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唱歌》教学设计
(歌表演)
一、教材分析
歌曲《小动物唱歌》,这是一首描写动物的创作歌曲,C大调,4/4拍,规整的上、下句结构,。
二、教学目标
学唱《小动物唱歌》,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并理解音乐中所描述的不同动物形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听辨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大小,理解音乐中声音的强与弱。
四、教学难点
认识力度记号“f”与“p”,并能够运用到音乐中去。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乐课堂必修课
唱音阶。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时值唱音阶有助于加强一年级学生识谱能力同时也进行了课前发声。
(二)导入
1. 导言:有许多小动物要来参加咱们的音乐课,听一听他们是谁?
2. 你听到谁的声音了?它们是怎样叫的?同学们能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动作吗?
(生独立练习各种动物的叫声,并模仿动作。)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
1. 听歌曲范唱: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太精彩了,有两位朋友已经最先到了我们的教师你们听听是谁?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
生:小猫和小狗。
师:他们是怎样叫的你能来学一学吗?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小动物唱歌》。让我们一起再听听他们动听的歌声吧!
(在听之前教师引导学生看拍号并养成习惯。)
2. 练习表现强弱记号。
师:你们在刚刚聆听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有什么地方比较特别吗?
生:小狗和小猫的两声叫声不一样。
师:请你们看一看老师标记的这个地方。红色的部分声音大绿色的声音小。声音大的表示很强我们用字母“f”表示,声音小的绿色部分很弱我们用字母“p”表示。今天啊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呢。
师:同学们再听一遍,可以轻声跟唱。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可别忘记了这两个新朋友哦。
(学生再次跟唱,同时大部分学生注意了强、弱处的演唱。)
3. 学唱。
师:老师看到好多同学已经能跟着音乐哼唱旋律啦,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歌曲的伴奏朗读一下歌词,老师用响板来给你们伴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歌词和节奏的掌握。并且把上学期学过的课堂打击乐器有效的利用进了课堂。)
师:好,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学唱这首歌曲吧!
4. 师生互动,演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师:现在,老师想唱小动物叫声的地方,你们来帮老师唱歌词,好吗?
(教师富有表情地演唱,同时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强调“强、弱”处的演唱。)
师:相信你们会比老师更好。你们来唱小动物的叫声,老师为你们唱唱歌词。
(师生合作演唱。)
全班齐唱。
(对学生的学唱情况加以检测。)
创编表演。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小动物的头饰,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唱一唱呢?请你们自由发挥做动作演唱。我们的大联欢马上开始了。
师:分小组讨论一下自己要表演什么动物。小朋友们想一想,动一动,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跟着音乐来吧!
(学生带着小动物头饰跟着《小动物唱歌》的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做动作,并演唱。 )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大家表演?其它组员给他打拍子并跟着一起唱。
齐唱。
随歌曲《小动物唱歌》,全班起立演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都很开心,这些小动物们也很开心,因为你们和它们一起唱歌,跳舞,都是它们的好朋友。就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你们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