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现代智能手机通常支持多种解锁方式,如数字解锁、图案解锁、指纹解锁、人脸解锁等,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方式解锁,解锁成功后即可正常使用手机。在图所示的模拟电路中,S1表示数字解锁开关,S2表示图案解锁开关,S3表示指纹解锁开关,灯泡L发光表示手机解锁成功,则下列模拟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2、击剑比赛中,当选手甲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接通,乙方指示灯亮,乙方被判输。图中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荷
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失去了电子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时,正电荷从金属球转移到橡胶棒上
4、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 )
A.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
B.塑料梳子创造了负电荷
C.头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
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
5、下列全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铁、盐水、塑料 B.陶瓷、人体、大地
C.塑料、陶瓷、玻璃 D.金属、人体、盐水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R1、R2串联,应闭合的开关是( )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只闭合S3 D.S1、S2、S3全部闭合
7、如图所示,充电宝甲正在主机内被充电,充电宝乙已被取出、充电宝丙正在为手充电,则此时( )
A.只有甲在输出电能
B.只有乙在输出电能
C.只有丙在输出电能
D.甲、乙、丙都在输出电能
8、下列现象中,不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9、如图所示,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上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 B.木材 C.铜 D.塑料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因为带上______而张开(填“正电荷”或“负电荷”)。
2、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S是定时开关,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在S断开之前在图中___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_______(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3、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______联的,闭合开关,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电流是______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______A,通过灯L2的电流是______A。
4、(1)读出下列各图的示数:
微安表示数______;
电流表示数______;
(2)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物理老师展示了一个有趣的“静电章鱼”实验,用干毛巾分别摩擦丝状塑料绳和塑料管,将绳放在管上方,塑料绳就会像“章鱼”一样散开并悬在空中,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经摩擦后绳和管带上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引起的;
(3)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马路边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灯与灯之间是_____联的;晚上,人从路灯下走过时,路灯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1)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通过R1、R2的电流各是多少安?
(2)当S1、S2都闭合时,灯L的电流为0.3A,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通过R1、R2的电流各是多少安?(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2、10秒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为3库伦,求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3、如图是一个实验用玻璃箱中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时,有时需要L1和L2同时发光,L3不发光;有时需要L2和L3同时发光,L1不发光;
求:(1)只闭合S1,A1表示数为0.36A,则A2表示数为多少?
(2)当L2和L3同时发光,L1不发光时,A1表示数为1.5A,A2表示数0.6A,则A3表示数为多少?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通过L1的电流为0.2A,通过L2的电流为0.1A,通过L3的电流为0.4A,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
(2)电流表A2的示数;
(3)电流表A3的示数。
5、如图所示,是某个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如下图A1和A2两表指针在同一位置。求:
(1)干路电流;
(2)流过电阻R2的电流。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详解】
数字解锁开关S1或图案解锁开关S2或指纹解锁开关S3均可以解锁,说明三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与灯泡、电源组成电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因为甲方指示灯和乙方指示灯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甲、乙指示灯为并联连接;根据题意可知,甲方开关控制乙方指示灯的工作,乙方开关控制甲方指示灯的工作,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A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电子经金属球金属杆到达金属箔片,金属箔片因为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故A正确,B错误;
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C错误;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时,是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橡胶棒上,故D错误。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由题知,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说明梳子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电子,则头发在此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即部分电子从头发转移到梳子上,说明头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题意。
故选A。
5、D
【解析】
【详解】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水溶液,含有杂质的水;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玻璃,塑料,橡胶,陶瓷,油,空气,纯水。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要使R1、R2串联,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由电路图知,电流路径应为:电源正极、R1、S2、R2、电源负极,由此可判断出:开关S1、S3应断开,而开关S2应闭合。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输出电能即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甲在消耗电能,乙既没消耗电能也没输出电能,丙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即输出电能。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C不符合题意;
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碎纸屑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解析】
【详解】
A.两开关并联,无论乘客坐下,还是系上安全带,指示灯都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开关串联,只有乘客坐下,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才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指示灯与S1串联,与S2并联,乘客坐下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并且不会出现电源短路,故C符合题意;
D.指示灯与S1串联,与S2并联,乘客坐下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电路中缺少保护电阻,会出现电源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解析】
【详解】
通常情况下,橡胶、木材、塑料都属于绝缘体,铜是金属,属于导体。
故选C。
二、填空题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负电荷
【详解】
[1]验电器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金属箔会张开,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则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2、a 没有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起爆器中将有电流通过,炸弹会被引爆,为了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应将起爆器与电源断开,故应剪断a处。
[2]由电路图可知,拆除前由于起爆器被短路,故起爆器上没有电流流过。
3、并 0.52 0.68 0.52
【详解】
[1]由电路图知道,开关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电流表A1分为两路,一路经灯泡L1,另一路经电流表A2、灯泡L2,然后又汇合共同流入负极,所以,两灯并联连接。
[2][4]电流表A1测量干路的电流;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A,则干路电流
I=1.2A
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由电路图知道,电流表A2测所选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由指针位置知道,通过灯L2的电流是
I2=0.52A
[3]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
I1=I﹣I2=1.2A﹣0.52A=0.68A
4、80μA 0.34A 同种 排斥 负 得到
【详解】
(1)[1]由图可知,微安表的分度值为5μA,示数为80μA。
[2]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4A。
(2)[3][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干毛巾分别摩擦丝状塑料绳和塑料管,将绳放在管上方,塑料绳就会像“章鱼”一样散开并悬在空中,这是因为经摩擦后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3)[5][6]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说明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
5、并 直线传播
【详解】
[1]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但是如果一盏灯坏掉,不会影响其他路灯,所以各灯是并联的。
[2]人从路灯下走过时,人的身体挡住了路灯发出的光,形成了影子,故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三、计算题
1、(1)0A、0.5A;(2)0.6A、0A
【详解】
解:(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L与R2串联,R1断路,R1的电流为0A。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通过L、R2的电流为
(2)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R2被短路,I2′=0A;灯泡L和R1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已知灯L的电流为0.3A,电流表的示数为0.9A,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1的电流为
答:(1)通过R1、R2的电流各是0A、0.5A。
(2)通过R1、R2的电流各是0.6A、0A。
2、0.3A
【详解】
根据公式Q=It
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
3、(1)0.36A;(2)0.9A
【详解】
解:(1)由图可知,只闭合S1时,L1和L2串联,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当A1表示数为0.36A,则A2表示数为0.36A。
(2)当L2和L3同时发光,L1不发光时,需要S1、S2、S3都闭合,此时L1被短路,所以L2、L3并联;此时A1表测干路上的电流,A2表测L2支路上的电流,A3表测L3支路上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A3表示数为
答:(1)只闭合S1,A1表示数为0.36A,则A2表示数为0.36A;
(2)当L2和L3同时发光,L1不发光时,A1表示数为1.5A,A2表示数0.6A,则A3表示数为0.9A。
4、(1)0.7A;(2)0.5A;(3)0.4A
【详解】
解:(1)(2)(3)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2与L3的电流,电流表A3测流过灯L3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灯L3的电流I3=0.4A,则电流表A3的示数为0.4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IA2=I2+I3=0.1A+0.4A=0.5A
电流表A1的示数为
IA1=I1+I2+I3=0.2A+0.1A+0.4A=0.7A
答:(1)电流表A1的示数为0.7A;
(2)电流表A2的示数0.5A;
(3)电流表A3的示数0.4A。
5、 (1)1.3A;(2)1.04A
【详解】
(1)由电路图知,两灯泡并联, 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A2测量干路电流,所以A2示数大于A1示数,则A1选择0~ 0.6A量程,示数为0.26A;A2选择0~3A量程,示数为1.3A 。
(2)由(1)知,干路电流为1.3A,通过R1的电流为0.26A,则通过R2的电流为
答:(1)干路电流为1.3A 。
(2)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1.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