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jcflt 四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句子检测
一、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元方人门不顾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人不知而不愠
(5)静以修身
【答案】(1)回头看
(2)泛指多次
(3)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生气,恼怒
(5)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词义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注意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1)句意:陈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顾:回头看。 (2)句意: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三:泛指多次;(3)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传:传授,此处指老师传授的知识。(4)句意: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生气。愠:生气、恼怒;(5)句意:依靠内心安静来休养身心。静: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故答案为: 回头看;泛指多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生气,恼怒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4)奈何忧崩坠乎
(5)闻之于宋君
【答案】(1)振奋精神
(2)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3)名词作动词,打洞
(4)为何,为什么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所到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词义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注意结合句意进行理解。(1)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精: 振奋精神 。(2)句意: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3)句意: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洞:名词作动词,打洞。(4)句意:为什么要担忧大地崩塌天掉落下来能力?奈何:为什么、为何。(5)句意: 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故答案为: 振奋精神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名词作动词,打洞、为何,为什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所到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二、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3.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1)俄而雪骤
(2)下车引之
(3)博学而笃志
(4)夫君子之行
(5)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答案】(1)不久,一会儿
(2)代词,代指元方
(3)连词,表并列
(4)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5)连词,表目的,来
【考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常常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一类多义的单音节词。(1)句意:不久雪下得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2)句意:友人下车来拉元方。之:代词,代元方。(3)句意:广博的学识并且有坚定的意志。而:连词,表并列;(4)句意:高尚君子的行为 。夫:助词, 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5)句意:意图从隧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以:连词,表目的,来。
故答案为: 不久,一会儿代词, 代指元方连词,表并列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连词,表目的,来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字词的含义。
三、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4.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答案】(1)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4)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在诱感敌人。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考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句子的句式特点,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理解。如:至:到;广才:增长才干;乃:才;盖:原来;几何:多少;止:同“只”,耳:罢了。(1)翻译: 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4)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在诱感敌人。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故答案为:(1)翻译: 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4)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在诱感敌人。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四、通假字解释
5.通假字解释
(1)尊君在不( )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答案】(1)“不”同“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2)“说”同“悦”,愉快
【考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的理解。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理解时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1)句意:你的父亲在否? “不”同“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2)句意:学习知识版权按时复习它,难道不也是愉快的马? “说”同“悦”,愉快
故答案为: “不”同“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说”同“悦”,愉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特殊用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
五、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6.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但当涉猎
(2)即更刮目相待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木兰不用尚书郎
(5)公亦以此自矜
【答案】(1)只,只是
(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知晓事情
(4)不愿做
(5)自夸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词义的理解。理解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只是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2)句意:就重新另眼看待了。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句意: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见事:知晓事情;(4)木兰不愿做尚书郎的官职。不用:不愿做;(5)句意:陈尧咨也因此而自夸。自矜:自夸。
故答案为: 只,只是;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知晓事情;不愿做;自夸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7.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睨之久而不去,
(2)尔安敢轻吾射
(3)无丝竹之乱耳
(4)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5)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3)使……扰乱
(4)靠近
(5)被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词义的理解。理解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 卖油翁斜着眼看了好久都没有离开。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术?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3)句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 。乱:使动用法,使......扰乱。(4)句意:沧州南面有一个寺庙靠近河岸。临:靠近。(5)句意: 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为:被。
故答案为: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使动用法,使......扰乱 靠近 被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六、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8.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1)见往事耳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安能辨我是雄雌
(4)以我酌油知之
(5)遂反溯流逆上矣
【答案】(1)罢了
(2)语气词,可译为“啊”
(3)疑问代词,怎么
(4)凭、靠
(5)于是
【考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常常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一类多义的单音节词。(1)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耳:罢了;(2)句意:长兄你认清事物为什么这么晚呢?乎: 语气词,可译为“啊 (3)句意: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安:疑问代词,怎么。(4)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以:凭、靠;(5)句意: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遂:于是
故答案为: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七、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9.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答案】(1)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
(2)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我只喜欢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考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句子的句式特点,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理解。如: 刮目相待 : 另眼看待 ; 惟 :只是; 熟 :熟练; 尔 :罢了 濯 :洗涤 臆断 : 主观判断 。翻译:(1) 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 (2)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 我只喜欢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故答案为:(1) 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 (2)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 我只喜欢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jcflt 四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句子检测
一、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元方人门不顾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人不知而不愠
(5)静以修身
2.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4)奈何忧崩坠乎
(5)闻之于宋君
二、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3.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1)俄而雪骤
(2)下车引之
(3)博学而笃志
(4)夫君子之行
(5)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三、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4.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通假字解释
5.通假字解释
(1)尊君在不( )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五、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6.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但当涉猎
(2)即更刮目相待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木兰不用尚书郎
(5)公亦以此自矜
7.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睨之久而不去,
(2)尔安敢轻吾射
(3)无丝竹之乱耳
(4)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5)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六、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8.解释重点文言虛词
(1)见往事耳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安能辨我是雄雌
(4)以我酌油知之
(5)遂反溯流逆上矣
七、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9.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回头看
(2)泛指多次
(3)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生气,恼怒
(5)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词义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注意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1)句意:陈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顾:回头看。 (2)句意: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三:泛指多次;(3)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传:传授,此处指老师传授的知识。(4)句意: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生气。愠:生气、恼怒;(5)句意:依靠内心安静来休养身心。静: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故答案为: 回头看;泛指多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生气,恼怒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答案】(1)振奋精神
(2)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3)名词作动词,打洞
(4)为何,为什么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所到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词义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注意结合句意进行理解。(1)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精: 振奋精神 。(2)句意: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3)句意: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洞:名词作动词,打洞。(4)句意:为什么要担忧大地崩塌天掉落下来能力?奈何:为什么、为何。(5)句意: 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故答案为: 振奋精神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名词作动词,打洞、为何,为什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所到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答案】(1)不久,一会儿
(2)代词,代指元方
(3)连词,表并列
(4)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5)连词,表目的,来
【考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常常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一类多义的单音节词。(1)句意:不久雪下得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2)句意:友人下车来拉元方。之:代词,代元方。(3)句意:广博的学识并且有坚定的意志。而:连词,表并列;(4)句意:高尚君子的行为 。夫:助词, 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5)句意:意图从隧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以:连词,表目的,来。
故答案为: 不久,一会儿代词, 代指元方连词,表并列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连词,表目的,来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字词的含义。
4.【答案】(1)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4)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在诱感敌人。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考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句子的句式特点,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理解。如:至:到;广才:增长才干;乃:才;盖:原来;几何:多少;止:同“只”,耳:罢了。(1)翻译: 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4)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在诱感敌人。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故答案为:(1)翻译: 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数。 (2)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4)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在诱感敌人。 (5)(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5.【答案】(1)“不”同“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2)“说”同“悦”,愉快
【考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的理解。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理解时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1)句意:你的父亲在否? “不”同“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2)句意:学习知识版权按时复习它,难道不也是愉快的马? “说”同“悦”,愉快
故答案为: “不”同“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说”同“悦”,愉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特殊用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
6.【答案】(1)只,只是
(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知晓事情
(4)不愿做
(5)自夸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词义的理解。理解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只是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2)句意:就重新另眼看待了。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句意: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见事:知晓事情;(4)木兰不愿做尚书郎的官职。不用:不愿做;(5)句意:陈尧咨也因此而自夸。自矜:自夸。
故答案为: 只,只是;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知晓事情;不愿做;自夸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7.【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3)使……扰乱
(4)靠近
(5)被
【考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词义的理解。理解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 卖油翁斜着眼看了好久都没有离开。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术?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3)句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 。乱:使动用法,使......扰乱。(4)句意:沧州南面有一个寺庙靠近河岸。临:靠近。(5)句意: 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为:被。
故答案为: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使动用法,使......扰乱 靠近 被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8.【答案】(1)罢了
(2)语气词,可译为“啊”
(3)疑问代词,怎么
(4)凭、靠
(5)于是
【考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常常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一类多义的单音节词。(1)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耳:罢了;(2)句意:长兄你认清事物为什么这么晚呢?乎: 语气词,可译为“啊 (3)句意: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安:疑问代词,怎么。(4)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以:凭、靠;(5)句意: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遂:于是
故答案为: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9.【答案】(1)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
(2)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我只喜欢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考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句子的句式特点,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理解。如: 刮目相待 : 另眼看待 ; 惟 :只是; 熟 :熟练; 尔 :罢了 濯 :洗涤 臆断 : 主观判断 。翻译:(1) 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 (2)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 我只喜欢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故答案为:(1) 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 (2)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 我只喜欢莲花,因为它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