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培优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培优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15: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培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说:“汉代是中国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B.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C.煤炭开始被用作冶铁燃料 D.商品经济推动手工业发展
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3.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这说明了当时我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其朝代是
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元代
4.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生产方式,进行分散式土地经营的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日渐普及。中国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生产工序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集体劳作形式的瓦解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5.“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诗中提及的灌溉工具是
A.铁犁 B.陶器 C.翻车 D.筒车
6.在西周遗址的考古中曾出土了江苏仪征破山口古墓中的青铜镰、湖北红安县金盆遗址中的矩形双孔青铜铚、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中的青铜锸。据此推断西周
A.礼乐制度高度发展 B.青铜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冶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铁犁牛耕技术广泛使用
7.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意为汝窑瓷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迹。有人据此推断明代制瓷业开始使用支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8.“何足挂齿”的“齿”原指织机上的定经齿,能挂在齿上的丝,就能被织成锦,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丝丝入扣”之“扣”通“筘”,原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这些成语的由来折射出古代中国
A.手工业生产精益求精 B.文人精通纺织技术
C.纺织业生产效率高 D.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9.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这反映了
A.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 B.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
C.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 D.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
10.据记载,虽然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就发明了水排冶铁,但当时仍以人力(排)或畜力(马排)冶铁为主,甚至到唐代以后更是无实用性记载。对此合理解释是.
A.官营方式无力承担巨额成本 B.民营方式导致技术失传
C.水排应用对水力的需求较高 D.水排冶铁难以提高生产质量
11.在河北石家庄赵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湖南长沙和衡阳楚国墓中,也发现了大量铁农具;辽宁抚顺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更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当时
A.农耕中已普遍使用畜力 B.南北方经济实力发展平衡
C.中国农耕技术世界领先 D.铁农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1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直接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确立和发展。以下属于这一时期重要“发明和改进”的是
A.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 B.发明了铁铲和铁锄
C.耦犁发展到一牛挽犁 D.出现曲柄锄和耧车
13.元朝初期,北方民间结成一种农民互助组织,称为“锄社”。王祯(农书》卷三:“其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由此可知,“锄社”
A.兼具生产和保卫的管理职能 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14.制瓷工艺中的匣体可以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唐代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 釉面晶莹光润, 极大提高了 瓷器质量。这说明唐代
A.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制瓷体系形成
C.民窑手工业技术非常先进 D.官窑在市场竞争中领先
15.汉代出现的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如下图所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本质特点是
A.重视水利 B.休耕轮作 C.精耕细作 D.刀耕火种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
——摘自《墨子》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
——摘编自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影响文明转型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特征?概括材料二的小农生产生活状况?
(2)综合上述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到了明代时,官员重修该水道,仍认为它“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兴安县志》
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具演变是与农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纵观农具发展历史,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点毫无疑问。然而农具的形态和功能在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局部的改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苏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指出材料一中“水渠”的名称,并概括该“水渠”修建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汉代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史实说明“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农业得到发展,对铁器的需求量上升,因此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A正确;盐铁官营制度是题干现象出现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人们对铁器的需求使得冶铁技术发展,而非冶铁技术发展推动人们的需求,排除C;商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排除D。
2.D
【详解】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的,即铁器牛耕的推广,D正确;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是变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B是变法的目的而非原因,排除;百家争鸣思想是意识形态的现象,其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
3.B
【详解】
结合所学,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是汉代的的,反映的是汉代丝织技术的高超,故B正确,排除ACD。
4.B
【详解】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力进步,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逐渐形成,故选B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特点,故排除A项;集体劳作形式的瓦解是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带来的影响,不是原因,故排除C项;家庭式劳作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属于封建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有助于其发展但不是家庭式劳作方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5.C
【详解】
材料“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描写了翻车的形状及其排灌过程,故C项正确;铁犁不是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6.B
【详解】
材料中所提及的“青铜镰”、“双孔青铜铚”、“青铜锸”都是青铜制农具,据此可知在西周时期,青铜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故选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西周礼乐制度的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提及了几种青铜农具,但无法得出西周冶金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排除D项。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支钉是一种瓷器烧制工具,以烧制好的黏土块置于器物底部,出现于唐宋时期。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汝窑瓷器的底部有支钉的痕迹,这说明当时汝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支钉,但是不能据此判断支钉的开始使用是在明朝时期,因此依据正确,结论错误,故C项正确,ABD项排除。故选C。
8.A
【详解】
“定经齿”、“筘齿”都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反映了古代中国纺织技术的水平,也折射出手工业生产的精益求精,故选A项;文人不一定精通纺织技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意在强调纺织技术水平高,而非生产效率高,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私营纺织业、家庭纺织业大量存在,且D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9.B
【详解】
根据材料“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雷氏古琴制造技艺由于“其子孙渐志于利”而失传,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B项正确;“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 ”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 ”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和材料现象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10.C
【详解】
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对水力的需求较高,必须能够带动机械运转,因为这一需求,导致这一技术并未广泛推广,甚至到了唐代以后更无相关实用记载,C正确;没有得到普及与官营方式无关,排除A;没有得到普及不等于技术失传,排除B;水排冶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水排作为一种鼓风工具,其有助于提高铁的质量,排除D。
11.D
【详解】
题干所示为在河北、湖南和辽宁分别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大批铁农具,这表明铁农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D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畜力并未普遍使用,而且农具大量出现不能证明当时畜力使用情况,排除A;B不符合史实,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排除;题干没有将同时期中西方农耕技术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中国农耕技术领先的结论,排除C。
1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包括,发明了铁铲和铁锄,B项正确;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是在唐代,A项错误;东汉时期, “耦犁”发展到“一牛挽犁”,C项错误;西汉时期,出现了曲柄锄和耧车,D项错误。
13.D
【详解】
“锄社”是一种互助组织,在这种互助模式下,能实现“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有助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D正确;“锄社”并没有保卫的管理职能,排除A;锄社是农耕文明,不是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结合,排除B;锄社是克服小农经济分散性脆弱性的一种手段,依然属于自然经济范畴,排除C。
14.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唐朝的越窑通过采用匣体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对手工业发展的推动,A正确;材料未涉及两大制瓷体系,B排除;仅从材料信息是无法推出越窑是官窑还是私窑,CD排除。故选A。
15.C
【详解】
题干描述代田法目的是在单位面积上增加粮食产量,这属于小农经济中精耕细作的特点,C正确;代田法与水利无关,排除A;代田法不属于休耕轮作,排除B;代田法是在铁犁牛耕技术基础上的耕作方法,而非刀耕火种,排除D。
16.(1)特点: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性别分工简单。
(2)进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游牧、农耕文明。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农夫”“妇人”可知,古代农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可知,古代农业中男耕女织;根据材料“耕稼树艺,多聚菽粟”“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可知,自给自足;结合所学,从生产规模来看,古代农业生产规模小;男性耕地,女性纺织,性别分工简单。
(2)进程:根据材料“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可知,由渔猎、采集文明到游牧、农耕文明。因素:根据材料“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可知,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
17.(1)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生活状况: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2)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②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稳定的社会环境。
【详解】
(1)特征:根据材料一中“男耕女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活状况:根据材料二中“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可知,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根据“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可知,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根据“尚复被水旱之灾”可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根据所学知识,综合材料二可知,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2)条件:根据材料一中描绘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根据材料二中“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可知,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根据“尚复被水旱之灾”可知,优越的自然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发展还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18.(1)名称:灵渠。历史作用:为统一岭南提供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史实:铁犁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铁质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钠、大镰、耧车等;农耕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详解】
(1)名称:根据材料“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可知,这一水渠名称是灵渠。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可知,灵渠修建为统一岭南提供交通支撑;根据材料“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灵渠是重要的水利工程,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可知,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出现一牛挽犁,取代二牛抬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质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钠、大镰、耧车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农耕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源是古代中国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