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2.11.0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精选
一、一个思路
化繁为简
例: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以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二、两个原理
1、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
例: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分别是 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1/2 ,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1/2 ,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 1/4 。
2、加法原理:互斥事件有关的事件出现的几率,等于各相关互斥事件的几率的和。
所谓互斥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出现可能有几种形式,但一个事件的发生只能是几种形式的一种,不可能把几种形式都包在一个事件中。即互斥事件的特点是,一种形式的事件出现,其他形式的事件就被排除。
例:肤色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的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 Aa ,aa概率是1/4 ,1/2,1/4 。然而这些基因型都是互斥事件,一个孩子是AA,就不可能同时又是其他。所以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1/4(AA)+1/2(Aa)= 3/4 。
三、三种比例:以A,a,B,b表示
1、子代9:3:3:1,亲代基因型AaBb×AaBb
其中子代表现型四种:
双显9/16,单显6/16(两种),双隐1/16;
子代基因型九种:
纯合4/16(四种),单杂8/16(四种),双杂4/16;
2、子代1:1:1:1,
亲代基因型AaBb×aabb或Aabb×aaBb;
3、子代3:3:1:1,
亲代基因型AaBb×aaBb或AaBb×Aabb;
例1: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1:3:1:3,则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A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四、四种方法
1.棋盘法
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其雌雄配子类型及比率,再根据受精作用机会均等,用表格棋盘绘出后代的组合,然后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统计出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比值。
2.多项式相乘法
将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独立开来考虑,列出后代各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比值。把它们看作独立的“事件”,再用一个数学式子将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比值表达出来。
例:以豌豆中基因型YyRr的自交进行说明:
1)用(1YY+2Yy+1yy)×(1RR+2Rr+1rr)的展开后得F2基因型及比例为: 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
2Yyrr∶1yyRR∶2yyRr∶1yyrr
2)用(3黄色∶1绿色)×(3圆粒∶1皱粒)的展开式表示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9黄色圆粒∶3绿色圆粒∶3黄色皱粒∶1绿色皱粒。各项前面的系数正是F2中相应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值。
3.分枝法
一种概率的计算方法,按先分离后组合的原则,始终盯在一对相对性状上,分析其能产生几种配子,然后按分离规律,一对对写出杂交后代,再按自由组合规律,将不同对基因组合起来。此法比较适合计算后代比例和配子比例。
例:三对基因的杂交组合:AAbbCc×aaBbCc
我们可以将三对基因分别计算,再利用概率的原理推算三对基因杂交的结果:
AA×aa???????????? bb×Bb???????????? Cc×Cc?
4、逐对分析法:
乘法原理与分离定律相结合的一种应用,即把多对性状拆分开,分后按照分离定律分别单独地分析。
五、七种题型
题型一:配子类型及概率
配子种类
配子概率
三、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
题型二:正推型(亲代推子代)
1、根据亲代基因型推知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种类、比例以及概率
2、已知亲代表现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概率
例: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A. ddRR,1/8 B. ddRr,1/16
C. ddRR,1/16 和ddRr,1/8 D. DDRr,1/16 和 DdRR,1/8
例: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四种类型中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 )
A. 3/8 B. 3/8 或5/8 C. 5/8 D. 1/16
3、已知亲代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求子代表现型概率
例: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1∶4∶4∶1,如果这个生物自交,其后代中出现显性纯合子的概率应为 ( )
A. 1/16 B . 1/32 C . 1/64 D. 1/100
4、已知子代中一种表现型的个体数量,求其它表现型的个体数量
例: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在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 )
A. 160 B. 240 C. 320 D. 480
题型三:逆推型(子代推亲代)
1、已知子代表现型,求亲代基因型
例: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15∶15∶25,写出亲本及F1基因型。
2、根据子代的分离比推知亲代的基因型
例:某种动物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题型四: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求解
患病的概率可用交叉相乘法:
患病概率 不患病概率
甲病 m 1-m
乙病 n 1-n
后代两病兼患的概率:mn
后代只患甲病的概率:m(1-n)
后代只患乙病的概率:n(1-m)
后代不患病的概率:(1-m)(1-n)
后代患病的概率:1-(1-m)(1-n)
题型五:特殊条件下的自由组合定律应用
1、基因互作下的特殊分离比
两对独立遗传的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及其表现型比例如下表:
基因互作类型
概念
F2比例
[相当于自由
组合的比例]
测交分离比
显性
上位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用,即当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对基因为显性而第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
12:3:1
[(9:3):3:1]
隐性
上位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起遮盖作用
9:3:4
[9:3:(3:1)]
显性
互补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无论纯合还是杂合),表现为一种性状;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9:(3:3:1)]
抑制
作用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但其本身并不控制任何性状
13:3
[(9:3:1):3]
积加
作用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
9:6:1
[9:(3:3):1]
重叠
作用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或一对基因为显性,另一对为隐性时,表现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
15:1
[(9:3:3):1]
累加
效应
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1∶4∶6∶4∶1
2、 致死作用: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使配子或个体死亡。常见致死基因的类型如下:
(1)隐性致死:指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HsbHsb)。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正常植物的基因型为BB或Bb。
(2)显性致死: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题型六: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杂交育种的题型(培育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1)培育隐性纯合子:选取双亲→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推广种植。
(2)培育双显性纯合子或一隐一显纯合子:①选取双亲→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自交→F3→┈┈→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推广种植。②选取双亲→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测交→F3→选后代性状不分离个体推广种植。
题型七: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常用以下方法验证:
①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相等,说明杂种F1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即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中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说明杂种F1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即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花粉鉴定法: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出现四种表现不同的花粉且比例相等,说明杂种F1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即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