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之《雨霖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之《雨霖铃》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7 1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婉约词的特点。
2.理解词意,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把握词的意境。
3.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4.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5、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 反复诵读,体会离别相思之苦。
2. 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解读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把握本词缠绵悱恻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flash朗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在所难免的,离别时流泪,离别时伤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关于“离别”的脍炙人口的佳句。在众多离别的作品中,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堪称离别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板书课题)
2、 介绍作者及背景
1、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晚年称柳永。 著有《乐章集》。21世纪教育网
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市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词作流传甚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简介《雨霖铃》词牌及写作背景
当时,词人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的离情别绪。
3、 整体感知
(1) 朗读感知
1、学生试读,教师点评
明确:感情基调低沉。
2、听录音朗读
(1) 提醒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
(2) 放flash朗读。
(2) 默读思考并讨论
1、 哪句可以看作该词的词眼?
(点拨:哪句能表现该词的主题?)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概括词的上下片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片叙写离别时的情景;词的下片设想离别后的相思。
4、 鉴赏分析21世纪教育网
1、 意象意境分析
(1) 鉴赏上片
①生读词的上片。
②提问:上片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要点如下:
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寒蝉 长亭 骤雨(凄凉) 无绪 留恋(难分难舍)21世纪教育网
景语 { 情语{
烟波 暮蔼 楚天(怅惘) 泪眼 凝噎(无限悲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鉴赏下片
①生读词的下片。
②提问:下片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要点如下:
下片:离别后的设想。
良辰好景——虚设(孤独郁闷)[21世纪教育网
景语 { 杨柳 晓风 残月(冷清、孤寂) 情语{
千种风情——无人说(愁思难断)
2、 课堂总结21世纪教育网
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五、情境欣赏,加深审美体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雨霖铃
柳永
叙写离别时的情景(离别难)
伤离别
设想离别后的相思 (思念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