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41张)-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3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41张)-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16:2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3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目标
①掌握动能的表达式和单位,知道动能是标量;
②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理解
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③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①掌握动能的表达式和单位,知道动能是标量;
②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理解
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回顾
1、重力做功的表达式,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3、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先确定什么?
4、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关系?
5、弹力弹性力势能的表达式?
新课讲授
问题与探究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初中我们已经定性的学习了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比如说子弹在弹筒内推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加,显然动能的增加跟推力做功有关系。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动能和力做功有关吗?
大量实例说明,物体动能的变化和力对物体做的功密切相关。我们先研究力的做功吧!
一、动能的表达式
情景分析:
质量为m的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在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未知)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未知),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恒力做功是多少?
恒力F做功:
牛顿第二定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表达式:
推导过程:
由恒力F做功的表达式 可以看出恒力做功与初末位置的 有关。而 与我们学习过的动能特征一致。因此我们把 叫做物体的动能,常用Ek表示。
(1)定义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常用Ek表示!
(2)表达式
(3)单位
动能和其他能一样,单位都是焦耳,符号为J。
(4)动能的性质
①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可能是负值
②瞬时性:动能是状态量,对应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
③相对性:由于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也有关。一般情况下,都选地面为参考系。
1.(多选)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像重力势能一样有正负
C.质量一定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
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AC
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与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C
二、动能定理
这个关系表明,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作动能定理。
思考1:
如果物体在运动中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那么动能定理中力对物体做的功W代表什么含义?
此时的W表示合力做的功。
因此:
动能定理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思考2:
动能定理是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时得到的结论。那么当物体受变力作用,或者做曲线运动时,动能定理是否成立?
成立
思路:微分法。我们可以整个过程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物体都可以看做是受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我们把每一小段力的做功加起来,就能得到动能定理。
若物体受变力作用,或做曲线运动时,解析过程如下:
……
……
动能定理的理解
①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②两者关系: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少。
③研究对象:一般用于单个物体。
④研究过程:可以针对整个运动过程,也可以分成几段进行。
⑤参考系:动能定理计算式中的物理量,应该是在同一参考系之下,一般我们都选地面。
1、质量m=6×103 kg的客机,从静止开始沿平直的跑道匀加速滑行,当滑行距离l=7.2×102 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 m/s.求: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是多少?
(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3)若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3.0×103 N,牵引力与第(2)问中求得的值相等,则要达到上述起飞速度,飞机的滑行距离应为多大?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是多少?
(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代入数值得Ek=1.08×107 J.
解析 设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F,由题意知合外力为F,
由动能定理得Fl=Ek-0,代入数值得F=1.5×104 N.
(3)若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3.0×103 N,牵引力与第(2)问中求得的值相等,则要达到上述起飞速度,飞机的滑行距离应为多大?
解析 设飞机的滑行距离为l′,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f,飞机受到的合力为F-Ff.
由动能定理得(F-Ff)l′=Ek-0
解得l′=9×102 m.
2、在距水平地面高12 m处,以12 m/s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为0.5 kg的小球,其落地时速度大小为18 m/s,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g取10 m/s2)
解析 对小球自抛出至落地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多选)(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月考)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粗糙山坡底部的A处由静止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并获得速度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
ABD
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②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及其正负,求出总功。
③确定初末位置的动能。
④列动能定理表达式。
1、一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0时,其动能为Ek,当它的动能为2Ek时,其速度大小为
课堂练习
C
2、(多选)一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速度的大小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Δv=0 B.Δv=12 m/s
C.W=0 D.W=10.8 J
课堂练习
BC
3、(多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着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1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课堂练习
BC
4、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6 m/s的初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仍为6 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滑块所做的功是
A.0 B.9 J
C.18 J D.无法确定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5、人骑自行车下坡,坡长l=500 m,坡高h=8 m,人和车总质量为100 kg,下坡时初速度为4 m/s,人不踏车的情况下,到达坡底时车速为10 m/s,g取10 m/s2,则下坡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为
A.-400 J B.-3 800 J
C.-50 000 J D.-4 200 J
B
6、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动能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一样大
D
课堂练习
7、如图2,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A
课堂练习
8、将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抛出过程中阻力大小恒为重力大小的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课堂练习
恒力+直线运动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析 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对物体上抛又落回抛出点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9、如图4所示,物体在距斜面底端5 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上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面,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斜面倾角为37°,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in 37°=0.6,cos 37°=0.8)
恒力+直线运动
解析 对物体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分别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方法一 分过程列方程:设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物体下滑阶段
FN1=mgcos 37°,故Ff1=μFN1=μmgcos 37°
由动能定理得:
设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l2,摩擦力Ff2=μFN2=μmg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l2=3.5 m.
方法二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列方程:
mgl1sin 37°-μmgcos 37°·l1-μmgl2=0
解得:l2=3.5 m.
10、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由 光滑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 m距离后停止.已知圆弧底端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圆弧轨道半径R=0.8 m,取g=10 m/s2,求:
(1)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体沿水平面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恒力+曲线运动
(1)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所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 N.
(3)物体沿水平面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所以物体沿水平面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80 J.
课堂小结
1、动能的表达式、单位和矢量性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4、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练习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