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部落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3.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种植物,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如今,美国50%以上的农产品都来自由印第安人培育的各种作物。以下食品与饮品中,与印第安人无关的是
A.玉米棒 B.土豆条 C.番茄酱 D.乌龙茶
4.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 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5.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6.汉高祖刘邦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同时还规定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愚民弱民政策 B.限制商人政策
C.禁止经商政策 D.反腐倡廉政策
7.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A.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
B.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
C.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D.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
8.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③饲养家畜 ④种植农作物 ⑤有成熟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以食物生产取代食物采集,是一种在规模和意义上堪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耕作技术的区别 D.文化背景的悬殊
10.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
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下图是河南打虎亭东汉墓葬壁画《制作豆腐工艺图》。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其中记载的“小宰羊”即指“豆腐”。由材料可以推断出
A.豆腐的起源不晚于汉代
B.道家炼丹贴近生活
C.制豆腐是主要家庭手工业
D.豆腐制作技术高超
12.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关于洪水的记载,在埃及有《尼罗河颂》,在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说明
A.人类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于大河流域
B.早期文明往往因为洪水泛滥而被毁灭
C.大河与文明的产生及其形态密切相关
D.大河灌溉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
13.《吕氏春秋》继承了周朝的土壤分类思想,集中讨论了中耕法和土时,强调要辩土而耕种,还讲了一整套与土地的性质和种类密不可分的农业生产过程。这表明
A.《吕氏春秋》是当时最先进的农学著作
B.中国农业技术历史悠久
C.当时人们已经有了精耕细作的意识
D.铁犁牛耕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
14.历代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其根本目的是
A.繁荣社会经济
B.巩固封建统治
C.减轻农民的负担
D.增加财政收入
15.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在全国普及 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摘编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
材料二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材料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社会的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因此材料所述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项正确;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A项错误;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B项错误;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国家和文字的产生,国家和文字的产生是具体表现,不是原因,C项错误。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龙茶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因此D符合题意;ABC均与印第安人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饲养家畜,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生活逐渐走向定居,A正确;使用陶器是定居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学会用火,排除C;部落族居是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形成规模,没有先后之分,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我国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说法正确,A选项排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说法正确,B选项排除。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C选项排除。
6.B
【详解】
材料“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均体现了西汉初年对商人的打击和压制,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无关,错误;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
7.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不仅给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尼罗河的泛滥不是埃及文明毁灭的原因;C选项并未具体说明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D选项与材料中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A
【详解】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但他们没有成熟的文字,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所以①②③④正确,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日照和降水等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正确答案为A选项,生活方式、工作技术和文化背景的悬殊等都不是影响农业作物格局的主要原因,其他BCD三项错误。
10.D
【详解】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11.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偶然发明了豆腐,说明西汉时有可能已产生豆腐,东汉古墓壁画《制作豆腐工艺图》说明东汉时已产生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两者相印证说明豆腐的起源不晚于汉代,故A项正确。豆腐发明于道家炼丹既是民间传说,又是偶然所得,不能说明道家炼丹贴近生活,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豆腐生产主体力量,没有体现是主要的家庭手工业,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豆腐制作技术的信息,D项错误。
12.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英雄史诗;《尼罗河颂》是礼赞尼罗河的颂诗;“大禹治水”的传说是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据上分析可知,古代埃、巴比伦和中国的早期文明,得益于处在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经常性的洪水泛滥,带来的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使这几个地区成为古代世界农耕文明极为发达的区域,说明大河与文明的产生及其形态栖息息相关,C正确;人类早期文明主要产生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集中在大河领域,但这并非材料表达的主旨,A错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虽然有经常性的洪水泛滥,但在带来破坏的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进一步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而不是毁灭了早期文明,B错误;“大河灌溉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与材料无关,D错误。
13.C
【详解】
根据材料“中耕法和土时”“辩土而耕种”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关于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土壤分类思想”“辩土而耕种”属于精耕细作。但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农业刚刚开始,所以只能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具备了一定的精耕细作的意识。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不是农学著作,排除;B项,中国农业技术源于原始农业而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刚刚开始的传统农业,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铁犁牛耕相关的信息点,不能得出铁犁牛耕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的结论,排除。
【点睛】
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4.B
【详解】
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其根本目的在于稳定经济,维持社会秩序,从而巩固统治,故选B项;繁荣社会经济、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增加财政收入都是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和扶植小农经济考虑的因素,但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故排除A、C、D项。
15.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且都使用到牛耕,因此可以看出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单凭一幅壁画不能得出“全国普及”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耕种的劳动情景,未能体现家庭生产模式,故C项错误;曲辕犁在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6.(1)原因: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财富分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得男女地位出现变化;氏族内部私有观念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详解】
(1)原因:根据“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原因:根据“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得出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财富分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得男女地位出现变化;根据“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得出氏族内部私有观念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17.(1)差异: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
原因: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
(2)差异:古代西方农牧并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不同: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详解】
(1)差异:根据“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得出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根据“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得出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等方面概括。
(2)差异:根据“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得出古代西方农牧并重;板书“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得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不同:根据“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可得出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而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18.(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大豆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总结推广农业经验;重视农时;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发明创造农业生产工具;投入更多人力等。
【详解】
(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一“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一“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一“《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一“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一“‘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得出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由材料一“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得出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材料一“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材料一“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大豆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可知,《农政全书》代表的是总结农业经验、《十二气历》代表的是重视农时、《坎儿井示意图》代表的是兴修水利、“代田法”代表的是改进技术,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发明工具、投入更多人力等角度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