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习目标
简述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及发展
了解世界各地的建筑材料
知识记忆
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及发展
村落
定义: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出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大量原始村落遗址。
构成: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集镇
出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雏形,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后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中国:中国古代的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两宋时出现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元朝时在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城市
形成: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多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合成为城市。
中国: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①商朝时,宗庙和统治者的宫殿位于城市的中心。
②周朝时,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世界
①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②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③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世界各地的居民
两河流域
建筑材料:没有森林,缺乏木材。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作为建筑材料,建造房屋。
组成:基本上每户建筑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古埃及
材质:大多数建筑用泥和木材建成。
组成: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中国
建筑:南方多巢居,后世发展为干栏式定居。北方多营建穴居,后来形成地上建筑。居民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崇儒的表现:自先秦起,居民设计要遵循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古希腊罗马
材料: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得到普及。
建筑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居民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
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集体住宅。4世纪,罗马居民大部分是复合式公寓。
古代印第安人
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帐篷中。
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合作探究
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型都城,它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街道布局不规则,门朝大街而开的各种形状的房子被街巷连接起来;靠近城门的繁华郊区熙熙攘攘,到处是仓库、酒馆、商铺和娱乐场所。御街两旁分布着各式店铺;州桥的西南是著名的张家油饼铺,上新桥的南边是每日杀猪千头的屠宰场,许多购物的地方都有不少专售衣服、装饰品、珠宝的作坊和店铺,州桥以南地方的夜市因猪肉、野味及其他美味佳肴而闻名。京城常年无休,娱乐场所被称为“瓦子”,其服务范围广,价格高低不一。
——摘编自卜正民《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有两次高峰。万历年间江南地区市镇数量约为226个,到清乾隆嘉庆年间增加到410个,约万户以上的大镇有15个,市镇数量整体上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这其中以盛泽、濮院和南浔人口最多,这三个超级大市镇都是专门的蚕桑市镇。此外还有双林镇和菱湖镇、震泽镇等,都是以丝织产业而闻名的小镇。……随着蚕桑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与蚕桑生产相关的行业中。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摘编自范虹珏、胡浩《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特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城市的商业职能上升;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出现专业的服务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商业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
(2)表现:市镇数量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市镇人口规模扩大;出现了带有行业性特点的市镇(专业化市镇);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原因: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剩余劳动力涌人。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到处是仓库、酒馆、商铺和娱乐场所”“御街两旁分布着各式店铺”可知,城市的商业职能上升;根据“街道布局不规则,门朝大街而开的各种形状的房子被街巷连接起来”“夜市”可知,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根据“娱乐场所被称为‘瓦子’,其服务范围广,价格高低不一”可知,出现专业的服务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根据“州桥的西南是著名的张家油饼铺,上新桥的南边是每日杀猪千头的屠宰场”“许多购物的地方都有不少专售衣服、装饰品、珠宝的作坊和店铺”可知,商业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
(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市镇数量整体上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可知,市镇数量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根据“约万户以上的大镇有15个”可知,市镇人口规模扩大;根据“三个超级大市镇都是专门的蚕桑市镇”可知,出现了带有行业性特点的市镇(专业化市镇);根据“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剩余劳动力涌人。
探究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欧城市数量在1100年至1300年间增加了10倍。城市非常需要劳动力,其以各种方式和封建领主争夺农民,甚至给农奴赎金来吸引他们流入城市,而农奴或佃农因谚语所说“城市空气使人自由”,也乐于改变生活方式。至1300年,西欧的旧庄园制已变为有名无实、苟延残喘的空虚骨架。……城市涌现了新兴市民阶级,在西欧中世纪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结为一体的条件下,这些市民阶级以赎买或武力方式从封建领主那里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建立了有不同程度自自治权的城市共和国或自治市,成立由工商寡头、新贵族控制的独立政府,制定自己的宪章和行政管理制度。
——摘编自姚介厚、李鹏程、杨深《西欧文明》
材料二 唐代至明清,江南地区有很多新城市兴起,在数量上和商业繁荣的程度上渐渐都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的苏州、南京、杭州、松江等城市的繁荣,不仅因为它们是该地区的政治中心,也因为这些城市的手工业(如纺织业等)及其附近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临近运河和长江沿岸的山东临清、济宁,江苏的淮安、杨州,湖北的汉口,江西的九江等地方成为附近货物的集散地……明朝和清朝在淮安、济宁、扬州等地驻扎有总督或巡抚这样的大官,对外贸易港口也派驻有专职的管理机构,如唐宋的市舶司等。
——摘编自郑昌淦《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明清城市的区别。并说明明清城市发展特征形成的原因。
【答案】(1)影响,进一步瓦解了封建建农奴制和庄园制: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君主制过渡(或城市工商业者发展为市民阶级,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对西欧中世纪文明演进有巨大、深远的影响。
(2)区别:西欧:城市经济独立,政治自治:城市市民自由.
明清:城市的行政功能突出,国家操纵城市的经济大权:城市规模大且经济发达原因:明清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城方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
【详解】
(1)影响:根据材料“以各种方式和封建领主争夺农民”“至1300年,西欧的旧庄园制已变为有名无实、苟延残喘的空虚骨架”可知,进一步瓦解了封建建农奴制和庄园制;大量农奴进入城市,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材料“大量农奴进入城市城市涌现了新兴市民阶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民对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君主制过渡(或城市工商业者发展为市民阶级,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起了重要作用;根据材料“这些市民阶级以赎买或武力方式从封建领主那里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建立了有不同程度自自治权的城市共和国或自治市,成立由工商寡头、新贵族控制的独立政府,制定自己的宪章和行政管理制度”可知,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发展对西欧中世纪文明演进有巨大、深远的影响。
(2)区别:根据材料一可知,西欧城市的特点是城市经济独立,政治自治,城市市民自由。明清:根据材料“唐代至明清,江南地区有很多新城市兴起,在数量上和商业繁荣的程度上渐渐都超过了北方”“朝和清朝在淮安、济宁、扬州等地驻扎有总督或巡抚这样的大官,对外贸易港口也派驻有专职的管理机构,如唐宋的市舶司等”可知,明清时期城市的行政功能突出,国家操纵城市的经济大权;根据材料“在数量上和商业繁荣的程度上渐渐都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的苏州、南京、杭州、松江等城市的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规模大且经济发达。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城方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
探究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 谓之河市,五代国(国指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摘编自(解析)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二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封建社会集镇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
【答案】(1)原因: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得出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根据“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得出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根据“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得出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根据“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得出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
课堂练习
1.《墨子》中有“城者,所以自守也”;《博物志.卷八》中“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战”;《吴越春秋》中“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这突出表明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 )
A.突显政治、军事功能 B.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动乱
C.大多建在战略要地 D.缺少经济管理职能
【答案】A
【详解】
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前,城市主要起到防卫和保护臣民的作用,即突显政治和军事功能,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可知,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既可以保卫统治者,也保护臣民,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城市的选址是否在战略要地,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是否缺少经济管理功能,故D项错误。故选A。
2.在《剑桥艺术史》中作者指出,“虽然罗马支配了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但他们在艺术和文化上则服从希腊人的优势……运用于拱门和拱顶中的工程学经验以及使用混凝土的实际经验,使罗马人有可能创造在形状和规模上都是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建筑”。此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继承发展了希腊建筑风格 B.罗马建筑风格与希腊完全不同
C.罗马的建筑大多数都规模宏大 D.希腊的建筑风格借鉴了罗马建筑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他们在艺术和文化上则服从希腊人的优势”和“使罗马人有可能创造在形状和规模上都是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建筑”可知罗马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的建筑风格,故A项正确;“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与材料信息矛盾,故B项错误;罗马建筑是否大多规模宏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罗马的建筑风格借鉴了希腊建筑,故D项错误。
3.“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人营造宫室的原因。其解读准确的是
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 B.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 D.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古人营造宫室即民居的原因是,为了解决居住在山洞中,“润湿伤民”的问题,说明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A项错误;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决定民居建筑的是经济发展,不是村落的兴衰,D项错误。
4.如图为新石器时代德国费德尔湖畔的艾希比尔村落(遗址)复原图,从左至右分别为配置图、外观图、俯瞰图。对该复原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面湖而居适应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B.码头的存在说明商品经济发达
C.房屋布局体现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D.悬山式屋顶适应热带多雨的环境
【答案】A
【详解】
通过观察艾希比尔村落(遗址)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选择接近水源的地方布置村落,从配置、外观等多个角度呈现出面湖而居适应了生产生活的需要,A项正确;远古居民的村落有码头存在不能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B项错误;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布局不能体现严格的等级秩序, C项错误;悬山式屋顶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德国位于温带不是热带,也非多雨环境,D项错误。
5.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城市。这反映了
A.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B.城市不再具备政治、军事职能
C.分封制崩溃的必然结果 D.建筑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详解】
城市从商周时期的“有围墙的农村”,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形成交换的“中心城市”,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A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职能仍然十分重要,A项错误;分封制崩溃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心城市兴起的必要条件,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城市的发展与建筑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