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品解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专题训练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精品解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专题训练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17: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细雨濛濛 B.雪花飞舞
C.桂花飘香 D.树叶飘落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诗词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宋代诗人陆游在《梅花绝句》中写道:“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句中的“香不断”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隙
3、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规律解释的是(  )
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 D.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
4、关于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越大
B.2kg的煤完全燃烧比1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
C.完全燃烧两种燃料,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如果完全燃烧1kg燃料放出的热量是3×105J,则该燃料的热值为3×105J/kg
5、煤炭是一种重要燃料。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A.密度 B.比热容 C.热值 D.硬度
6、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 (kg )﹣1]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200g水的比热容是10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比较大
D.一般情况下,我们把1kg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4.2×107J的热量
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美酒飘香 D.炒菜时放点盐,菜就有咸味
8、如图所示,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水温度高,内能大
B.冰块温度低,内能小
C.铁水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D.冰块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9、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落叶纷飞 B.气体容易被压缩
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所有物体的分子间只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的其热值越大
D.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沙石比热容较小,其升高的温度比水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用燃气灶烧水,测得燃烧0.5m3的天然气,可使100kg的水从20oC升高到70oC。(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oC),天然气的热值为q=7.0×107J/m3)。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燃气灶的效率η为______。
2、 “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判断。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玻璃板在面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断定______。
3、关于热机,汽油在汽缸内燃烧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若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min内汽油机完成______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______次。
4、我们知道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 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 _____。
5、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______(填单位),1kg的酒精温度由20℃升高到21℃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1kg的酒精温度由61℃降低到60℃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h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
(2)热水器5h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3)热水器的效率η;
(4)若改用热效率为30%的煤炉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q=4.2×107J/kg,保留两位小数)
2、2020年1月27日。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安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紧急派出22名医护人员,他们与其他省属医院的白衣战士一起,组成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出征武汉。假设客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资)总质量为5×103kg,在某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客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0km,平均每百公里油耗为20L,所受的平均阻力是客车总重的0.04倍,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的密度为0.75×103kg/m3,g取10N/kg)。求:
(1)客车行驶200km,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客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百分比后保留一位小数)
(3)如果将效率提高百分之一,则同样消耗20L汽油可以比原来多行驶多少km?
3、如图所示是某太阳能热水器,水容量为100L,该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该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一天内接收的太阳能能使装满水的热水器中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一天内装满水的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若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为50%,求一天内有效接收太阳能的时间是多少?
4、如图是小芳家新买的轿车,该车部分参数如下表。求
(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2m2,g=10N/kg)
整车质量 1.8t
最大输出功率 9.2kw
汽油机效率 30%
(2)若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行驶10min,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汽油?(q汽油=4.6×107J/kg)
5、某辆小轿车油箱内装有32kg汽油,司机小李驾车沿高速公路到某地旅游,路程为300km。假设轿车是匀速行驶,且受到的阻力为920N。已知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有30%转化为机械能,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
(1)汽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
(2)汽车在行驶途中需要消耗多少kg汽油?
(3)需要加油吗?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小金同学要“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时,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他设计了下列两个方案,方案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方案二: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你认为_______(选填“方案一”“方案二”或“两方案都”)可行;
(2)小罗同学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的放热能力”,她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图甲中,若在燃料完全燃烧殆尽后,已知液体a吸收的热量和燃料1的质量,计算出了燃料1的热值,这样算出的热值与其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应量取______(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2)实验中,通过______(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______(填“小明”、“小芳”或“都可行”);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4)分析上表数据得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做冷却液,你认为选择______(填“甲”或“乙”)液体较为合理;
(5)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3、迎春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对水和煤油用红外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时应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_(“初温”或“质量”)相同;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红外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_______(“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
(3)根据实验数据,同学们做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 [ ];
(4)本次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A.细雨濛濛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雪花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桂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香味,故C符合题意;
D.树叶飘落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二十里中香不断,香不断说明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花香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香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是因为有花香的“原子”飘到我们鼻子里,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载人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载人飞船受到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以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看到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热值大小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和质量无关,故AB错误;
C.根据Q=mq可知,质量未知,完全燃烧两种燃料,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C错误;
D.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所以完全燃烧1kg燃料放出的热量是3×105J,则该燃料的热值为3×105J/kg,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煤炭是燃料,利用煤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加以利用,故热值来检验煤炭是最科学的方法。
6、C
【详解】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由表中数据知,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水的比热容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同种物质物态相同时的比热容是相同的,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知,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所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
D.一般情况下,水的初温为25℃、水的沸点为100℃,水吸收的热量为
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闻到花香,是香味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灰尘可见,分子的直径为10-10m,是不可见的,故灰尘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释,故B符合题意;
C.美酒飘香,是香味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炒菜时放点盐,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B.物体的内能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和质量有关,温度高的物体,若质量很小,则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若质量较大,则内能不一定小,故AB错误;
C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但温度低的时候,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A.秋天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是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C
【详解】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更小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A正确;
B.所有物体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
C.由Q=mq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故C正确;
D.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则沙石的温度升得更多,故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
1、2.1×107 60%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100kg×(70℃﹣20℃)=2.1×107J
[2]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0.5m3×7.0×107J/m3=3.5×107J
燃气灶的效率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空气分子运动到下方,下方的二氧化碳分子运动到上方,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化学 内 做功 1200 1200
【详解】
[1][2][3]由图可知,进气门、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判断该冲程为做功冲程,该冲程燃料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气缸内气体的内能,然后对外做功,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4][5]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即一分钟飞轮转2400转。因为飞轮转2转,对外做功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以一分钟内飞轮总共对外做功1200次,完成1200个工作循环。
4、斥力 引力
【详解】
[1]固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分子之间斥力和吸引力都增大,但是主要表现为斥力,故固体分子很难压缩。
[2]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斥力和吸引力都减小,但是斥力减小得更快,故主要表现为吸引力。
5、J/(kg·℃) 2.4×103 2.4×103
【详解】
[1]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 J/(kg·℃)。
[2][3]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 J/(kg·℃)是指1kg的酒精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2.4×103J。所以1kg的酒精温度由20摄氏度升高到21摄氏度,吸收的热量是2.4×103J。1kg的酒精温度由61摄氏度降低到60摄氏度,放出的热量是2.4×103J。
三、计算题
1、(1)8.4×106J;(2)2.1×107J;(3)40%;(4)0.67kg
【详解】
解:(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 J/(kg ℃)×100kg×(40℃﹣20℃)=8.4×106J
(2)热水器5h内接收到的太阳能
E=4.2×106J/h×5h=2.1×107J
(3)热水器的效率
(4)由可知,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Q=mq可知,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答:(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
(2)热水器5h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2.1×107J;
(3)热水器的效率40%;
(4)若改用热效率为30%的煤炉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0.67kg的煤。
2、(1)4×108J;(2)29.0%;(3)3.45km
【详解】
解:(1)由题知客车所受的阻力为
f=0.04G=0.04mg=0.04×5×103kg×10N/kg=2000N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客车的牵引力为
F=f=2000N
则客车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2000N×200×103m=4×108J
(2)已知平均每百公里油耗为20L,则200km耗油的体积为
V=2×20L=40L=40dm3=4×10-2m3
耗油的质量为
m=ρV=0.75×103kg/m3×4×10-2m3=30kg
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m=4.6×107J/kg×30kg=1.38×109J
则客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3)已知消耗的汽油体积
V′=20L=20dm3=2×10-2m3
消耗的汽油质量为
m′=ρV′=0.75×103kg/m3×2×10-2m3=15kg
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m′=4.6×107J/kg×15kg=6.9×108J
将效率提高1%后,提高的有用功为
ΔW=Q放′Δη=6.9×108J×1%=6.9×106J
由W=Fs可知比原来多行驶的距离为
答:(1)客车行驶200km,牵引力做了4×108J的功;
(2)客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9.0%;
(3)如果将效率提高百分之一,则同样消耗20L汽油可以比原来多行驶3.45km。
3、(1)100kg;(2)1.68×107J;(3)8h
【详解】
(1)热水器中水的体积
V=100L=100dm3=0.1m3
由可得,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0.1m3=100kg
(2)一天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 ℃)×100kg×(60℃﹣20℃)=1.68×107J
(3)由可得一天内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
E===3.36×107J
一天内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能量
E=2.8×106J/(m2 h)×1.5m2×t=3.36×107J
则一天内有效接收太阳能的时间t=8h。
答:(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100kg。
(2)一天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1.68×107J。
(3)一天内有效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为8h。
4、(1)1.5×105Pa;(2)0.4kg
【详解】
解:(1)轿车质量为
m=1.8t=1.8×103kg
根据重力得计算公式可得,轿车的重力为
因为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压=G=1.8×104N
受力面积,即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S=0.12m2
跟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由
可得,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行驶10min,做的有用功为
根据
可得

Q放=mq
可得,需要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为
答:(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5Pa;
(2)若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行驶10min,需要消耗4kg汽油。
5、(1)2.76×108J;(2)20kg;(3)不需要加油。
【详解】
解:(1)轿车匀速行驶,轿车的牵引力
轿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
(2)燃料燃烧放出的总热量
又,汽车在行驶途中需要消耗汽油的质量
(3)由于20kg<32kg,所以汽车在行驶途中不需要加油。
答:(1)汽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为2.76×108J;
(2)汽车在行驶途中需要消耗20kg汽油;
(3)不需要加油。
四、实验探究
1、甲丙 两方案都 甲乙 偏小
【详解】
(1)[1]小金同学要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时,该实验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应选择相同的热源,相同容器,相同质量不同液体加热,所以应选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2]该实验用加热时间长短表示吸热多少;用温度变化反映吸热能力。质量相同不同物质根据
可知两方案都行。
(2)[3]小罗同学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的放热能力,她应选择不同燃料,加热相同物质所以选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4]图甲中,若在燃料完全燃烧殆尽后,放出的热量部分散失到大气中和容器吸收,部分被液体吸收,所以液体a吸收的热量小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实际操作认为吸收等于完全燃烧放出的,根据
计算出了燃料1的热值,这样算出的热值与其真实值相比偏小。
2、质量 相同 加热时间 都可行 甲 甲 比热容
【详解】
(1)[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时,应量取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更方便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2)[3]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3)[4]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大说明吸热能力弱;也可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出液体的吸热能力。
(4)[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变化小,乙的温度变化大,则甲的吸热能力强。
[6]根据,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甲的吸热能力强,甲的比热容大,故甲做冷却液更好。
(5)[7]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3、质量 水 a 2.1×103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水和煤油密度不同,根据m=ρV,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质量不同),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2]因水的比热容大(即水的吸热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则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
(3)[3]根据小明做出的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升高 ,b用时3min,a用时6min,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
[4]根据转换法,b和a的加热时间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也为1:2,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多少与比热容大小成正比,故煤油的比热容
(4)[5]实验中控制水和的质量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