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二课时课件(共3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二课时课件(共3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5:51:28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流程导览图
1
1. 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
3.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
4.请说说“凡是……无不……”的作用。
【答案】“凡是……无不……”,内容上,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德是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结构上,引起下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起过渡作用。
5.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6.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人告别时的真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
7.两个“悲伤”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答案】前一个“悲伤”指叶圣陶先生为“我”的生活处境感到伤感,后一个“悲伤”指“我”为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
8. 叶圣陶先生对“文风”方面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简洁。因为不简洁就会使文章既累赘又别扭,还违背常理。
9.叶圣陶先生要求出版社统一“做”和“作”用法的事例,目的是什么?
【答案】意在表明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用语极其重视,力求完美,并以身作则的特点。
10.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
11. 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请举例阐述。
【答案】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记叙。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方面的品德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通过空乏的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再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略读,掌握文章中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仰慕之情,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1、通过略读,掌握文章中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几件小事,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令人追思景仰。本节课我们将从作者情感这一角度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二、合作探究
1、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明确】 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习俗。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②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③如何理解文中的“双层的悲哀”?
【明确】 一是指已到年末岁月流逝,内心悲哀;二是指听到先生去世,内心悲痛而哀伤。
④开头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突出“我”对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悲痛心情,奠定感情基调,表明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
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2、细读第2自然段,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将本段划分为两个层次。
【明确】第一个层次:作者记叙与叶圣陶先生初识时的交往印象,表现了叶老品德高尚。
“叙”: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太,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议”:《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第二个层次:用孔子和叶圣陶先生作比较,来衬托叶老是“躬行君子”。
“叙”: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议”: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3、第2段是如何说明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
明确:“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再次运用略读方法,勾画出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
提示:
(1)这一次的阅读重点是文中的评价性语句(议论句)。
(2)阅读方法是关注段首句和总结句。
(3)请你按照顺序展示你找到的句子。
提示:抓关键句是确定阅读重点的有效方法,这些评价性的句子就是文中的关键句子。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引用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关键句子的位置多数都是在段落中的第一句或末尾,当然也不排除中间位置。)
明确:第2段: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第2段: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第3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第4段: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第6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7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8段: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第9段: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总结:议论就是事件之间的粘合剂,打个比方说,事件就是建筑的砖头,议论就是水泥,议论让叙事更紧密,人物形象更突出,这种一边叙事一边议论的方法叫叙议结合。
这些评价性语句(议论句)穿插在所记叙的事例之前或之后,或中间,旨在突出所叙事例包含的意蕴,揭示人物高尚的德行、节操和风范。叙议结合,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6、朗读文章结尾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抒情和议论。 
作用: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钦佩之情;以议论的方式,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重要意义,号召人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深化主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
7、再读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说说这两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怎样的情感?
【明确】 首尾呼应,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赞扬和敬佩之情。
8、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9、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三、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两方面过人的品德,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老者形象和独特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四、写作特色
以小见大,展示人物全貌。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第三段写吕叔湘先生看见叶圣陶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写“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第4、5段写到的“我”与叶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能集中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过人品行。还有第6—8段中的典型事例,也都是小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过人品行。文章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以小见大,展示了人物的全貌,表现了文章主题。
叙述平实,语言朴素而又雅致。
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用语言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雅致。如“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因为作者并非空泛地议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的,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
A.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B.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并以身作则,这将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C.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总喜欢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
2.下列关于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
B.文章对人物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C.课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D.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是“写话”和“多阅读”及其具体内涵。
3.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
D.“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句中的“的”是动态助词。
4.汉字王国里有两个好朋友——“做”和“作”,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它们的用法,这不,它俩正在向同学们耐心讲解呢!
“做”先开口了:“我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买卖、做准备;还表示制作和制造,如做衣服、做家具;我还表示举办或结成某种关系,比如做寿、做朋友。”
接下来,“作”说道:“我常常表示写作,如作曲、作词;有时候还表示开始和装作的意思,比如振作、装模作样。”
(1)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先生是怎样区分这两个字的?
“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
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2)请将“做”和“作”正确填入下面句子的空缺处。
①小雨的妈妈在别人家_____保姆,每天她都忙着______家务,一刻也不闲着。
她说:“______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要踏踏实实_____ _人,认认真真______事。”
②不要再纠结这件事了,我们以前的合约______废。
5.【写作借鉴】本文以小见大,
通过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质。
【片段仿写】请你观察周围熟悉的人,
叙述一件事表现他的某一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150字左右)
【例文】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作认真、爱病人胜过自己的医生。有天晚上8点多,爸爸已经回家了,医院来了个病人,爸爸二话不说,马上赶到医院,把病人推进手术室,进行抢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爸爸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病人从死亡的边缘被挽救回来……爸爸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真是疲惫不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张中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几件小事,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令人追思景仰。本节课我们将从作者情感这一角度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略读,掌握文章中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仰慕之情,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
合作探究
1、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明确】 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习俗。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②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合作探究
③如何理解文中的“双层的悲哀”?
【明确】 一是指已到年末岁月流逝,内心悲哀;二是指听到先生去世,内心悲痛而哀伤。
④开头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突出“我”对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悲痛心情,奠定感情基调,表明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
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1、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2、细读第2自然段,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将本段划分为两个层次。
【明确】第一个层次:作者记叙与叶圣陶先生初识时的交往印象,表现了叶老品德高尚。
“叙”: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太,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议”:《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合作探究
【明确】第二个层次:用孔子和叶圣陶先生作比较,来衬托叶老是“躬行君子”。
“叙”: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议”: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2、细读第2自然段,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将本段划分为两个层次。
合作探究
3、第2段是如何说明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
孔子:“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叶圣陶“确是人之师表”。
对 比
引用《论语》上的话,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
合作探究
4、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再次运用略读方法,勾画出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
提示:
(1)这一次的阅读重点是文中的评价性语句(议论句)。
(2)阅读方法是关注段首句和总结句。
(3)请你按照顺序展示你找到的句子。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4、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再次运用略读方法,勾画出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
明确:第2段: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第2段: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第3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第4段: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第6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合作探究
4、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再次运用略读方法,勾画出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
第7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8段: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第9段: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总结:议论就是事件之间的粘合剂,打个比方说,事件就是建筑的砖头,议论就是水泥,议论让叙事更紧密,人物形象更突出,这种一边叙事一边议论的方法叫叙议结合。
这些评价性语句(议论句)穿插在所记叙的事例之前或之后,或中间,旨在突出所叙事例包含的意蕴,揭示人物高尚的德行、节操和风范。叙议结合,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字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与前面的“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换,“描”字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文章作者的尊重。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这里运用对比,写出叶圣陶先生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 这里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人告别时的真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
“坚决” 这个修饰词可见叶先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是严格的,不可妥协的。
合作探究
5、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享交流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合作探究
请用一句话概括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我认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有仁爱之心,堪称为人师表典范
倾力专注于工作,对自己要求严格
待人真诚,很有学问却很谦逊
有人文情怀、关心朋友
重视语文、做事力求完美
......
合作探究
6、朗读文章结尾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抒情和议论。 
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钦佩之情;以议论的方式,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重要意义,号召人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深化主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  
作用: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合作探究
7、再读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说说这两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怎样的情感?
【明确】 首尾呼应,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赞扬和敬佩之情。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8、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合作探究
9、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的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合作探究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两方面过人的品德,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老者形象和独特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写作特色
以小见大,展示人物全貌。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第三段写吕叔湘先生看见叶圣陶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写“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第4、5段写到的“我”与叶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能集中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过人品行。还有第6—8段中的典型事例,也都是小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过人品行。文章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以小见大,展示了人物的全貌,表现了文章主题。
写作特色
叙述平实,语言朴素而又雅致。
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用语言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雅致。如“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因为作者并非空泛地议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的,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点击播放《见字如面》纯享版:何冰读叶至善写给父亲叶圣陶的信
拓展延伸
课堂检测
1.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B.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并以身作则,这将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C.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总喜欢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
C
课堂检测
2.下列关于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
B.文章对人物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C.课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D.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是“写话”和“多阅读”及其具体内涵。
D
课堂检测
3.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
D.“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句中的“的”是动态助词。
D
课堂检测
4.汉字王国里有两个好朋友——“做”和“作”,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它们的用法,这不,它俩正在向同学们耐心讲解呢!
“做”先开口了:“我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买卖、做准备;还表示制作和制造,如做衣服、做家具;我还表示举办或结成某种关系,比如做寿、做朋友。”
接下来,“作”说道:“我常常表示写作,如作曲、作词;有时候还表示开始和装作的意思,比如振作、装模作样。”
(1)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先生是怎样区分这两个字的?
“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
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课堂检测
(2)请将“做”和“作”正确填入下面句子的空缺处。
①小雨的妈妈在别人家_____保姆,每天她都忙着______家务,一刻也不闲着。
她说:“______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要踏踏实实_____ _人,认认真真______事。”
②不要再纠结这件事了,我们以前的合约______废。






课堂检测
5.【写作借鉴】本文以小见大,
通过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质。
【片段仿写】请你观察周围熟悉的人,
叙述一件事表现他的某一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150字左右)
【例文】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作认真、爱病人胜过自己的医生。有天晚上8点多,爸爸已经回家了,医院来了个病人,爸爸二话不说,马上赶到医院,把病人推进手术室,进行抢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爸爸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病人从死亡的边缘被挽救回来……爸爸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真是疲惫不堪。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怀念敬佩赞美
品德过人
文墨方面
日常交往
写文章
文风
写作的各个方面
提出希望
待人厚
写话
简洁
求完美
铭记主张

律己严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