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
简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2.掌握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知识记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出现: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网络
①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用网络。
②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目前已遍布全球。
人工智能: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大力发展只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空间技术
开始: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以后,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航天技术迅猛发展。
发展: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百余种运载火箭,先后发射成功大量航天器,在太空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海洋技术
美国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
①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②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入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
人们的劳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影响了经济增长模式与管理方式。
促使社会阶层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者大幅度减少,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
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网络和智能手机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
自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上超越时空界限,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
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人们思维的变化,航天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方便 了人类交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合作探究
探究一
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变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工业革命各自主要起始国、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及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3.0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变化。
(3)四次工业革命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请各举一例说明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始国:英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现代工厂制;经济全球化:通过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始国: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从加强到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体制的变迁。
(3)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等政治运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积极进行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四次科技革命到来之际,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详解】
(1)实际上是考查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可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国:英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现代工厂制;经济全球化:通过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始国: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从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从加强到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角度来回答变化。
(3)根据所学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一角度概括。其它几次言之有理亦可。
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 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答案】(1)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学科间的综合性加强,大量新兴学科兴起(或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兴起);科技研究的社会化趋势明显。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合作加强.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要大 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详解】
(1)根据材料“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知,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根据材料“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可知,学科间的综合性加强,大量新兴学科兴起;根据材料“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可知,科技研究的社会化趋势明显。
(2)影响,根据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可知,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材料“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可知,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根据材料“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可知,推动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合作加强。说明,根据材料“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科技,科技的发展也是一个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大力发展科技,实行“科教兴国”等策略。
探究三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民间刻书可分为自家刻、家塾刻、坊刻和寺院刻等,自家刻主要由文人、士大夫自己集资刻书,家塾刻是由文人自己办的私塾出资刻的书,虽数量较少,却讲求质量,反映此时刻书风气之盛……坊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刻书商生产的书,主要是民间流行和需要的读物,种类庞杂,数量相当大。
——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简要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科技条件。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牛顿体系”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②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62年,蕾切尔·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主要探讨污染问题,尤其是使用DDT等杀虫剂,对于动植物乃至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
④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
⑤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⑥2006年,瑞典《英里克斯邮报》宣布自明年起停印报纸,改为只在网络上发行。
(3)运用上述材料,提出两个观点,构思历史小论文,完成下表。
【答案】(1)现象:宋代民间刻书盛行。
条件:雕版印刷的普及,印刷技术的提高。
(2)核心:经典力学体系。
影响: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有力地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3)示例:
资料序号 可论证的观点
①⑥ 科学技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⑤ 科学技术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
①②③④⑤⑥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反映此时刻书风气之盛”可知,宋代民间刻书盛行。
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雕版印刷的普及,印刷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民间刻书盛行。
(2)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力学的核心是经典力学体系。
影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根据材料图片的隐喻以及“自然界存在着规律”可知,牛顿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有力地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3)示例:根据“①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⑥2006年,瑞典《英里克斯邮报》宣布自明年起停印报纸,改为只在网络上发行”可以得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根据“1962年,蕾切尔·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主要探讨污染问题,尤其是使用DDT等杀虫剂,对于动植物乃至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和“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可以得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
课堂练习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无关,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表明互联网( )
A.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B.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
C.改变历史研究方式 D.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可知,互联网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故B正确;材料内容是从互联网传播,让更多国家、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没有关于价值观、历史研究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描述,故ACD都与材料主旨无关,都排除。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C
【详解】
据“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来空袭英国的”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推动科技的发展,A排除;B属于夸大科技的作用,排除;D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故选C。
4.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促进中国更加重视科技 B.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
C.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答案】C
【详解】
从建国初规定科技发明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到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反映出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C项正确;1991年美苏冷战已经结束,不是促进当今中国更加重视科技的原因,A项错误;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与国家早在1955年就已制定条例、设立科技发明奖项等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D项错误。
5.如图作为中苏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A.是研究中苏建交的第一手资料 B.真实还原了签约现场的细节
C.用于印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艺术再现了中苏的友好关系
【答案】D
【详解】
据材料“《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可知油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友好结盟的史实,故选D项;依所学,1949年中苏建交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依所学,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存在作画者个人意图与美化的场景,排除B项;依所学,中苏友好关系反映了50年代“一边倒”的外交核心,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