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闪烁的小星》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闪烁的小星》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儿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其中,第1—8小节与结束句完全重复,第9—12小节与的13—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歌词简单而充满童趣,旋律优美而平稳,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在随乐演奏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体验探索和创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由于孩子刚开始步入正轨学习,对许多事物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时对产生美妙声音的打击乐器非常感兴趣,但是因为好动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闪烁的小星》,引导学生用自然、轻巧的声音唱出非连音的感觉,好像星星在眨眼睛。
能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并进行简单的器乐合奏。
激发学生探索和创作的兴趣,体验团结协作、集体合奏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整齐、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充分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情感。
难点:能在集体合作中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敲击固定的节奏型
为歌曲伴奏。
五、多媒体使用说明:
希沃白板软件
微视频、音乐
本节课,为了迎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星空科普视频配上节奏感强的音乐进行律动,从一开始就提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课件多以动态形式呈现,结尾又播放动情的音乐,随乐舞动、伴奏,自始至终把孩子们的心牢牢抓住,使整堂课生动有趣,活泼自然,实实在在的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六、教学用具:
电子琴、碰铃、沙锤、三角铁、响板和双响筒、教师用葫芦丝。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神秘的星空看看!(此时,学生向右跨一步)。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一起出发吧!
随乐律动。
(播放课件1:“七彩生活”音乐视频)
引出主题。
师:哇!到了,一路飞驰,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星星、月亮、卫星。
(设计意图:以律动形式导入,加上太空动感视频带来的视觉冲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
初听音乐、引入课题。
1、师:那么多星星!谁能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
师: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吗?
(引导学生自由做动作)。
师:听:小星星唱着歌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4、初听音乐,感知歌曲内容。(给予手势让学生安安静静地聆听)
(播放课件2:闪烁的小星音乐视频)。
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这是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音乐。
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是不是很熟悉
生:……
师:这是一首法国儿歌《闪烁的小星》,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
歌吧。
教师板书课题《闪烁的小星》:(贴星形图片)。
(通过逐步引导孩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初步培养欣赏音乐的能力,提起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歌曲学唱
1、出示歌曲节奏图。
师:请你像我这样做!
生:我就像你那样做!(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初步感知音乐节奏。)
2、出示歌谱。
师:就按这样的节奏来读歌词。(说唱形式)
3、师弹奏主旋律逐句教唱。
4、完整地唱一遍歌谱。(引导学生打着节奏唱)
5、教师弹琴,学生加入歌词唱一遍。(启发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演唱时把小星星可爱的闪烁的样子表现出来。)
6、男女生接龙唱。(男生起唱,唱的一方要站起来)
7、自由创编动作。(播放歌曲做动作)
8、师:你们表现的真不错!老师也为这首歌曲加上了动作,跟老师一起做吧!(边清唱边教动作。)
9、综合表演。(播放歌曲伴奏把学生分成两部分转圈表演)
为歌曲伴奏
1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如果用我们身边的小乐器给这首歌曲伴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分别进行碰铃和沙锤的节奏练习。
(课件出示打击乐器伴奏的图谱)
(将学生分成两组:碰铃组和沙锤组,把带其它打击乐器的学生根据乐器的基本音色加入到这两组分别进行节奏练习)
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几种乐器,下面我们就用刚刚学过的节奏为《闪烁的小星》伴奏,好吗?
播放歌曲《闪烁的小星》(第16小节播完暂停),学生分组
边唱歌边演奏。(碰铃组1—4小节、9—12小节;沙锤组5—8小节、13—16小节,这样既熟悉了歌曲旋律,又让学生建立了恒拍感。)
合奏。
①师:碰铃组和沙锤组合作的非常好,那么这两种乐器可
同时为歌曲伴奏吗?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最后一句。
②碰铃组和沙锤分别练习一遍最后一句。
③教师指挥两组学生边唱歌曲边合奏最后一句。
完整表现。
播放歌曲,请几个学生上台用碰铃和沙锤合作演奏,其
学生用其它乐器或自制乐器分组演奏与合奏,边唱歌边演奏。
7、每种乐器伴奏一句,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依次演奏,此起彼落。
8、综合表演。
师:老师也想为这首歌曲伴奏,给我机会吗?吹奏葫芦丝为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学生加入演奏。
教师小结:太精彩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会使音乐变得…(学生补充),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聆听,就会发现大自然中更多更美好的声音。
(五)拓展与延伸。
①师:孩子们,夜深了,要结束这美妙的星空之旅了,给小星星道别吧!
(让学生自由说)
师:小星星觉得你们的表现实在太好了也有话对你们说:(播放星星寄语音频)
②师总结:其实最亮的星星就是你的眼睛,善良和勇敢才是最亮的星星,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生活就是美好的。(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③师:让我们和星星们再次欢聚一堂,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播放歌曲《小星星眨眼》,用器乐伴奏的孩子站成星形,几个女生在中间跳舞,老师也参与进来。)
师: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拍照留念!让我们一起对星星说声——再见!(师生齐喊)学生边唱歌边跳舞边敲击手中的乐器有序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从来到夜空游览再回到地球上,首尾呼应,创设了完整的教学情景让整堂课具有连贯性,临近尾声播放星星寄语,完全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为本节课带来了新鲜感,最后老师拍照留念正好迎合了现代化的潮流。)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但是这首歌曲 孩子们又耳熟能详,学习起来不免简单乏味,因此一开始就创设了星空之旅的情景,配合视觉效果明朗的科技视频再加上《七彩生活》律动感较强的音乐,能极大地极大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正式学唱歌曲的时候又有简到难,设置了有层次感的教学环节,运用了不同的形式,目的还是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用小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环节,我先让学生知道不同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练习固定节奏从而建立恒拍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此过程中变换不同表现形式,如分组练习,每种乐器演奏一句及合奏等,使简单吵闹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序!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节奏清新、安静、富有跳跃性的歌曲,教唱的时候声音过大,老师的手势运用太少过渡语运用太多,师生互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