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14: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习目标
简述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简述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发展
知识记忆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剩余产品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先秦时期:商朝出现独立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
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至两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地域性商帮兴盛。
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表现
地区 商业贸易的表现
古埃及 人们在市场上交换产品;国王派商人出国贸易
古希腊 形成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古罗马 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 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商人 在亚、非、欧三洲间从事中介贸易
亚欧贸易通道
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传到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欧洲和中亚等地的珍宝输入中国。
海上贸易: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商船最远可到达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官府设“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明清时期有严格规定,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货币
形钱:中国的商朝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功能: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
借贷
世界: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汇票的雏形。
中国:唐朝时,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明清时期,出现钱铺、庄票等。
契约
世界: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
中国:商周时期,契约出现。汉朝以后,买卖、租佃等财产关系及收养、雇佣等人身关系,都要订立契约。
合作探究
探究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于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内藤湖南(1866~1934年)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夜市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夜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府积极支持夜市的发展。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3)同:都认为宋代中国发生商业革命。
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详解】
(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夜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可知,政府积极支持夜市的发展。
(2)影响:根据材料“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可知,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根据材料“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可知,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3)同:根据材料“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可知,两者都认为宋代中国发生商业革命。区别:根据材料“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可知,内藤湖南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根据材料“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探究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御街南往,过州桥,两边多饮食店;东去东角楼,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东区,有瓦子;东十字大街为“鬼市子”,每夜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摘编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金融经济,在历史上最低限度有三次突然猛进。此即西周至两汉,唐宋之间,明清之际。但无一次其突出使中国经济史改观。明末之巨商,多为盐商,但因食盐由官厅专卖,其能在此间牟利者,多为官僚资本,亦官商不分。商人至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则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明朝的政策,缺乏积极精神,虽严格执行中央集权,却不用这权威去扶助先进的经济部门,而是强迫它与落后的经济看齐。
——摘编自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商业未能“使中国经济史改观”的原因。
【答案】(1)表现:突破市坊界限;打破时间限制;商品种类多,交易数额大;出现娱乐场所。
(2)理由:明清商业与封建官僚联系密切;商人间关系浓厚,往往导致效能低下;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详解】
(1)表现:根据材料“ 由御街南往,过州桥,两边多饮食店”可知,突破市坊界限;根据材料“东十字大街为‘鬼市子’,每夜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可知,打破时间限制;根据材料“东去东角楼,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可知,商品种类多,交易数额大;根据材料“东区,有瓦子”可知,出现娱乐场所。
(2)理由:根据材料“明末之巨商,多为盐商,但因食盐由官厅专卖,其能在此间牟利者,多为官僚资本,亦官商不分”可知,明清商业与封建官僚联系密切;根据材料“商人至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则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可知,商人间关系浓厚,往往导致效能低下;根据材料“明朝的政策,缺乏积极精神,虽严格执行中央集权,却不用这权威去扶助先进的经济部门,而是强迫它与落后的经济看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探究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明朝末年,有记载的英国最早来华的商人,通过一位懂得中葡语言的通事(注:翻译人员),与中国人打交道。清朝前期,朝廷实施了特色的对外政策,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窗口。在对华贸易中,英国的对华贸易需求旺盛,欧洲其他国家风尘莫及。双方的语言交流逐渐成为热门话题。18世纪上半叶,广州英语开始“稳步而迅速地取代澳门葡语而成为中外贸易不可替代的国际通用语”。从l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广州英语在中国南方口岸发挥着贸易通用语的主导作用。以汉字注音的广州英语词汇读奉和手册商务英语教材纷纷出现。如《红毛买卖通用鬼话》《通商指南》、《华英贸易字汇》等。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分析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东地区“外语”变化与原因。
【答案】(1)作用: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2)变化:外语有澳门葡萄牙语变为广州英语;英文词典和商务教材的出现。
原因: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一口通商;英国取代其它国家成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最重要国家。
【详解】
(1)作用:根据材料“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可知,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根据材料“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可知,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可知,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根据材料“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可知,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2)变化:根据材料“18世纪上半叶,广州英语开始‘稳步而迅速地取代澳门葡语而成为中外贸易不可替代的国际通用语’”可知,外语有澳门葡萄牙语变为广州英语;根据材料“以汉字注音的广州英语词汇读奉和手册商务英语教材纷纷出现。如《红毛买卖通用鬼话》《通商指南》、《华英贸易字汇》等”可知,英文词典和商务教材的出现。原因:根据材料“清朝前期,朝廷实施了特色的对外政策,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窗口”可知,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一口通商;根据材料“在对华贸易中,英国的对华贸易需求旺盛,欧洲其他国家风尘莫及。双方的语言交流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可知,英国取代其它国家成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最重要国家。
课堂练习
1.“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绸大量运销于西方,在罗马成为贵族富人们普遍使用的衣服和帘幕材料。此外,中国的铁器、漆器等也输入西方。罗马帝国玻璃器皿、毛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通过这条路而输入中国。这反映了“丝绸之路”
A.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建立
C.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影响了罗马下层民众的生活
【答案】A
【详解】
材料“罗马帝国玻璃器皿、毛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通过这条路而输入中国”体现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与罗马帝国的建立无关,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后产生的,排除C项;材料与影响罗马下层民众的生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唐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级大小官吏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之后,官府在维护正常交易秩序的过程中,还利用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行会等来协助官府执行相关政策。这一改变
A.适应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B.使商业组织成为市场管理主体
C.表明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弱化 D.体现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经济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还利用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行会等来协助官府执行相关政策”,可知,唐朝政府在维持市场交易秩序的过程中利用了民间力量,这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使商业组织成为市场管理主体”,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弱化,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维持市场交易秩序的方法,没有体现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故D项错误。
3.明清时期,江南人家有田十亩,必延请塾师培养子弟应举入仕;商人、高利贷者也热衷于培养后代在科场博取功名,还不惜血本捐官买爵。这反映了当时
A.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B.传统抑商政策已经被废弃
C.官商一体成为趋势 D.社会群体依附于政治权力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富裕人家、商人和高利贷者都热衷于培养后代做官,他们虽然有钱但无权,希望借助培养后代做官来掌握政治权力,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群体依附于政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社会群体热衷官场,其中有不惜血本捐官买爵的现象,但不能说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故A项错误;“传统抑商政策已经被废弃”说法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商一体成为趋势,故C项错误。
4.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促成这种转变的因素主要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明朝对外政策开明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丝绸之路的1.0时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自郑和下西洋,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并开启了丝绸之路2.0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由以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主要是因为经济中心南移,故A项正确;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郑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的体现,所以“明朝对外政策开明”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航海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所以C、D两项均不是材料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D两项。
5.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富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经济交流 B.“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
C.农耕文化受到游牧文化剧烈冲击 D.草原地区是最早形成茶马互市的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主要是指北方草原地区用其盛产的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富产品与中原的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进行交换,以解决生活所需,这可以用来说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经济交流,故A项正确;“皮毛路”和“茶马路”都是指草原丝绸之路,不能说相互辉映,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农耕文化受到游牧文化剧烈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草原地区是最早形成茶马互市的”,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