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2-21 21: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周过关
班级: 组名: 姓名: 日期:2013.01.03
一、选择题
1.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碱基对的增加、减少或改变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大
D.两者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2.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存在抑癌基因(53P基因),它能编码一种抑制肿瘤形成的蛋白质,而某些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AFB)能特异性诱导53P基因中碱基G―→T,从而引发肝癌,由此可见,肝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环境引起的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3.(2011·合肥质检)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2
5.小芳女士很幸运地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但是,医生却告知他们夫妇均属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小芳孕育的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孩子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是(  )
A.1/2和7/16 B.1/2和7/32
C.1/4和9/16 D.1/4和7/16
6.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二、非选择题
7.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用+、-表示)。
(2)21三体综合征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8.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并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看,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四倍体草莓的方法之一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鉴定时一般不宜选用当代草莓的根尖作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时,最好选择处于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
(4)最新研究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上的气孔有明显变化。科研人员取生长在同一位置、大小相近的二倍体和四倍体草莓叶片,观察并统计两种植株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得到下表:
倍性
气孔长度/μm
气孔宽度/μm
气孔密度/个·mm-2
二倍体
22.8
19.4
120.5
四倍体
34.7
29.6
84.3
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比二倍体植株________。联系多倍体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四倍体植株气孔呈现上述特点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