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学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学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14: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学习目标
简述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简述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的发展
简述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的发展
知识记忆
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苏联:1922年,苏联成立并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资本主义国家:一战后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国、日本则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①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社会主义国家
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改革陷入困境,最终促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工业的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发展中国家
①国家独立后,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②面临挑战: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关贸总协定
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形式的变化
商品贸易与国家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时间:1944年,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核心: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国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其他组织: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时间:20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各国货币对美元固定汇率变为浮动汇率。
影响
①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②金融风险增加,一旦失控,便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机。
③电子金融和网络金融日益普及。
合作探究
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定了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1860年,法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二 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的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政策被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及表现。
【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完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英国的提倡、推动。
(2)变化: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表现:企业国有化;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利用税收、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开支等财政政策调节生产。
【详解】
第(1)问,根据材料“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了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1860年,法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并结合材料时间反映的时代背景分析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1946年开始,英国……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等信息可知,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推行;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材料“英国……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信息逐项分析概括即可。
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经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一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 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 有何影响 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建设社会主义。
(2)表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影响:破坏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加深了各国的政治、社会危机;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3)消极影响: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得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长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阻碍了地方和企业生产积极性;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详解】
第(1)题,“政策”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发展经济,进而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2)题,根据“30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表现”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影响”要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三个方面分析;罗斯福新政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挽救了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第(3)题,考查的是苏联体制的弊端,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总结。
探究三
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终于在1944年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
——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材料二:APEC在区域合作方面取得的部分成果
——据刘晨阳《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与2014年后的APEC进程》整理
材料三: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
——国际在线网(2016年1月14日)
(1)据材料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显著特点。维持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的两大经济支柱是什么?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取得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中国是如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
(3)材料三中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发生了怎样的有益变化?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答案】(1)特点: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成就:资本流通高速增长;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同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加强联系。
(3)变化: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有所提高。中国:积极参与经济规则制定;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推动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
【详解】
(1)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可得出其特点是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经济支柱:题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知识可知,该体系维持运转的两大经济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成就: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的表格可以看出,与1989年相比,2012年直接投资流入额和流出额都有了巨大的增长,故可以得出资本流通高速增长;由1989年的关税税率为16.9%到2013年的5.8%,可以得出平均关税税率的降低促使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中国:题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而且同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加强联系。
(3)变化: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三”回答。由材料三中的“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有所提高。如何参与: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三中的“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可以得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规则制定;由“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可以得出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结合新时期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中国推动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
课堂练习
1.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这些地区
A.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国家独立缺乏群众基础
C.本土语言趋于式微 D.政治精英缺少民族意识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可知,二战后,一些新兴的独立国家、地区的人们仍使用当时殖民宗主国的语言,并热衷于殖民宗主国的艺术,说明这些地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家独立缺乏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前殖民地人民还热衷于宗主国的语言,不能说明本土语言趋于式微,故C项错误;材料与“政治精英缺少民族意识”无关,故D项错误。
2.据调查,1906年,法国有130万个农场雇佣工人不超过5名,45000个农场雇佣人数在6至50名之间。此外,还有250个农场(全部在北部)雇佣工人超过150名。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不高 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C.北方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 D.政府放松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法国的农业生产中,农场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分散,反映出当时法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不高,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20世纪初法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B项错误;北方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与北部农场雇佣工人较多、规模较大不符,C项错误;20世纪初,法国政府对农村经济干预力度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3.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棉田,屠宰了 20多万头大猪和600 多万头小猪,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政府此举
A.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B.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供给
C.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D.有利于缓和劳资间的矛盾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棉田,屠宰了 20多万头大猪和600 多万头小猪,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罗斯福新政的农业举措。为了缓解大危机对农业的破坏,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故C项正确;政府此举保证了农民利益,故A项错误;当时农产品过剩,故B项错误;缓和劳资间的矛盾是工业领域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4.罗斯福在第二次炉边谈话”中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定。”为此,罗斯福政府制定了
A.《全国劳工关系法》 B.《社会保障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紧急银行法案》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罗斯福主张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定企业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调节工业生产,实现公平竞争,克服盲目生产带来的弊病,为此,罗斯福政府制定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故C项正确;《全国劳工关系法》强调的是缓和劳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保障法》主要解决失业、贫困问题,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紧急银行法案》主要是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以利于经济恢复发展,这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5.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道:“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苏联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B
【详解】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因此B正确,ACD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