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一课时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重点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一首诗叫《枫桥夜泊》你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姑苏”城,是哪座城市? 那你知道“高原姑苏”是哪座城?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板书课题 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丽江简介: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作者简介:阿来,藏族,1959年生,四川马尔康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大地的阶梯》等,其中《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往往有特殊的藏文化气息,文字干净、隽永、富有诗意。解题: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词语学习:闸口 ( zhá ) 砚池 ( yàn ) 蘸水 ( zhàn ) 喧哗 ( xuān ) 奔流 ( bēn ) 矗立 ( chù ) 映照 ( yìng ) 苍劲 ( cāng ) 翡翠 ( fěi cuì ) 眺望 ( tiào ) 擦拭 ( cā shì ) 硕大 ( shuò ) 喧腾 ( téng ) 亭台楼阁( gé ) 目眩神迷( xuàn )释义: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漂亮优美。
驿道:中国古代为传递政府文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按一定距离设置驿站。
矗立:高耸直立。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喧腾: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苍劲:指树木苍老挺拔。 映照:光线照射。
闸口: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 犹豫:迟疑不决。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
眺望:从高处远望。
硕大:非常大、特别大、硕,大。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观赏、休息的建筑物。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斑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把握“一滴水”的游踪。玉龙雪山顶上——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的院子——金沙江。这些词语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按照“一滴水”的游踪,把本文分为二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5段):叙写历史。(第1-2段),点明“我”的身份——一滴水的前生,更描述丽江所处的地理环境。(第3-5段),借水的行程,描写山林风光,表现丽江城的建成史和成名史第二部分:(第6--16段),以水滴“旅游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6段:过渡;7-9段:丽江游人丛集,名声远播10-15段:写“我”流经古城时的所见所闻。 街道、大水车、小桥, 文化——手工艺、音乐、东巴文字, 丽江人的日常生活——民居、花卉、 丽江美丽的夜色 丽江城外果园、田地16段:写“我”流出古城,奔向大海。点题,收束全文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1)在玉龙雪山顶望丽江坝、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跌落到黑暗的落水洞、黑龙潭边看到游人和自然景物、大水车上的眺望、玉河内的徘徊、在四方街看到的人文景观、看古城热闹而美丽的夜景、看丽江坝上空美丽的夜景。(2)重点写了:①黑龙潭边看到的游人及自然景物;②大水车上的眺望;③在四方街街道看到的人文景观。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游历丽江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以一滴水的名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通过一滴水的视角来看丽江古城,以一滴水自述自己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让一滴水来替自己思考、说话。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行文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构思新颖。同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以“一滴水”的旅行所见,既有古代纳西族建造四方街的介绍,又有现代人游览古城的画面;既有在玉龙雪山眺望丽江坝的远景,又有四方街上纳西族人生活的近景;既有远望雪山之景,又有平原近景。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远景到近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从而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有什么好处? “一滴水”象征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丽江之旅,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内容与地点,多角度展现丽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意义深远。 读读读读写写注音释义多音字注音行四字组词读课文勾画笔记笔记讨论 明确目标目标3目标1目标2目标1目标2目标2
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草甸(diàn) 驿道(yì) 矗立(chù) 亭台楼阁(gé) B.苍劲(jìn) 犹豫(yù) 眺望(tiào) 喧腾 (téng )C.硕大(shuò) 砚池 (yàn) 喧哗 (xuān) 目眩神迷(xuán)D.轻盈(yíng) 映照(yīng) 蘸水 ( zhàn) 擦拭(shì)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B. 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杨世界的四方街。C.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D.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B.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D.除夕的夜晚,孩子们燃放的烟花五彩斑斓,将城市的夜空点缀得分外美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课内阅读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1)选文中“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之后,经过了哪些事物 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选文写到四方街的建造、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4)选文第一句中加点的“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拓展延伸】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叶延滨①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汇入奔涌的大河。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小水滴,高兴地向着济南流出的这滴泉水打招呼:“哎,你好啊,历下君,真高兴和你这样有教养的君子同行!”水滴们喊它“历下君”,它们知道那个泉水汇聚的地方叫历下。②这滴泉水接受了这个名字,多秀雅的名字,一听就有历史感。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历下君想到这里,虔诚地在心里说,谢谢老天爷,让我生在这与天地同在的齐鲁大地,又幸运地从石缝中冒出来,成为济南泉水中的一滴。泉水在地下,大家都匆匆地朝上涌动,因为都知道,只要从历史的石岩中涌出来,就回家了。历下君和无数泉水在唱一首童谣:“古舜者,耕历山,历下是我家。”从尧舜爷算起,历下就要算泉水们的“老家”了。泉水的“老家”有大名“济南”,也有别号“泉城”。非常有名的泉城之画,是元代诗人、书画大家赵孟頫所著的《鹊华秋色图》。老先生还有诗云:“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你这刚从石缝里涌出来的小水滴,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有什么奇怪的。赵先生画《鹊华秋色图》的时候,也没到过济南,只听了友人的描述,便画出这天下最美的画卷。这叫什么 叫传统,也叫与生俱来的灵感。知道吗 济南的泉水,流过了济南街坊井巷的千百年,也流过了那厚厚的历史。历史感让历下君充满了自豪,没想到一滴泉水流过了济南都有了历史感。③这滴从济南流过的泉水,是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具体一点是从哪个泉眼冒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有文化。④有文化的济南,泉眼都有名。取了名,就有了文化,就像古代的秀才,金榜题了名。历下君是从哪个泉眼出来的呢 最有名的是趵突泉。趵突泉比历下的名气还大,就像全世界都知道姚明,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爹叫什么。一样的道理,历下为自己土地上有这名扬天下的泉而自豪。趵突泉的三眼巨泉咕噜噜往外冒,像牡丹,像银壶,更像雪莲!别说不像,说不像是因为你没有想象力。成百上千的人围在泉池四周,像听大学者讲课,口若悬河,纵论古今。历下君觉得自己从地下冒出。见到阳光的时候,四周没这么多双眼睛。那么也许是从珍珠泉出来的 一方清池。沙底上冒出一串串水泡,慢悠悠,亮晶晶。还有黑虎泉、九女泉、玛瑙泉、琵琶泉、白石泉、芙蓉泉、起风泉……七十二名泉,每个名字后面都有多少文化意蕴 有文化的名泉滋养有文化的名士。就说这漱玉泉,泉边永远有个美人倩影,那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历下君觉得,就像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心情。历下君认为自己应该是从漱玉泉出来的。“绿肥红瘦”就让这滴泉水感到这个世界真有说不尽的美。名泉引名士,杜甫有名句“济南名士多”,这句子挂在大明湖的历下亭。天下的文人墨客,就像全济南的名泉之水,也要汇聚大明湖,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辛弃疾……今人更多,老舍、胡适、柳亚子、叶圣陶、郁达夫……都在济南留下了身影。⑤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还真舍不得离开济南。济南是家,济南与泉相亲相融。大大小小几百眼泉就是济南人家的“家庭成员”。外地的游客到济南,常被黑虎泉的泉水与市民百姓间的亲近画面感动。黑虎泉名字够威风,虎头张着大嘴让泉水“轰轰下泻,澎湃万状”。济南的老百姓提着水桶、水壶、大罐排着队从虎口取水,亲近嬉戏,如同家人。更多的小泉,就在井巷街市之中。芙蓉泉就是芙蓉街的一景,起风泉就是起风桥的街坊。还有恋上好人家的泉水,干脆就从市民的小院里冒出来,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庭成员。早先有个叫刘鹗的作家,就用八个字写尽了济南泉水的人缘:“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是写景,这是在说泉水与济南百姓是一家子啊。“家家泉水”,泉水流出家门走了,就像儿女出了门,儿行千里也恋家,记住济南是老家。“户户垂杨”,舍不得离家的泉水,顺着柳树根,站在家门口,站成一棵棵迎风摇摆的杨柳树。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听说前些年,济南的泉水突然干涸了。枯泉干沟,残荷衰柳,让济南百姓心急如焚。济南的百姓家里哪能少了一泓清泉啊。经过整治乱开煤窑、乱打深井等急功近利的荒唐之举,泉水又像久别的亲人,回到了柳街水巷。⑥是啊,世上还有比泉水更多情的水吗 世上还有比济南更亲泉水的城吗 我来到了济南,真想和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打个招呼:“历下君,多保重。”也有点舍不得历下君的济南了。⑦这时,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请像济南爱泉水那样地爱护地球吧,不要让你眼睛里的泪花,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历下君问好!⑧啊呀,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你见过吗……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2)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2)济南的泉水富有文化意蕴,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3)文章结尾两段有什么用意 4)本文通篇采用拟人手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其好处所在。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畔的经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滴水经过丽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3、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4、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学习重点】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3、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学习难点】
1、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有一首诗叫《枫桥夜泊》你会背吗?——齐背
诗中的“姑苏”城,是哪座城市?——苏州
那你知道“高原姑苏”是哪座城?——丽江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丰盈》。
2、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3、 写作背景
2012年,阿来到甘肃武威作关于藏文化圈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工作,武威之行结束后又到了丽江。
丽江市人民政府听说作家阿来到了当地,就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就是应丽江当地政府此次邀请所作。
4、 关于丽江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闸口( ) 砚池( ) 蘸水( ) 喧哗( )
奔流( ) 矗立( ) 映照( ) 苍劲( )
翡翠( ) 眺望( ) 擦拭 ( ) 硕大( )
喧腾( ) 亭台楼阁( ) 目眩神迷( )
【答案】
闸口 ( zhá ) 砚池 ( yàn ) 蘸水 ( zhàn ) 喧哗 ( xuān )
奔流 ( bēn ) 矗立 ( chù ) 映照 ( yìng ) 苍劲 ( cāng )
翡翠 ( fěi cuì ) 眺望 ( tiào ) 擦拭 ( cā shì ) 硕大 ( shuò )
喧腾 ( téng ) 亭台楼阁( gé ) 目眩神迷( xuàn )
释义
轻盈:
驿道:
矗立:
喧哗:
喧腾:
苍劲:
映照:
闸口:
犹豫:
翡翠:
眺望:
硕大:
亭台楼阁:
目眩神迷:
五彩斑斓:
【答案】
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漂亮优美。
驿道:中国古代为传递政府文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按一定距离设置驿站。
矗立:高耸直立。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喧腾: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苍劲:指树木苍老挺拔。
映照:光线照射。
闸口: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
犹豫:迟疑不决。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
眺望:从高处远望。
硕大:非常大、特别大、硕,大。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观赏、休息的建筑物。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斑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
内容概括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小水滴——跌入、跃出落水洞——经玉河流入四方街——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感。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水滴“自述往事”,叙写历史。
第二部分(第6—16段):水滴“旅途记事”,描写现在。
【合作探究】
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答案】玉龙雪山顶上——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的院子——金沙江。
这些词语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按照“一滴水”的游踪,把本文分为二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答案】
第一部分(第1—5段):水滴“自述往事”,叙写历史。
第二部分(第6—16段):水滴“旅途记事”,描写现在。
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答案】
(1)在玉龙雪山顶望丽江坝、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跌落到黑暗的落水洞、黑龙潭边看到游人和自然景物、大水车上的眺望、玉河内的徘徊、在四方街看到的人文景观、看古城热闹而美丽的夜景、看丽江坝上空美丽的夜景。
(2)重点写了:①黑龙潭边看到的游人及自然景物;②大水车上的眺望;③在四方街街道看到的人文景观。
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游历丽江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作者以一滴水的名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通过一滴水的视角来看丽江古城,以一滴水自述自己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让一滴水来替自己思考、说话。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行文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构思新颖。同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以“一滴水”的旅行所见,既有古代纳西族建造四方街的介绍,又有现代人游览古城的画面;既有在玉龙雪山眺望丽江坝的远景,又有四方街上纳西族人生活的近景;既有远望雪山之景,又有平原近景。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远景到近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从而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一滴水”象征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丽江之旅,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内容与地点,多角度展现丽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意义深远。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甸(diàn) 驿道(yì) 矗立(chù) 亭台楼阁(gé)
B.苍劲(jìn) 犹豫(yù) 眺望(tiào) 喧腾 (téng )
C.硕大(shuò) 砚池 (yàn) 喧哗 (xuān) 目眩神迷(xuán)
D.轻盈(yíng) 映照(yīng) 蘸水 ( zhàn) 擦拭(shì)
【答案】A
【解析】B项,“劲”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ìng”。C项,“眩”应读“xuàn”。D项,“映”应读“yìng”。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B. 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杨世界的四方街。
C.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D.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答案】B
【解析】“杨”应写作“扬”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B.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
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除夕的夜晚,孩子们燃放的烟花五彩斑斓,将城市的夜空点缀得分外美丽。
【答案】C
【解析】原意是恭敬而专心地倾听,是听者为了尊敬说者而说的敬语。故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
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
【答案】A
【解析】B后面句子缺主语;C语序不当,把“只有”放在“教育工作者”后面;D搭配不当,将“展示”改为“展现”
课内阅读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1)选文中“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答案】“又”字说明这不是“我”第一次以“一滴水”的形态存在,以前就曾经是一滴水。
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之后,经过了哪些事物 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经过了松与杉、杜鹃、山茶、驿道、人。看到了丽江坝铺展开来,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3)选文写到四方街的建造、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答案】增强了丽江的历史色彩与人文色彩,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选文第一句中加点的“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一个“扑”字,写出了“我”和瀑布里另外的水流向山下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拓展延伸】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
叶延滨
①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汇入奔涌的大河。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小水滴,高兴地向着济南流出的这滴泉水打招呼:“哎,你好啊,历下君,真高兴和你这样有教养的君子同行!”水滴们喊它“历下君”,它们知道那个泉水汇聚的地方叫历下。
②这滴泉水接受了这个名字,多秀雅的名字,一听就有历史感。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历下君想到这里,虔诚地在心里说,谢谢老天爷,让我生在这与天地同在的齐鲁大地,又幸运地从石缝中冒出来,成为济南泉水中的一滴。泉水在地下,大家都匆匆地朝上涌动,因为都知道,只要从历史的石岩中涌出来,就回家了。历下君和无数泉水在唱一首童谣:“古舜者,耕历山,历下是我家。”从尧舜爷算起,历下就要算泉水们的“老家”了。泉水的“老家”有大名“济南”,也有别号“泉城”。非常有名的泉城之画,是元代诗人、书画大家赵孟所著的《鹊华秋色图》。老先生还有诗云:“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你这刚从石缝里涌出来的小水滴,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有什么奇怪的。赵先生画《鹊华秋色图》的时候,也没到过济南,只听了友人的描述,便画出这天下最美的画卷。这叫什么 叫传统,也叫与生俱来的灵感。知道吗 济南的泉水,流过了济南街坊井巷的千百年,也流过了那厚厚的历史。历史感让历下君充满了自豪,没想到一滴泉水流过了济南都有了历史感。
③这滴从济南流过的泉水,是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具体一点是从哪个泉眼冒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有文化。
④有文化的济南,泉眼都有名。取了名,就有了文化,就像古代的秀才,金榜题了名。历下君是从哪个泉眼出来的呢 最有名的是趵突泉。趵突泉比历下的名气还大,就像全世界都知道姚明,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爹叫什么。一样的道理,历下为自己土地上有这名扬天下的泉而自豪。趵突泉的三眼巨泉咕噜噜往外冒,像牡丹,像银壶,更像雪莲!别说不像,说不像是因为你没有想象力。成百上千的人围在泉池四周,像听大学者讲课,口若悬河,纵论古今。历下君觉得自己从地下冒出。见到阳光的时候,四周没这么多双眼睛。那么也许是从珍珠泉出来的 一方清池。沙底上冒出一串串水泡,慢悠悠,亮晶晶。还有黑虎泉、九女泉、玛瑙泉、琵琶泉、白石泉、芙蓉泉、起风泉……七十二名泉,每个名字后面都有多少文化意蕴 有文化的名泉滋养有文化的名士。就说这漱玉泉,泉边永远有个美人倩影,那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历下君觉得,就像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心情。历下君认为自己应该是从漱玉泉出来的。“绿肥红瘦”就让这滴泉水感到这个世界真有说不尽的美。名泉引名士,杜甫有名句“济南名士多”,这句子挂在大明湖的历下亭。天下的文人墨客,就像全济南的名泉之水,也要汇聚大明湖,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辛弃疾……今人更多,老舍、胡适、柳亚子、叶圣陶、郁达夫……都在济南留下了身影。
⑤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还真舍不得离开济南。济南是家,济南与泉相亲相融。大大小小几百眼泉就是济南人家的“家庭成员”。外地的游客到济南,常被黑虎泉的泉水与市民百姓间的亲近画面感动。黑虎泉名字够威风,虎头张着大嘴让泉水“轰轰下泻,澎湃万状”。济南的老百姓提着水桶、水壶、大罐排着队从虎口取水,亲近嬉戏,如同家人。更多的小泉,就在井巷街市之中。芙蓉泉就是芙蓉街的一景,起风泉就是起风桥的街坊。还有恋上好人家的泉水,干脆就从市民的小院里冒出来,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庭成员。早先有个叫刘鹗的作家,就用八个字写尽了济南泉水的人缘:“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是写景,这是在说泉水与济南百姓是一家子啊。“家家泉水”,泉水流出家门走了,就像儿女出了门,儿行千里也恋家,记住济南是老家。“户户垂杨”,舍不得离家的泉水,顺着柳树根,站在家门口,站成一棵棵迎风摇摆的杨柳树。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听说前些年,济南的泉水突然干涸了。枯泉干沟,残荷衰柳,让济南百姓心急如焚。济南的百姓家里哪能少了一泓清泉啊。经过整治乱开煤窑、乱打深井等急功近利的荒唐之举,泉水又像久别的亲人,回到了柳街水巷。
⑥是啊,世上还有比泉水更多情的水吗 世上还有比济南更亲泉水的城吗 我来到了济南,真想和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打个招呼:“历下君,多保重。”也有点舍不得历下君的济南了。
⑦这时,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请像济南爱泉水那样地爱护地球吧,不要让你眼睛里的泪花,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历下君问好!
⑧啊呀,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你见过吗……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
【答案】作为泉水而有幸出自著名的泉城济南,无疑是回到了家的怀抱(或找到真正的归宿——泉水之家);泉水流过历史悠久的泉城济南,跨越了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2)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
【答案】数百名泉形成了济南的独特风貌,赋予其灵性,与济南和谐相处;名泉滋养了泉城人,与泉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济南的泉水富有文化意蕴,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案】一是作为文化名城之泉皆有名字,皆有名气;二是每个名泉的名字后面都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三是名泉滋养了当地有文化的名士,留下了许多名篇;四是名泉引来了古今天下名士,在济南留下了声名。
3)文章结尾两段有什么用意
【答案】以人们熟悉的公益广告语设问,呼应题目中的“一滴水”,意在警醒人们:珍惜每一滴水,就是爱护自己;珍惜每一滴水,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警示我们爱护环境,每个人都要付诸行动。
4)本文通篇采用拟人手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其好处所在。
【答案】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泉水以人的情感,一是可以让泉水成为叙述主体,更好地体现泉水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令人信服;二是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让读者感到活泼、自然、亲切,更易打动读者;三是作者可以随时与其交流对话,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济南泉水的热爱之情,突出文章的主旨。
【作业布置】
抄写读读写写词语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滴水经过丽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3、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4、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学习重点】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3、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学习难点】
1、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有一首诗叫《枫桥夜泊》你会背吗?——齐背
诗中的“姑苏”城,是哪座城市?——苏州
那你知道“高原姑苏”是哪座城?——丽江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丰盈》。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写作背景
2012年,阿来到甘肃武威作关于藏文化圈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工作,武威之行结束后又到了丽江。
丽江市人民政府听说作家阿来到了当地,就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就是应丽江当地政府此次邀请所作。
关于丽江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闸口( ) 砚池( ) 蘸水( ) 喧哗( )
奔流( ) 矗立( ) 映照( ) 苍劲( )
翡翠( ) 眺望( ) 擦拭 ( ) 硕大( )
喧腾( ) 亭台楼阁( ) 目眩神迷( )
释义
轻盈:
驿道:
矗立:
喧哗:
喧腾:
苍劲:
映照:
闸口:
犹豫:
翡翠:
眺望:
硕大:
亭台楼阁:
目眩神迷:
五彩斑斓:
内容概括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小水滴——跌入、跃出落水洞——经玉河流入四方街——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感。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水滴“自述往事”,叙写历史。
第二部分(第6—16段):水滴“旅途记事”,描写现在。
【合作探究】
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按照“一滴水”的游踪,把本文分为二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游历丽江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有什么好处??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甸(diàn) 驿道(yì) 矗立(chù) 亭台楼阁(gé)
B.苍劲(jìn) 犹豫(yù) 眺望(tiào) 喧腾 (téng )
C.硕大(shuò) 砚池 (yàn) 喧哗 (xuān) 目眩神迷(xuán)
D.轻盈(yíng) 映照(yīng) 蘸水 ( zhàn) 擦拭(shì)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B. 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杨世界的四方街。
C.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D.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B.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
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除夕的夜晚,孩子们燃放的烟花五彩斑斓,将城市的夜空点缀得分外美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
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
课内阅读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1)选文中“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之后,经过了哪些事物 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选文写到四方街的建造、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4)选文第一句中加点的“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拓展延伸】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
叶延滨
①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汇入奔涌的大河。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小水滴,高兴地向着济南流出的这滴泉水打招呼:“哎,你好啊,历下君,真高兴和你这样有教养的君子同行!”水滴们喊它“历下君”,它们知道那个泉水汇聚的地方叫历下。
②这滴泉水接受了这个名字,多秀雅的名字,一听就有历史感。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历下君想到这里,虔诚地在心里说,谢谢老天爷,让我生在这与天地同在的齐鲁大地,又幸运地从石缝中冒出来,成为济南泉水中的一滴。泉水在地下,大家都匆匆地朝上涌动,因为都知道,只要从历史的石岩中涌出来,就回家了。历下君和无数泉水在唱一首童谣:“古舜者,耕历山,历下是我家。”从尧舜爷算起,历下就要算泉水们的“老家”了。泉水的“老家”有大名“济南”,也有别号“泉城”。非常有名的泉城之画,是元代诗人、书画大家赵孟頫所著的《鹊华秋色图》。老先生还有诗云:“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你这刚从石缝里涌出来的小水滴,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有什么奇怪的。赵先生画《鹊华秋色图》的时候,也没到过济南,只听了友人的描述,便画出这天下最美的画卷。这叫什么 叫传统,也叫与生俱来的灵感。知道吗 济南的泉水,流过了济南街坊井巷的千百年,也流过了那厚厚的历史。历史感让历下君充满了自豪,没想到一滴泉水流过了济南都有了历史感。
③这滴从济南流过的泉水,是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具体一点是从哪个泉眼冒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有文化。
④有文化的济南,泉眼都有名。取了名,就有了文化,就像古代的秀才,金榜题了名。历下君是从哪个泉眼出来的呢 最有名的是趵突泉。趵突泉比历下的名气还大,就像全世界都知道姚明,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爹叫什么。一样的道理,历下为自己土地上有这名扬天下的泉而自豪。趵突泉的三眼巨泉咕噜噜往外冒,像牡丹,像银壶,更像雪莲!别说不像,说不像是因为你没有想象力。成百上千的人围在泉池四周,像听大学者讲课,口若悬河,纵论古今。历下君觉得自己从地下冒出。见到阳光的时候,四周没这么多双眼睛。那么也许是从珍珠泉出来的 一方清池。沙底上冒出一串串水泡,慢悠悠,亮晶晶。还有黑虎泉、九女泉、玛瑙泉、琵琶泉、白石泉、芙蓉泉、起风泉……七十二名泉,每个名字后面都有多少文化意蕴 有文化的名泉滋养有文化的名士。就说这漱玉泉,泉边永远有个美人倩影,那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历下君觉得,就像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心情。历下君认为自己应该是从漱玉泉出来的。“绿肥红瘦”就让这滴泉水感到这个世界真有说不尽的美。名泉引名士,杜甫有名句“济南名士多”,这句子挂在大明湖的历下亭。天下的文人墨客,就像全济南的名泉之水,也要汇聚大明湖,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辛弃疾……今人更多,老舍、胡适、柳亚子、叶圣陶、郁达夫……都在济南留下了身影。
⑤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还真舍不得离开济南。济南是家,济南与泉相亲相融。大大小小几百眼泉就是济南人家的“家庭成员”。外地的游客到济南,常被黑虎泉的泉水与市民百姓间的亲近画面感动。黑虎泉名字够威风,虎头张着大嘴让泉水“轰轰下泻,澎湃万状”。济南的老百姓提着水桶、水壶、大罐排着队从虎口取水,亲近嬉戏,如同家人。更多的小泉,就在井巷街市之中。芙蓉泉就是芙蓉街的一景,起风泉就是起风桥的街坊。还有恋上好人家的泉水,干脆就从市民的小院里冒出来,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庭成员。早先有个叫刘鹗的作家,就用八个字写尽了济南泉水的人缘:“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是写景,这是在说泉水与济南百姓是一家子啊。“家家泉水”,泉水流出家门走了,就像儿女出了门,儿行千里也恋家,记住济南是老家。“户户垂杨”,舍不得离家的泉水,顺着柳树根,站在家门口,站成一棵棵迎风摇摆的杨柳树。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听说前些年,济南的泉水突然干涸了。枯泉干沟,残荷衰柳,让济南百姓心急如焚。济南的百姓家里哪能少了一泓清泉啊。经过整治乱开煤窑、乱打深井等急功近利的荒唐之举,泉水又像久别的亲人,回到了柳街水巷。
⑥是啊,世上还有比泉水更多情的水吗 世上还有比济南更亲泉水的城吗 我来到了济南,真想和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打个招呼:“历下君,多保重。”也有点舍不得历下君的济南了。
⑦这时,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请像济南爱泉水那样地爱护地球吧,不要让你眼睛里的泪花,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历下君问好!
⑧啊呀,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你见过吗……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
(2)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
2)济南的泉水富有文化意蕴,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3)文章结尾两段有什么用意
4)本文通篇采用拟人手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其好处所在。
【作业布置】
抄写读读写写词语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一滴水经过丽江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有一首诗叫《枫桥夜泊》你会背吗?
诗中的“姑苏”城,是哪座城市?
那你知道“高原姑苏”是哪座城?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 来
学习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新知讲解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阿来,藏族,1959年生,四川马尔康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大地的阶梯》等,其中《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往往有特殊的藏文化气息,文字干净、隽永、富有诗意。
解题: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闸口 砚池 蘸水 喧哗
奔流 矗立 映照 苍劲
翡翠 眺望 擦拭 硕大
喧腾 亭台楼阁 目眩神迷
( zhá ) ( yàn ) ( zhàn ) ( xuān )
( bēn ) ( chù ) ( yìng ) ( cāng )
( fěi cuì ) ( tiào ) ( cā shì ) ( shuò )
( téng ) ( gé ) ( xuàn )
轻盈: 驿道: 矗立:
喧哗: 喧腾:
苍劲:
映照: 闸口:
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漂亮优美。
中国古代为传递政府文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按一定距离设置驿站。
高耸直立。
声音大而杂乱。
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指树木苍老挺拔。
光线照射。
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
犹豫: 翡翠: 眺望: 硕大:
亭台楼阁:
目眩神迷: 五彩斑斓:
迟疑不决。
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
从高处远望。
非常大、特别大、硕,大。
泛指多种供观赏、休息的建筑物。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斑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
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玉龙雪山顶上——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的院子——金沙江。
这些词语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按照“一滴水”的游踪,把本文分为二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5段):叙写历史。
(第1-2段),点明“我”的身份——一滴水的前生,更描述丽江所处的地理环境。
(第3-5段),借水的行程,描写山林风光,表现丽江城的建成史和成名史
第二部分:(第6--16段),以水滴“旅游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
6段:过渡;
7-9段:丽江游人丛集,名声远播
10-15段:写“我”流经古城时的所见所闻。
街道、大水车、小桥,
文化——手工艺、音乐、东巴文字,
丽江人的日常生活——民居、花卉、
丽江美丽的夜色
丽江城外果园、田地
16段:写“我”流出古城,奔向大海。点题,收束全文
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1)在玉龙雪山顶望丽江坝、
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
跌落到黑暗的落水洞、
黑龙潭边看到游人和自然景物、
大水车上的眺望、
玉河内的徘徊、
在四方街看到的人文景观、
看古城热闹而美丽的夜景、
看丽江坝上空美丽的夜景。
(2)重点写了:①黑龙潭边看到的游人及自然景物;
②大水车上的眺望;
③在四方街街道看到的人文景观。
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游历丽江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以一滴水的名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通过一滴水的视角来看丽江古城,以一滴水自述自己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让一滴水来替自己思考、说话。
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行文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构思新颖。同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以“一滴水”的旅行所见,既有古代纳西族建造四方街的介绍,又有现代人游览古城的画面;既有在玉龙雪山眺望丽江坝的远景,又有四方街上纳西族人生活的近景;既有远望雪山之景,又有平原近景。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远景到近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从而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有什么好处?
“一滴水”象征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丽江之旅,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内容与地点,多角度展现丽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意义深远。
课堂总结
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畔的经历。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甸(diàn) 驿道(yì) 矗立(chù) 亭台楼阁(gé)
B.苍劲(jìn) 犹豫(yù) 眺望(tiào) 喧腾 (téng )
C.硕大(shuò) 砚池 (yàn) 喧哗 (xuān) 目眩神迷(xuán)
D.轻盈(yíng) 映照(yīng) 蘸水 ( zhàn) 擦拭(shì)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B. 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杨世界的四方街。
C.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D.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B.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
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除夕的夜晚,孩子们燃放的烟花五彩斑斓,将城市的夜空点缀得分外美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
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
课内阅读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1)选文中“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之后,经过了哪些事物 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选文写到四方街的建造、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4)选文第一句中加点的“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拓展提高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
叶延滨
①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汇入奔涌的大河。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小水滴,高兴地向着济南流出的这滴泉水打招呼:“哎,你好啊,历下君,真高兴和你这样有教养的君子同行!”水滴们喊它“历下君”,它们知道那个泉水汇聚的地方叫历下。
②这滴泉水接受了这个名字,多秀雅的名字,一听就有历史感。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历下君想到这里,虔诚地在心里说,谢谢老天爷,让我生在这与天地同在的齐鲁大地,又幸运地从石缝中冒出来,成为济南泉水中的一滴。泉水在地下,大家都匆匆地朝上涌动,因为都知道,只要从历史的石岩中涌出来,就回家了。历下君和无数泉水在唱一首童谣:“古舜者,耕历山,历下是我家。”从尧舜爷算起,历下就要算泉水们的“老家”了。泉水的“老家”有大名“济南”,也有别号“泉城”。非常有名的泉城之画,是元代诗人、书画大家赵孟頫所著的《鹊华秋色图》。老先生还有诗云:“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你这刚从石缝里涌出来的小水滴,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有什么奇怪的。赵先生画《鹊华秋色图》的时候,也没到过济南,只听了友人的描述,便画出这天下最美的画卷。这叫什么 叫传统,也叫与生俱来的灵感。知道吗 济南的泉水,流过了济南街坊井巷的千百年,也流过了那厚厚的历史。历史感让历下君充满了自豪,没想到一滴泉水流过了济南都有了历史感。
③这滴从济南流过的泉水,是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具体一点是从哪个泉眼冒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有文化。
④有文化的济南,泉眼都有名。取了名,就有了文化,就像古代的秀才,金榜题了名。历下君是从哪个泉眼出来的呢 最有名的是趵突泉。趵突泉比历下的名气还大,就像全世界都知道姚明,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爹叫什么。一样的道理,历下为自己土地上有这名扬天下的泉而自豪。趵突泉的三眼巨泉咕噜噜往外冒,像牡丹,像银壶,更像雪莲!别说不像,说不像是因为你没有想象力。成百上千的人围在泉池四周,像听大学者讲课,口若悬河,纵论古今。历下君觉得自己从地下冒出。见到阳光的时候,四周没这么多双眼睛。那么也许是从珍珠泉出来的 一方清池。沙底上冒出一串串水泡,慢悠悠,亮晶晶。还有黑虎泉、九女泉、玛瑙泉、琵琶泉、白石泉、芙蓉泉、起风泉……七十二名泉,每个名字后面都有多少文化意蕴 有文化的名泉滋养有文化的名士。就说这漱玉泉,泉边永远有个美人倩影,那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历下君觉得,就像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心情。历下君认为自己应该是从漱玉泉出来的。“绿肥红瘦”就让这滴泉水感到这个世界真有说不尽的美。名泉引名士,杜甫有名句“济南名士多”,这句子挂在大明湖的历下亭。天下的文人墨客,就像全济南的名泉之水,也要汇聚大明湖,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辛弃疾……今人更多,老舍、胡适、
柳亚子、叶圣陶、郁达夫……都在济南留下了身影。
⑤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还真舍不得离开济南。济南是家,济南与泉相亲相融。大大小小几百眼泉就是济南人家的“家庭成员”。外地的游客到济南,常被黑虎泉的泉水与市民百姓间的亲近画面感动。黑虎泉名字够威风,虎头张着大嘴让泉水“轰轰下泻,澎湃万状”。济南的老百姓提着水桶、水壶、大罐排着队从虎口取水,亲近嬉戏,如同家人。更多的小泉,就在井巷街市之中。芙蓉泉就是芙蓉街的一景,起风泉就是起风桥的街坊。还有恋上好人家的泉水,干脆就从市民的小院里冒出来,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庭成员。早先有个叫刘鹗的作家,就用八个字写尽了济南泉水的人缘:“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是写景,这是在说泉水与济南百姓是一家子啊。“家家泉水”,泉水流出家门走了,就像儿女出了门,儿行千里也恋家,记住济南是老家。“户户垂杨”,舍不得离家的泉水,顺着柳树根,站在家门口,站成一棵棵迎风摇摆的杨柳树。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听说前些年,济南的泉水突然干涸了。枯泉干沟,残荷衰柳,让济南百姓心急如焚。济南的百姓家里哪能少了一泓清泉啊。经过整治乱开煤窑、乱打深井等急功近利的荒唐之举,泉水又像久别的亲人,回到了柳街水巷。
⑥是啊,世上还有比泉水更多情的水吗 世上还有比济南更亲泉水的城吗 我来到了济南,真想和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打个招呼:“历下君,多保重。”也有点舍不得历下君的济南了。
⑦这时,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请像济南爱泉水那样地爱护地球吧,不要让你眼睛里的泪花,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历下君问好!
⑧啊呀,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你见过吗……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
(2)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
2)济南的泉水富有文化意蕴,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3)文章结尾两段有什么用意
4)本文通篇采用拟人手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其好处所在。
作业布置
抄写读读写写词语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