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13: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后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依次是
A.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一石器锄耕 B.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刃耕火种
C.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青铜时代 D.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2.西汉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这反映出( )
A.官营手工业产品低劣影响生产 B.私营手工业出现带来激烈竞争
C.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合作 D.官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需求
3.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
A.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
C.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 D.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
4.据《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A.食材以肉类为主 B.重视食品安全
C.制裁强行买卖行为 D.实践“以民为本”
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
A.筒车 B.翻车 C.水排 D.提花机
6.下面历史文物通过不同载体反映了历史信息,这些信息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 B.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
C.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D.古代以物换物的贸易方式
7.宋朝陈旉的《农书》涉及对土地进行深耕之方法,按照节气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施肥与薅草、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复种组合与土地的充分利用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刀耕火种 B.粗放经营 C.精耕细作 D.个体生产
8.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延续的时间很不平衡。西亚约在公元前9 000年由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采集、狩猎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磨制石器的使用 D.开始使用火
9.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下列对古代农耕技术演进的表述,符合汉代的是
①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②在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③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④出现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的曲辕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下图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对图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此生活场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图中生活以土地国有制度为前提
C.体现了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
D.反映了古代富足祥和的农家生活
11.下图为明代书中所绘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提花技术,能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花样。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说明古代中国已有机器工业
B.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高超
D.说明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
12.据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记载,东汉政府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57处,其分布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冶铁工业区 山东 河南、江苏、河北 四川 山西、陕西 云南、甘肃 其他
铁官数目 12处 各7处 6处 各5处 各2处 4处
A.手工业技术进一步发展 B.冶铁业分布呈现出均衡性特征
C.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D.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手工业布局
1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14.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表明
A.铁农具制造技术趋向成熟 B.铁农具已经被普遍使用
C.铁农具生产占有重要地位 D.铁犁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15.西周时期出观“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春秋战国时期出观“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表明
A.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
B.小农经济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模式
C.土地制度由国有制演变为地主私有制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二、材料分析题
16.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材料二 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功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7.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邦本的国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劳动分工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生产培育 “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工具技术 牛耕、铁农具、曲辕犁、选种和育秧、测知节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1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私田”……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3)用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距今七八千年前出现了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A
【详解】
桓宽认为盐铁官营制度下,政府铸造的产品器型较大,不合民用,不利于农业生产,即官营手工业产品低劣影响生产,A正确;题干主要针对官营手工业产品的问题,并未提及私营手工业,排除B、C;根据材料可知,官营手工业产品并未迎合市场需求,不便于使用,排除D。
3.A
【详解】
由材料中的“轻便、小型”可知,中国古代的农具比较适合个人或家庭使用,这与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相符,A项正确;B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说法错误。
4.B
【详解】
宋代的法律规定,脯肉有毒使人中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去后患,否则杖打九十。可见宋代重视食品安全,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因此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5.A
【详解】
根据材料的意思可知是灌溉工具筒车,故选A项;翻车是依靠人力,B项错误;水排是冶铁工具,C项错误;提花机是织布工具,D项错误。
6.C
【详解】
“东汉宅院画像砖”中表现的是屋主对饮、奴仆洒扫的生活景象;《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场景;“古埃及墓穴壁画”展现的是古埃及人的社会经济生活场景,由此可见,这些信息的共同主题是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7.C
【详解】
《农书》中对土地耕作,田间管理等方面有较为详细的内容,这是古代农业中精耕细作的特征,C正确;刀耕火种是早期农业的耕作方法,当时并没有深耕技术,排除A;“施肥与与薅草、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复种组合与土地的充分利用”与粗放经营不符,排除B;题干中并未提及个体生产,排除D。
8.C
【详解】
磨制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磨光等加工工艺,使得器物表面更为光滑,器形更为规整。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故均排除。
9.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牛耕技术的发展,汉代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而且这一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B正确;②错在“开始”,曲辕犁出现在唐代,排除A、C、D。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图片是牛耕和女织的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耕织结合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A选项没有对图片信息解读,图片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而不是土地国有制,故B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无法达到“富足”,故D选项错误。
11.C
【详解】
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材料“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花样”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高超,故C项正确。机器工业是机器制造业,是制造机器的工业生产部门。手工提花机仍然是依靠手工劳动,可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标志是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说明手工提花机是官营还是私营,可排除D项;
12.D
【详解】
通过观察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铁官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说明经济发展影响手工业布局,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业技术的发展,A项错误;材料中的数据反映的是冶铁业分布的不均衡而非均衡性,B项错误;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与北方铁官的数量远多于南方地区不符,C项错误。故选D项。
13.D
【详解】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生产,故①内容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逐渐转向铁犁牛耕,故②内容是铁犁牛耕,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
14.C
【详解】
题干中强调了很多铁范用于生产铁农具,这说明铁农具生产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仅凭题干中涉及的铁范,无法得出铁农具制作技术成熟,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当时铁农具使用的范围大小,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铁农具的具体类型,故D项错误。
15.A
【详解】
“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是集体劳作,而“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属于个体农耕,由此说明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地位,排除B;题干中的“五口之家”不能判定为“地主”,而且通过题干无法得出土地制度的变化,排除C;题干未对同时期中西方农耕技术进行比较,排除D。
16.(1)特点:突破了单一的自给自足性质的经营格局;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专业化、区域化趋势;粮食生产纳入市场网络,生产中心发生转移;商品性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影响: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手工业加工工业的增长;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的转型;顺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趋势;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2)问题:传统农业技术条件差,耕作方式落后。
影响:导致农业发展迟缓;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和沉沦。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可知,突破了单一的自给自足性质的经营格局;根据“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等信息可知,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专业化、区域化趋势;根据“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可知,粮食生产纳入市场网络,生产中心发生转移;根据“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苏湖地区)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粮食)”可知,商品性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结构、社会转型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分析可知,明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手工业加工工业的增长,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的转型,顺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趋势,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2)问题:根据材料二中“(播植)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传统农业技术条件差,耕作方式落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传统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当时农业发展迟缓,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和沉沦。
17.(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
(2)小农户个体经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条件,具有脆弱性;重农抑商政策
【详解】
(1)说明:根据材料“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兴修;从生产方式上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
(2)特征:根据材料“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可知,小农户个体经营,男耕女织;根据材料“‘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可知,自给自足;根据材料“牛耕、铁农具、曲辕犁、选种和育秧、测知节气”可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小农受制于自然条件,具有脆弱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8.(1)变化:由井田制(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
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民热衷于耕种私田。
(2)作用:有利于改变鲜卑族落后风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史实: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赞普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
【详解】
(1)变化:根据“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得出由井田制(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原因根据“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得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民热衷于耕种私田。
(2)作用根据“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改变鲜卑族落后风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史实:根据“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赞普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