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综合练习题(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综合练习题(含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19: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铁球与细线AB连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铁球静止于墙面。关于铁球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AB拉铁球的力与铁球的重力为二力平衡
B.铁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铁球的重力为二力平衡
C.铁球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铁球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
D.铁球的重力与它对墙壁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
2、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分别推动同一箱子在相同地面上以不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他们的推力(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3、五一假期,小红随爸妈外出旅行,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内竖直向上跳起,她落下来的位置在起跳点的(  )
A.原处 B.前面 C.后面 D.旁边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所受的总阻力为f,人和伞重分别为G人和G伞,它们的关系是(  )
A.G人=f-G伞 B.f+G伞=G人
C.G人+G伞>f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正方体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正方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f,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方体受到的摩擦力
B.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也随之增大
C.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可能随之增大
D.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一定不变
7、A、B是两个相同材料的实心正方体,如图所示,A和B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8、如图所示,是重庆八中宏帆中学趣味运动会的“趣味球”项目,这个项目要求同学们同时用力拉着圆布的边绕,通过有节奏的收、放,让球在布上跳动,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力
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力
D.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
9、小明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玩滑板,当他滑行到一横杆前时(如图所示)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过,然后人又落回到滑板上,忽略空气 阻力,P、Q是滑板的两个端点,则小明落回滑板时的落点与原起跳点位置比较(  )
A.向Q端靠近 B.向P端靠近
C.正好落在原起跳点位 D.无法确定
10、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至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航天员将在核心舱内开始三个月的工作和生活,以下现象可见或可行的是(  )
A.利用跳绳锻炼身体 B.利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嘴中
C.松手的笔会落向核心舱的地面上 D.抛出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______;依据______,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夏天雨后会出现彩虹,这是______现象,(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名称)。
2、有一辆小车重1200 N,受到的牵引力是200 N,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______N。
3、(1)如图1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____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2)如图2所示,三辆汽车停在红绿灯前A、B、C的机动车道上,坐在甲车上的乘客,在车启动后身体突然向左倾斜,是因为甲车原来停在______车道上。
4、运动员踢出足球后,足球还会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足球具有______ 的缘故,但在这个过程中滚动速度会越来越小,这是由于它受到______ 作用的缘故。
5、2020年疫情突降,消毒车活跃在各个城市,它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消毒车作业时,该消毒车 ___________惯性(选填“有”或“无”),消毒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 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骑着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电动车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求:此人骑着电动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是多少?电动车受到的合力是多少?
电动车净重 50kg
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0.01m2
车轮直径 0.42m
轮胎承受最大气压 3×105Pa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阻力 总重力的0.02倍
2、重力大小为20牛的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向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地面的阻力(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物体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3、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m=4.5×103kg,在F=4×103N的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min行驶了1200m,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求:
(1)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
(2)卡车行驶速度的大小;
(3)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4、质量为2吨的汽车,载了5吨的货,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取g=10N/kg,求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5、重力为0.196牛的冰雹从高空竖直下落,受到0.1牛的阻力,求冰雹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1)小华将系于小纸片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钩码,使作用在小纸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______(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当细线两端钩码相同时,小纸片静止不动,说明两个力平衡时的大小相等;
(2)当小纸片静止不动时,小华将小纸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纸片______(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______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实验过程中如果想探究不同体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如何去做______;
(4)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料
C.容易让小纸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纸片容易扭转
(5)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需控制同一小车的目的是使小车对水平面的___________相同;
(2)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
(3)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细线AB拉铁球的力与铁球的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二力不平衡,故A错误;
B.铁球与墙壁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受到摩擦力。故B错误;
C.铁球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铁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为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铁球的重力是铁球与地球之间作用力;它对墙壁的压力是铁球与墙壁之间的作用力,它们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由题知,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相同,又由平衡条件得知:小孩和大人所用的推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推力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红在动车内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
故选A。
4、B
【详解】
A.因为A、B两个物块,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个物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无相对运动趋势,不满足摩檫力的产生条件,所以,A、B之间无摩檫力,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水平向右的摩檫力,因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为5N,故B正确;
C.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B物块受到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B物块,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受力物体是B,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下降时,把伞和人看作一个整体,所受总阻力f竖直向上,所受重力G人和G伞竖直向下。由于整体是匀速直线下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阻力和重力平衡,因此三者关系是
G人+G伞=f

G人=f-G伞
f-G伞=G人
故选A。
6、D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正方体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可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推力F和墙壁对它向右的支持力N,是一对平衡力,即;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G和静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CD.由A解析可知,,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物块的重力G大小还是不变,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还是受到重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大小还是等于重力的大小,则摩擦力f一定不变,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将A、B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A、B的重力,故甲、乙、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已知两个相同材料的实心正方体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运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故三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相同的。因A和B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A和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三种情况下水平推力是相等的,即
F1=F2=F3
故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平衡;但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上运动,球脱离圆布后,布对球就不再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物体加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所以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原来小明在滑板上时小明和滑板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跳起后由于惯性且忽略空气阻力,小明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而滑板由于惯性也会往前运动,但由于滑板受到地面的摩擦速度变慢,小明落下时会靠近滑板的Q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A.航天员将在核心舱内处于失重状态,跳起来由于惯性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利用跳绳锻炼身体不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失重环境中当吸管内充满饮料之后没有压力差使液体压入嘴中,故不能利用习惯吸入嘴中,一般采用挤压水袋的方式喝水,故不B符合题意;
C.在核心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松手的笔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悬浮在空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核心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抛出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按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摩擦力 二力平衡条件 光的色散
【详解】
[1]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重力和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3]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2、200 1200
【详解】
[1]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故车受到的阻力是
f=F=200N
[2]在竖直方向上,小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故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
F支=G=1200N
3、惯性 重力 C
【详解】
(1)[1][2]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但因为这些棋子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故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2)[3]汽车停在红绿灯前面时,乘客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原来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汽车向右转弯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随汽车向右运动,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向左倾倒,说明甲车原来停在右转车道C上。
4、惯性 摩擦阻力
【详解】
[1][2]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但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作用,所以会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5、有 减小
【详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进行消毒作业的消毒车具有惯性。
[2]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消毒车在消毒作业时,消毒车的质量不断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减小。
三、计算题
1、19.6N,0
【详解】
解:(1)人和车的总质量
m=m车+m人=50kg+50kg=100kg
人和车的总重力
G=mg=100kg9.8N/kg=980N
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
F= f=0.02G=0.02×980N=19.6N
(2)因为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的合力为0 。
答:(1)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是19.6N;
(2)电动车受到的合力为0。
2、(1)4N;(2)6N,水平向右
【详解】
解:(1)物体受到地面的阻力大小为物体重力的0.2倍,则阻力大小为
f=0.2G=0.2×20N=4N
(2)物体受到的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阻力方向水平向左,物体受到10牛的水平向右拉力F,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
F合=F-f=10N-4N=6N
合力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即水平向右。
答:(1)物体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4N;
(2)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的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
3、(1)4.5×104N;(2)20m/s;(3)4×103N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m=4.5×103kg,根据可知,卡车连同货物受到的重力
卡车连同货物受到的重力的大小是4.5×104N。
(2)由题意可知,卡车1min行驶了1200m,卡车行驶时间t=1min=60s,行驶的路程s=1200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卡车行驶速度的大小
卡车行驶速度的大小是20m/s。
(3)因为卡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卡车受到阻力
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是4×103N。
答:(1)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为4.5×104N;
(2)卡车行驶速度的大小为20m/s;
(3)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为4×103N。
4、1.4×104N
【详解】
解:质量为2吨的汽车,载了5吨的货,则总重力为
G=mg=( m 1+ m 2)g=(2000kg+5000kg) ×10N/kg=7×104N
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则所受的摩擦力为
f=0.2G=0.2×7×104N=1.4×104N
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到牵引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汽车的牵引力为
F= f=1.4×104N
答:汽车的牵引力为1.4×104N。
5、0.096N,方向是竖直向下
【详解】
解:冰雹的重力为0.196N,方向竖直向下,下落受到0.1N的阻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与阻力的合力为
重力大于阻力,因此方向是竖直向下。
四、实验探究
1、钩码的数量 不考虑 不能 同一直线 用剪刀把小纸片从中间剪断 A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详解】
(1)[1][2]小纸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纸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可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纸片,小纸片的重力很小,可以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
(2)[3][4]小纸片转过一个角度,小纸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5]实验过程中如果想探究不同体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可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两个拉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纸片向两边运动。
(4)[6]小明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和水平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影响。所以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
(5)[7][8][9]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同一 相同 压力 远 小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2][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要相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别是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需控制同一小车的是使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
(2)[4][5][6]当压力相同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阻力的大小。通过小车的运动距离远近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得越远;距离越远说明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3)[7]如果物体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