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A项,日本并未推行经济国有化措施,排除。C项,两项计划中均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未体现扩大开支的经济手段,排除。D项,题干两项计划体现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而非市场,排除。
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推进,以美德为代表的欧美各国工业化水平提高,使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在欧洲与美国的商品出口大幅下降,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格局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20世纪初,英国仍为世界经济大国,“失去”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欧美已开始工业化进程,故B项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英国在欧洲和美洲市场下降,但未失去市场,故排除。
8.D
【详解】
注意题干信息“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答案为D项。A项,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排除;B项,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时间不一致,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他们实现初步工业化的时间也不会一致,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C项,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世界市场形成无关,排除;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和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过程的识记。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6世纪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贸易中心和商路发生了转移: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的没落,故答案选D。A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强调殖民扩张与掠夺,排除B;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排除C。
10.C
【详解】
材料中说明的是通货膨胀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摧毁了封建势力,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正确;A和B属于商业革命影响;D是对世界的影响。
11.C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16、17世纪,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不是主要动力,A错误;葡萄牙还是封建君主制国家,没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B错误;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这些城市财富的增加,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排名靠前,主要是英国、葡萄牙、荷兰海外贸易获得巨大财富,C正确;D时间不符,18世纪后期才开始,错误。
考点: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12.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国兴衰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表格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整体把握题干图表中的比重变化。1929—1938年,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西方大国在世界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苏联没有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在世界制造业比重有所上升。但综合来看,美国在世界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仍是最大,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发生在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排除;B项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没有波及苏联,C项错误。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相关概况;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13.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十七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运出的日本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说明当时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B正确;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C题干并未对世界各地白银主要生产国白银的产量进行对比,排除C;题干内容与明朝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无关,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明时期有“隆庆开海”,与之前的海禁政策不同,排除D。
14.D
【详解】
材料中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东亚、东南亚卷人世界市场,推动了早期的经济全球化,D正确;材料时间是新航路开辟后,当时世界贸易中心是大西洋沿岸,排除A;这一时期亚洲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排除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意味着外来商品在中国当时尚未有巨大市场,排除C。
15.A
【详解】
“东印度公司”“东地公司”“利凡特公司”都是殖民贸易公司,这些公司属于股份公司,是商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选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从拥有股份的人的占比情况,不能得出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手工工场的信息,排除D。
【点睛】
16.(1)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联结纽带;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提供了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密切了国际交流,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2)区别:两宋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两宋以政治经济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两宋时期交易以手工制成品和奢侈品为主,近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两宋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详解】
(1)依据材料根据“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交通技术革新、殖民扩张的军事技术进步等角度归纳作答。
(2)根据材料“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落后性与先进性”“区域性与全球性”“友好交往”“破坏性和建设性并存”等方面来分析。
17.(1)特点:以中国为中心;官府控制(垄断);朝贡与贸易密切相连。
(2)变化:贸易重心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成因: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外交关系变动的影响;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市场潜力大,对他国具有吸引力。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东亚存在一个以明代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圈”可知,以中国为中心;根据“为了维持官方对贸易的垄断,明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严格控制和限制”可知,官府控制(或垄断);根据“朝贡与贸易挂钩,非朝贡不得互市”可知,朝贡与贸易密切相连。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33.4%”,“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至60年代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成因:根据材料二中“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外交关系变动的影响,并且中国市场潜力大,对他国具有吸引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还包括,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18.(1)新航路开辟。
(2)对欧洲: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品种类增加,贸易额急剧上升;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3)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人对黄金的需求增加;为了传播天主教会;奥迪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交通要道。条件:造船技术的进步;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指南针的传入;地圆学说的发展。
(4)探险家: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详解】
(1)依据材料“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并结合所学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2)对欧洲: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中国的茶叶”来看,物种交流种类增加;依据材料“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来看,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依据材料“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依据材料“自己来到西半球”“原有的商品如粮食、……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原因:依据材料“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来看,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黄金的需求增加;依据材料“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来看,西方人为了传播其天主教义;依据材料“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通商要道”来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了东西方交通要道。条件: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在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又有着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地圆学说的指导下,麦哲伦等人才能进行新航路的开辟。
(4)探险家: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和哥伦布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依据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可知,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进行新航路的开辟,而哥伦布是在葡萄牙的支持下进行新航路的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