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数学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数学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6:13:03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卷
一、单选题
1.下面的选项中,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的是(  )。
A.某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
B.记录本月蔬菜价格的变化情况
C.统计一名运动员一次测试中各项的成绩
D.各个环保小组搜集废电池情况
【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A项中,适合选用条行统计图;
B项中,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C项中,适合选用条行统计图;
D项中,适合选用条行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作答即可。
2.(2021六上·乐昌期末)某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又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餐厅吃饭。下面图(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A.
B.
C.
【答案】B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下面第二个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线段的高度来判断;先在三楼,又回到二楼,又到四楼,又回到三楼,下课直接到一楼,图二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3.(2021六上·南郑期末)要反映一个星期七天中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答案】A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星期七天中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分析】三种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看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4.下图是丁小乐同学第二学期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统计图。
(1)这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第(  )次的成绩最低。
A.一 B.二 C.三 D.四
(2)第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比第二次高(  )分。
A.15 B.20 C.25 D.30
(3)这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分。
A.84 B.85 C.88 D.90
(4)丁小乐第二学期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有升有降 D.没有变化
【答案】(1)A
(2)A
(3)A
(4)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这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第一次的成绩最低,即选A。
(2)100-85=15(分)
所以第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比第二次高15分,即选A。
(3)平均分=(70+85+75+90+100)÷5
=420÷5
=84(分)
即选A;
(4)观察图形可得丁小乐第二学期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有升有降,即选C。
故答案为:(1)A;(2)A;(3)A;(4)C。
【分析】(1)求成绩最低是哪一次,则是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出最低点;
(2)在折线统计图中找出第五次和第二次操作技能竞赛的成绩,再进行相减即可得出答案;
(3)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的平均成绩=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的乘积之和÷5,计算即可;
(4)根据折线上升表示成绩提高,折线下降表示成绩降低进行解答。
5.(2021五下·临沭期末)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C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的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2020五下·顺德期末)如图是甲、乙两个城市今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城市的有(  )个月。
A.2 B.3 C.4 D.5
【答案】A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如图是甲、乙两个城市今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城市的有2个月。
故答案为:A。
【分析】直接看图解答即可。
7.(2020·宝应)六(3)班同学1~6年级时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如表。
选用( )统计图最合适。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百分比 80% 75% 67.5% 55% 45% 30%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以上都可以
【答案】C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选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纵使表格是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但是它们加起来的和大于100%以及主要是看每个年级百分比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合适。
8.(2020六上·中原期末)在一个郊外的滑雪场,哥哥、弟弟两个人进行120米的滑雪比赛,哥哥让弟弟先滑10秒,如图是两人滑雪比赛情况:
(1)哥哥滑(  )了米赶上弟弟.
A.30 B.60 C.120
(2)弟弟在40秒时滑了(  )米.
A.20 B.40 C.80
【答案】(1)B
(2)C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通过观察可以看出(1)哥哥滑了60米赶上弟弟;(2)弟弟在40秒时滑了80米。
故答案为:(1)B;(2)C。
【分析】通过观察(1)在60米的地方,哥哥和弟弟滑雪的米数重合在了一起,说明哥哥滑了60米赶上弟弟;(2)在横轴时间40秒的地方,弟弟刚好滑了80米。
9.李林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李林比小强先出发,他们所行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行了20千米
B.李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相遇后,李林的速度比小强慢
【答案】A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 【分析】李林从学校出发骑行0.5小时后停留0.5小时,然后又骑行1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总共用了2小时;小强在李林骑行0.5小时后出发,没有停留,骑行2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比李林晚到0.5小时。二人都是用2小时走了20千米。
二、判断题
10.为了统计商场去年各月凉鞋的销售数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为了统计商场去年各月凉鞋的销售数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作答即可。
11.(2021五下·宽城期末)折线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作答即可。
12.条形统计图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判断对错:
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
【答案】正确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7-15=12(万)
14.判断对错。
我们常用折线统计图反映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反应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即可.
15.判断对错.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的情况.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每个点的数据表示数量,折线的走势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情况,由此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16.(2021四下·龙华期末)深圳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需要对全市人民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负责记录数据的志愿者想要更直观地表示一周来接受采样人数的多少,应绘制   统计图;想要更好地表示这一周接受采样人数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统计图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变化的情况。
【答案】条形;折线;折线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负责记录数据的志愿者想要更直观地表示一周来接受采样人数的多少,应绘制条形统计图;想要更好地表示这一周接受采样人数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变化的情况。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
17.下图是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图中的实线表示这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虚线表示这天的平均气温。
(1)气象小组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天   时气温最高,是   ℃。
(3)这一天平均气温是   ℃,   时至   时之间的气温不低于平均气温。
【答案】(1)4
(2)14;25
(3)17;10;22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把统计图的横轴的数据作差,就是每隔的时间;
(2)比较这一天的温度,然后找出最高的温度即可;
(3)虚线的数据表示这天的平均气温,然后根据图中的数据作答即可。
18.(2020五下·西安期末)下图是某校2013~2019年学生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该校男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   。预计2020年女生患齲齿的情况会   。(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下降;下降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该校男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下降;预计2020年女生患齲齿的情况会下降。
故答案为:下降;下降。
【分析】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从2013年~2019年无论男、女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下降的。
19.(2019·陆丰)如图是六年级两个班同学8~12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统计图,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   人.
【答案】13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8+10+12+15+20)÷5
=65÷5
=13(人)
故答案为:13。
【分析】8~12月份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之和÷月份数=平均每月参加实践活动的人数。
20.(2019六下·武侯开学考)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   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   ,在乙地停留了   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   km/时.
【答案】60;9:00;1;140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60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9:00,在乙地停留了1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140km/时。
故答案为:60;9:00;1;140.
【分析】认真观察统计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3个格,即可得出行了多少千米;找到最先到达的顶点看看对应的时间即可知道到达乙地的时间;在图中找出水平线经理的时间即可知道停留时间;从乙地返回时是平直的线,看出从10时到11时行驶了140千米,即可解答。
21.下面是一辆旅游车往返于动物园和旅行社的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图。
(1)旅游车经过   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   小时。
(2)在   这个时间段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答案】(1)4;4
(2)6时~7时
(3)62.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10-6=4(小时),14-10=4(小时),旅游车经过4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4小时;
(2)在6时~7时这段时间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250÷4=62.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1)4;4;(2)6时~7时;(3)62.5。
【分析】(1)旅游车6时出发,10时到达;从到达时到14时都是参观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中时间和路程判断哪个时间段的速度最快;
(3)前4小时共行了250千米,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22.(2018六下·深圳期末)笑笑从家去相距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书,经过情况如下图。回来时的速度是   千米/时。
【答案】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5÷(3.5-2.5)
=5÷1
=5(千米/时)
故答案为:5.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笑笑从家到图书馆借书,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5小时,到了图书馆后,在图书馆停留了1小时,2.5小时后从图书馆开始返回,3.5小时后到达家,用减法先求出回来时用的时间,然后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3.(2016·玉溪模拟)图是2011年永发水泥厂全年产量统计图
①这是   统计图.
②产量最高的是第   季度.
③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    %,
④平均每月的产量是   万吨.
【答案】折线;三;50;75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折线统计图.②产量最高的是第三季度.③(300﹣200)÷200
=100÷200
=50%
答: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50%.
④(150+200+300+250)÷12
=900÷12
=75(万吨)
答:平均每月的产量是75万吨.故答案为:①折线;②三;③50;④75.
【分析】①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这是折线统计图.②根据折线统计图可得产值最高的是第三季度.③用第三季度的产量减第二季度的产量,再除以第二季度的产量即可.④首先求出四个季度的总产值,然后除以12即可.
24.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还能表示   .
【答案】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 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灵活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
【答案】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折线统计图。
【分析】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解答。
四、作图题
26.(2021五下·城区期末)分析图表,按要求解决问题:
A、B两市2015年—2019年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统计表
(单位:吨/日)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A市 300 250 250 400 425
B市 250 300 350 375 450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分析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于两条)
【答案】(1)
(2)解:B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上升趋势;
A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后连接成线,最后标上数据;
(2)从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B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上升趋势;A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五、解答题
27.(2021·红塔)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单独打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打开B管,两管共同进水,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表示进水情况。
(1)   分钟后A、B两管同时进水,这时水深   厘米。
(2)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多少毫升?
【答案】(1)15;20
(2)解:50×40×(60-20)÷10
=2000×40÷10
=8000(毫升)
答:每分钟进水8000毫升。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看图可知,15分钟后A、B两管同时进水,这时水深20厘米。
故答案为:(1)15;20。
【分析】(1)单开A管进水速度慢,两个管子同时开进水速度快,因此是从15分钟后两管同时进水的。此时对应的水深是20厘米;
(2)两管同时打开共进水高度为(60-20)厘米,用水箱的底面积乘(60-20)即可求出进水的体积,两管同时打开的时间是10分钟,用进水量除以进水时间即可求出每分钟进水的体积。
28.(2021五下·建邺期末)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各月的平均降水量如下表。
7 8 9 10 11 12
甲 160 140 80 60 30 20
乙 180 180 160 110 60 4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从图上看,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   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大,其中甲市的降水量是乙市的    。
【答案】(1)解:
(2)9;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从图上看,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9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80÷160=。
故答案为:(2)9;。
【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然后连接成线;
(2) 从图上看,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9月份降水量的折线相差最远,则说明9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大;甲市的降水量是乙市的分率=9月份甲市的降水量÷9月份乙市的降水量。
29.(2021五下·牡丹期末)下面是马刚2013~2017年收到的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数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的数量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2)哪一年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的数量相差最多?相差多少封?
(3)电子贺卡哪段时间增长得最快
【答案】(1)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普通贺卡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电子贺卡呈上升趋势
(2)解:2013年两种贺卡的数量相差最多,相差37封。
(3)解:2014年到2015年增长最快。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普通贺卡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电子贺卡呈上升趋势;
(2)40-3=37(封)
答:2013年两种贺卡的数量相差最多,相差37封。
(3)2014年到2015年增长最快。
【分析】(1)统计图中有两条不同的折线,所以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普通贺卡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电子贺卡呈上升趋势;
(2)观察统计图,2013年两种贺卡的折线相差最远,相差的封数=2013年普通贺卡的封数-2013年电子贺卡的封数;
(3)观察统计图,2014年到2015年电子贺卡的折线最陡,则说明增长最快。
30.(2021五下·牡丹期末)下面是某市2014年4月份~10月份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记录。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最高气温 18 17 12 18 26 25 24
最低气温 9 7 8 5 9 15 17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这一周中,哪夭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3)4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最高气温的几分之几?
【答案】(1)解:
(2)解:4月8日的温差最大,4月6日的温差最小。
(3)解:8÷12=
答:4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最高气温的 。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4月8日的温差最大,4月6日的温差最小。
【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连接成线,并且标上数据;
(2)4月8日这一天两条折线相差最远,则说明的温差最大;4月6日这一天两条折线最近,则说明的的温差最小;
(3)4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最高气温的分率=4月6日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
1 / 1人教版数学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卷
一、单选题
1.下面的选项中,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的是(  )。
A.某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
B.记录本月蔬菜价格的变化情况
C.统计一名运动员一次测试中各项的成绩
D.各个环保小组搜集废电池情况
2.(2021六上·乐昌期末)某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又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餐厅吃饭。下面图(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A.
B.
C.
3.(2021六上·南郑期末)要反映一个星期七天中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4.下图是丁小乐同学第二学期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统计图。
(1)这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第(  )次的成绩最低。
A.一 B.二 C.三 D.四
(2)第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比第二次高(  )分。
A.15 B.20 C.25 D.30
(3)这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分。
A.84 B.85 C.88 D.90
(4)丁小乐第二学期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有升有降 D.没有变化
5.(2021五下·临沭期末)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6.(2020五下·顺德期末)如图是甲、乙两个城市今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城市的有(  )个月。
A.2 B.3 C.4 D.5
7.(2020·宝应)六(3)班同学1~6年级时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如表。
选用( )统计图最合适。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百分比 80% 75% 67.5% 55% 45% 30%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以上都可以
8.(2020六上·中原期末)在一个郊外的滑雪场,哥哥、弟弟两个人进行120米的滑雪比赛,哥哥让弟弟先滑10秒,如图是两人滑雪比赛情况:
(1)哥哥滑(  )了米赶上弟弟.
A.30 B.60 C.120
(2)弟弟在40秒时滑了(  )米.
A.20 B.40 C.80
9.李林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李林比小强先出发,他们所行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行了20千米
B.李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相遇后,李林的速度比小强慢
二、判断题
10.为了统计商场去年各月凉鞋的销售数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11.(2021五下·宽城期末)折线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
12.条形统计图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判断对错:
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
14.判断对错。
我们常用折线统计图反映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
15.判断对错.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填空题
16.(2021四下·龙华期末)深圳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需要对全市人民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负责记录数据的志愿者想要更直观地表示一周来接受采样人数的多少,应绘制   统计图;想要更好地表示这一周接受采样人数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统计图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变化的情况。
17.下图是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图中的实线表示这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虚线表示这天的平均气温。
(1)气象小组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天   时气温最高,是   ℃。
(3)这一天平均气温是   ℃,   时至   时之间的气温不低于平均气温。
18.(2020五下·西安期末)下图是某校2013~2019年学生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该校男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   。预计2020年女生患齲齿的情况会   。(填“上升”或“下降”)
19.(2019·陆丰)如图是六年级两个班同学8~12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统计图,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   人.
20.(2019六下·武侯开学考)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   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   ,在乙地停留了   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   km/时.
21.下面是一辆旅游车往返于动物园和旅行社的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图。
(1)旅游车经过   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   小时。
(2)在   这个时间段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22.(2018六下·深圳期末)笑笑从家去相距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书,经过情况如下图。回来时的速度是   千米/时。
23.(2016·玉溪模拟)图是2011年永发水泥厂全年产量统计图
①这是   统计图.
②产量最高的是第   季度.
③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    %,
④平均每月的产量是   万吨.
24.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还能表示   .
25.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
四、作图题
26.(2021五下·城区期末)分析图表,按要求解决问题:
A、B两市2015年—2019年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统计表
(单位:吨/日)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A市 300 250 250 400 425
B市 250 300 350 375 450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分析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于两条)
五、解答题
27.(2021·红塔)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单独打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打开B管,两管共同进水,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表示进水情况。
(1)   分钟后A、B两管同时进水,这时水深   厘米。
(2)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多少毫升?
28.(2021五下·建邺期末)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各月的平均降水量如下表。
7 8 9 10 11 12
甲 160 140 80 60 30 20
乙 180 180 160 110 60 4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从图上看,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   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大,其中甲市的降水量是乙市的    。
29.(2021五下·牡丹期末)下面是马刚2013~2017年收到的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数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的数量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2)哪一年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的数量相差最多?相差多少封?
(3)电子贺卡哪段时间增长得最快
30.(2021五下·牡丹期末)下面是某市2014年4月份~10月份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记录。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最高气温 18 17 12 18 26 25 24
最低气温 9 7 8 5 9 15 17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这一周中,哪夭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3)4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最高气温的几分之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A项中,适合选用条行统计图;
B项中,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C项中,适合选用条行统计图;
D项中,适合选用条行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作答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下面第二个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线段的高度来判断;先在三楼,又回到二楼,又到四楼,又回到三楼,下课直接到一楼,图二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3.【答案】A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星期七天中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分析】三种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看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4.【答案】(1)A
(2)A
(3)A
(4)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这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第一次的成绩最低,即选A。
(2)100-85=15(分)
所以第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比第二次高15分,即选A。
(3)平均分=(70+85+75+90+100)÷5
=420÷5
=84(分)
即选A;
(4)观察图形可得丁小乐第二学期五次操作技能竞赛成绩有升有降,即选C。
故答案为:(1)A;(2)A;(3)A;(4)C。
【分析】(1)求成绩最低是哪一次,则是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出最低点;
(2)在折线统计图中找出第五次和第二次操作技能竞赛的成绩,再进行相减即可得出答案;
(3)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的平均成绩=五次操作技能竞赛的乘积之和÷5,计算即可;
(4)根据折线上升表示成绩提高,折线下降表示成绩降低进行解答。
5.【答案】C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的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答案】A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如图是甲、乙两个城市今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城市的有2个月。
故答案为:A。
【分析】直接看图解答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选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纵使表格是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但是它们加起来的和大于100%以及主要是看每个年级百分比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合适。
8.【答案】(1)B
(2)C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通过观察可以看出(1)哥哥滑了60米赶上弟弟;(2)弟弟在40秒时滑了80米。
故答案为:(1)B;(2)C。
【分析】通过观察(1)在60米的地方,哥哥和弟弟滑雪的米数重合在了一起,说明哥哥滑了60米赶上弟弟;(2)在横轴时间40秒的地方,弟弟刚好滑了80米。
9.【答案】A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 【分析】李林从学校出发骑行0.5小时后停留0.5小时,然后又骑行1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总共用了2小时;小强在李林骑行0.5小时后出发,没有停留,骑行2小时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比李林晚到0.5小时。二人都是用2小时走了20千米。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为了统计商场去年各月凉鞋的销售数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作答即可。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作答即可。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7-15=12(万)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反应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即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每个点的数据表示数量,折线的走势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情况,由此判断即可.
16.【答案】条形;折线;折线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负责记录数据的志愿者想要更直观地表示一周来接受采样人数的多少,应绘制条形统计图;想要更好地表示这一周接受采样人数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变化的情况。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
17.【答案】(1)4
(2)14;25
(3)17;10;22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把统计图的横轴的数据作差,就是每隔的时间;
(2)比较这一天的温度,然后找出最高的温度即可;
(3)虚线的数据表示这天的平均气温,然后根据图中的数据作答即可。
18.【答案】下降;下降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该校男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下降;预计2020年女生患齲齿的情况会下降。
故答案为:下降;下降。
【分析】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从2013年~2019年无论男、女生,患龋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下降的。
19.【答案】13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8+10+12+15+20)÷5
=65÷5
=13(人)
故答案为:13。
【分析】8~12月份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之和÷月份数=平均每月参加实践活动的人数。
20.【答案】60;9:00;1;140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60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9:00,在乙地停留了1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140km/时。
故答案为:60;9:00;1;140.
【分析】认真观察统计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3个格,即可得出行了多少千米;找到最先到达的顶点看看对应的时间即可知道到达乙地的时间;在图中找出水平线经理的时间即可知道停留时间;从乙地返回时是平直的线,看出从10时到11时行驶了140千米,即可解答。
21.【答案】(1)4;4
(2)6时~7时
(3)62.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10-6=4(小时),14-10=4(小时),旅游车经过4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4小时;
(2)在6时~7时这段时间旅游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旅游车前4小时的平均速度是:250÷4=62.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1)4;4;(2)6时~7时;(3)62.5。
【分析】(1)旅游车6时出发,10时到达;从到达时到14时都是参观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中时间和路程判断哪个时间段的速度最快;
(3)前4小时共行了250千米,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22.【答案】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5÷(3.5-2.5)
=5÷1
=5(千米/时)
故答案为:5.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笑笑从家到图书馆借书,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5小时,到了图书馆后,在图书馆停留了1小时,2.5小时后从图书馆开始返回,3.5小时后到达家,用减法先求出回来时用的时间,然后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3.【答案】折线;三;50;75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折线统计图.②产量最高的是第三季度.③(300﹣200)÷200
=100÷200
=50%
答: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50%.
④(150+200+300+250)÷12
=900÷12
=75(万吨)
答:平均每月的产量是75万吨.故答案为:①折线;②三;③50;④75.
【分析】①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这是折线统计图.②根据折线统计图可得产值最高的是第三季度.③用第三季度的产量减第二季度的产量,再除以第二季度的产量即可.④首先求出四个季度的总产值,然后除以12即可.
24.【答案】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 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 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数量的多少,数量间的在哪儿增减变化情况.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灵活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答案】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折线统计图。
【分析】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解答。
26.【答案】(1)
(2)解:B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上升趋势;
A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后连接成线,最后标上数据;
(2)从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B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上升趋势;A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7.【答案】(1)15;20
(2)解:50×40×(60-20)÷10
=2000×40÷10
=8000(毫升)
答:每分钟进水8000毫升。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看图可知,15分钟后A、B两管同时进水,这时水深20厘米。
故答案为:(1)15;20。
【分析】(1)单开A管进水速度慢,两个管子同时开进水速度快,因此是从15分钟后两管同时进水的。此时对应的水深是20厘米;
(2)两管同时打开共进水高度为(60-20)厘米,用水箱的底面积乘(60-20)即可求出进水的体积,两管同时打开的时间是10分钟,用进水量除以进水时间即可求出每分钟进水的体积。
28.【答案】(1)解:
(2)9;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从图上看,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9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80÷160=。
故答案为:(2)9;。
【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然后连接成线;
(2) 从图上看,甲、乙两个城市去年下半年9月份降水量的折线相差最远,则说明9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大;甲市的降水量是乙市的分率=9月份甲市的降水量÷9月份乙市的降水量。
29.【答案】(1)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普通贺卡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电子贺卡呈上升趋势
(2)解:2013年两种贺卡的数量相差最多,相差37封。
(3)解:2014年到2015年增长最快。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普通贺卡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电子贺卡呈上升趋势;
(2)40-3=37(封)
答:2013年两种贺卡的数量相差最多,相差37封。
(3)2014年到2015年增长最快。
【分析】(1)统计图中有两条不同的折线,所以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普通贺卡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电子贺卡呈上升趋势;
(2)观察统计图,2013年两种贺卡的折线相差最远,相差的封数=2013年普通贺卡的封数-2013年电子贺卡的封数;
(3)观察统计图,2014年到2015年电子贺卡的折线最陡,则说明增长最快。
30.【答案】(1)解:
(2)解:4月8日的温差最大,4月6日的温差最小。
(3)解:8÷12=
答:4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最高气温的 。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4月8日的温差最大,4月6日的温差最小。
【分析】(1)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例,描出各点,连接成线,并且标上数据;
(2)4月8日这一天两条折线相差最远,则说明的温差最大;4月6日这一天两条折线最近,则说明的的温差最小;
(3)4月6日的最低气温是最高气温的分率=4月6日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