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培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明清商帮的兴起 B.漕运事业的兴盛
C.地区经济的差异 D.棉纺织业的发展
2.宋人婚烟论财风气普遍,出现“取上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现象。这说明宋代
A.婚姻关系强调祖先名望 B.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
C.婚姻买卖现象较为普遍 D.财富多寡决定家庭成败
3.《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接在后面的文句最可能是
A.“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B.“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C.“所来少不觉其少无卖不尽之货又买不尽此地之货为海内第一”
D.“使人人各遂其私求,人人之私利既获,而通国之功利寓焉”
4.《明史》记载,洪武、建文、永乐时期的关市之征,与宋元的繁琐不同,这一时期“务简约”。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众赋税负担相对较轻 B.统治者的忧患意识较强
C.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转型 D.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下列诗句出现于该历史时期的有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6.《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 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
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 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
7.某博物馆进行了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一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图),这个展厅的名字可能为
A.宋代民族的交融 B.海外贸易的发达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宋代商业的繁荣
8.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山西有幸成为“试点之区”,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晋商发展势头迅猛。材料反映出晋商
A.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 B.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
C.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D.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
9.唐前期商人向国家所纳之税收,在性质与名目上与一般百姓无异,都被编制在以租庸调为主体的农业赋役体制中,商人所纳基本赋税远远高于普通农户。这反映出唐朝
A.放松对商业的管理 B.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C.政府强力扩大税源 D.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10.桑弘羊曾向汉武帝提出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如下,据此可知,这一计划的执行
A.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反映了汉代国力衰退
C.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 D.说明政府对商业禁止
11.明朝前期,市场上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明政府仍然坚守明初建立的宝钞制度,禁用金银交易。这反映出,明政府
A.竭力维护对经济的控制权 B.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C.认为纸币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D.放弃世界市场的主导权
12.罗马帝国时期,金融交易场所设立在由国家出资建造的广场上,成群的人拥挤在这里,买进和卖出包税公司的股票和债券,进行各种各样的现金和信用交易。据此推知当时的罗马帝国
A.金融业比较发达 B.是世界贸易中心
C.商业契约应用普遍 D.国家垄断金融行业
13.《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中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总条数的一半,如关于商业损失补偿风险分担机制的规定等。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A.商业历史悠久 B.对外贸易发达
C.政府垄断了商业发展 D.商业非常繁荣
14.收养是古巴比伦人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收养关系发生时他们一定要签订契约,并在泥板上盖上双方的印章。如果收养没有签订契约,那么收养关系便得不到法律的保证。据此可知
①古巴比伦人具有很强的契约观念 ②契约在古巴比伦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古巴比伦人任何事情都订立契约 ④契约有利于明确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和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在古代两河流域,商人预付租用穷人的奴隶或家人一年的租金或工资可以看作是贷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奴隶或家人给借贷人或债权人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这反映出,在古代两河流域
A.只有商人才能从事放贷业务 B.借贷形式固定,规定相同
C.这类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 D.商人们创立了早期的银行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与个体农民的成长相并行,许多手工业奴隶也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和“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当时各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之处,都形成了繁荣程度不等的城市。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中国历史悠久的名产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波斯、希腊和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
——摘编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史料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17.农耕时代的中国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提高,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缯”者、“贩盐”者、“屠狗”者、卖“薪樵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
材料二 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军须”。“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论从道德方面还是从政治上考虑,众人都对经商疑虑重重,(西汉政府)因此轻而易举地对商贾课以重税。船、推车、店铺和其它设施都必须纳财产税。……公元前119年,官府开始垄断利润极其丰厚的铁、盐、酒的生产。大宗谷物交易也很有利可因,于是官府以稳定市场为名将其接管。
材料二 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宋朝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朝廷官员出使东南亚国家,怂恿他们的商人来中国;中国商贾也主动出击。…海外贸易的扩大有助于充实国库,尤其是南宋时期,当时的政府已经知道如何卓有成效的征收商业税
材料三 明朝时期,……小市镇遍布全国。到17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棉纺业中心和丝织业的中心。沿海的福建则以烟草和蔗糖生产闻名,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尽管政府对那些逐利的商人和超出政府计划的经济增长始终心存疑虑,但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汉政府抑商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政府“对经商疑虑重重”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应如何理解“尽管政府心存疑虑,但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可知,明中后期,北方山东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成棉布后返销回北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了官营,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所致,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商帮的作用,故A项错误;大运河早在隋朝就已经开通运营,所以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漕运事业的兴盛,故B项错误;材料既反映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又反映了山东是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以“棉纺织业的发展”的说法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
2.B
【详解】
传统婚姻观念中重视门当户对,而宋代的婚姻更看重财力,这说明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冲击,B正确;A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婚姻观念中重视财力不等于婚姻买卖,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
3.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管仲重视农业,认为国家要想富强,首先要“末作文巧”,说明其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因此后文最可能接的是对农业的重视相关内容,B正确;A强调的是施行仁政,排除;C、D强调的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性,排除。
4.D
【详解】
关市之征涉及的是商税,明初关市之征,与宋元的繁琐不同,这一时期“务简约”,说明这一时期抑商政策相对宽松,D正确;关市之征与民众赋税负担不是同一领域,排除A;忧患意识与题无关,排除B;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转型是在明中叶以后,排除C。
5.A
【详解】
根据材料“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可知,这是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宋代陆游的《杂赋》内容,正确;B是唐代赞美越窑青瓷的诗句,排除;C是唐代王建《汴路即事》内容,描绘唐代草市繁荣的场景,排除;D是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的内容,排除。
6.B
【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元大都城内外分布着众多商业行市,其中“米市” “缎子市”等集中在今天北京的钟、鼓楼一带,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据此可知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B正确;A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大都的商业布局不能得出便于征税,排除C;商业布局多是自然形成,而非政府有组织的规划,因此无法得出元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排除D。
7.D
【详解】
题干涉及的图片围绕两宋商品经济发展情况,诸如城市经济、乡村经济、货币以及海外贸易,这些图片证明宋代商业较为繁荣,D正确;民族交融在图片中没有体现,排除A;B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题干中图片不能显示经济重心南移情况,排除C。
8.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开中制”下,应召商人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然后换取贩盐专利执照,并在指定地区销售。这反映出晋商利用国家实行“开中制”并把山西作为“试点之区”的时机而勃兴,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开中制”政策对晋商的影响,并没有涉及晋商的经营范围及其在长途贩运贸易中的作用,排除A、D两项;C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
9.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唐前期商税被纳入农业税体系中,而且对商人征收重税。这说明当时商税数量不多,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有限,D正确;对商人征收重税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排除A;唐代前期均田制并未遭到破坏,排除B;商税在农业税体系中,扩大税源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
10.A
【详解】
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官管盐铁的计划,这个计划将有利可图的盐铁等重要手工业收归国家专营,执行起来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国力的“衰退”,B项错误;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府“禁止”商业,D项错误。
11.A
【详解】
根据材料“市场上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明政府仍然坚守明初建立的宝钞制度,禁用金银交易”可知,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化趋势加强,但明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是维护小农经济的体现,即竭力维护对经济的控制权,A项正确;重农抑商指的是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明确提出是因为纸币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禁用金银交易,并且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我国没有掌握世界市场的主导权,并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放弃世界市场主导权的问题,D项错误。
12.A
【详解】
罗马帝国时期已经建立起专门的金融交易场所,且交易品种、人员众多,可以推知当时罗马帝国的金融业比较发达,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罗马帝国是“世界贸易中心”,B项错误;商业契约应用“普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罗马帝国的金融行业被“国家”垄断,D项错误。
13.D
【详解】
法律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繁荣,是国家法律重视商业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判断A、B、C三项。
14.C
【详解】
材料信息“一定要签订契约”“收养没有签订契约,那么收养关系便得不到法律的保证”说明①②④正确,C符合题意;“任何事情都订立契约”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ABD排除。故选C。
15.C
【详解】
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的商业信贷。材料描述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免息借贷,免息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A项排除;B、D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16.(1)特点:农产品与手工业品的交易增多;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和作为交通枢纽的城市;交易地点、时间有限制;政府对市场加强管理;中国产品出现在国外市场。
(2)新变化:城市商业繁荣;商业突破地点、时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有所松弛;出现纸币;海外贸易较活跃
【详解】
(1)根据“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和“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得出农产品与手工业品的交易增多;根据“当时各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之处,都形成了繁荣程度不等的城市。”得出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和作为交通枢纽的城市;根据“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得出交易地点、时间有限制;根据“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得出政府对市场加强管理;根据“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波斯、希腊和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得出中国产品出现在国外市场。
(2)“新变化”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多是商贩云集”“北宋时……南宋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等信息,再结合所学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作答。
17.(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调整:完善商税制度,承认民营商业的合法性;依据商业的发展状况设立市镇。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业繁荣,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详解】
(1)“主要原因”由材料中信息归纳概括即可,可从生产力发展、农村工商业阶层、小农追求富裕等角度作答。
(2)第一小问,由材料信息提炼归纳可得出;第二小问,由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经济重心南移、农业增幅大、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业繁荣等角度分析作答。
18.(1)措施:对商人课以重税;政府垄断利润丰厚的行业。原因:商业发展容易导致社会风气腐败;商业发展容易冲击小农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2)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影响: 促进了国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亚洲等国家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增加了财政收入。
(3)新特点: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商品经济的区域化特色显著。理解: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无法阻止的。
【详解】
(1)措施:根据材料“(西汉政府)因此轻而易举地对商贾课以重税。船、推车、店铺和其它设施都必须纳财产税”可得出西汉政府对商人课以重税;根据材料“官府开始垄断利润极其丰厚的铁、盐、酒的生产。大宗谷物交易也很有利可因,于是官府以稳定市场为名将其接管”可知,政府垄断利润丰厚的行业。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发展容易导致社会风气腐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发展容易冲击小农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2)目的:根据材料“海外贸易的扩大有助于充实国库”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外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了国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朝廷官员出使东南亚国家,怂恿他们的商人来中国;中国商贾也主动出击”可知,海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亚洲等国家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根据材料“当时的政府已经知道如何卓有成效的征收商业税”可知,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3)新特点:根据材料“明朝时期,……小市镇遍布全国”可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根据材料“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棉纺业中心和丝织业的中心。沿海的福建则以烟草和蔗糖生产闻名,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知,商品经济的区域化特色显著。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业的发展得益于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所发展,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无法阻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