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活动《做做敲敲》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活动《做做敲敲》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14 18: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做做敲敲》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个别学生不能自律,还要加强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加强训练。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引导学进行探索、体验、创造和表现的音乐课。以打击乐器为主主线,内容包括认识两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寻找、探索生活中的声响与乐器的共性和区别,能够动手制作打击乐器,学会演奏歌曲《闪烁的小星》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材料自制打击乐器。
(2)、认识打击乐器碰铃、沙锤,能够区分它们的音色,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并能准确敲击节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教师示范、讲解分析以及学生演练、听赏体验,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能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并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合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体会音乐的节奏,通过亲自参与音乐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4、 教学重点:
能听辨出不同物品的音色,自己动手自制简易的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
能在集体合作中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敲击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五、教法和学法:
演示法、律动法、模仿法等。
六、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碰铃、沙锤、装少量沙子的塑料瓶一个、玻璃杯一个、金属勺一个、木块一个。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好!,你们会唱《小星星》吗?跟老师一起唱。
我们刚才听到的是唱歌的声音?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生回答,共同总结:(鸟的叫声:唧唧唧、猫的叫声:喵-喵-、狗的叫声:汪汪汪、牛的叫声:哞-哞-、刮风:呼-呼-呼-、敲鼓的声音:咚咚咚)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就和声音有关《碰碰敲敲》(板书课题)
2、了解两种乐器。
(介绍沙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声音特点。
教师总结:碰铃发出叮叮的声音,沙锤发出沙沙的声音。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他们的音色也就不同。
(教学设想:通过老师的琴声伴奏,让学生熟悉歌曲《小星星》的旋律,也为给《闪烁的小星》伴奏打下学习的基础。通过先感受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特点,再进一步学习乐器的声音和使用方法,降低了的学习难度,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学生自制沙锤、响铃
1、分小组活动探究:用你手中的物品能发出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师生总结:原来用金属勺敲玻璃杯,也能发出叮叮的声音;塑料瓶里装上一些沙子也能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们把这个叫碰铃,那个叫沙锤,他们都属于自制乐器。
2、用乐器敲打几个节奏,指导使用方法。例如:叮叮叮-、沙沙沙-
(教学设想: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发现声音的特点,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节奏型。
1 这是几拍,怎么打节奏?(板书)
2 跟老师一起打节奏。
3 练习用自制乐器打节奏。
尝试练习歌曲中“小星星、一闪一闪”等几个歌词的节奏。
(教学设想:充分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说节奏、拍节奏、用自制乐器打出节奏,丰富学生的体验。)
(四)、为《闪烁的小星》伴奏
下面我们来看小星星这首歌。
a一起唱第一段,看看写了什么景物?(小星星)
小星星是什么样的呢?(一闪一闪的,像小眼睛)
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①师:听了这首歌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心情呢?(轻松、愉快、)
为了放松心情,大家要唱得稍慢一些。
②我们试着为第一段伴奏。用碰铃演奏一遍,再用沙锤演奏一遍。
b读第二段歌词,看看写了什么景物?
用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呢?
c唱一唱第二段,试着为歌曲伴奏。(学生演奏,教师指导。)
d播放完整音乐,一起打节奏。
e分组演奏,最后合奏。
(教学设想:通过表演体验歌曲意境、通过参与歌曲的伴奏培养乐感、丰富了情感、调动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小结
同学们,随着愉快的歌声和伴奏声,我们的这节课结束了。为了看到更多的星空,我们就要减少雾霾天气,让我们为保护环境共同出一份力吧!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教学设想:让学生愿意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九、教学反思
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表现音乐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本课通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声音、认识不同的事物声音不同、音色不同,也随机认识了新的乐器名称和特点,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
让学生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乐器,为后面节奏练习、歌曲伴奏打下物质基础,为全员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学习热情较高。
随机进行的保护环境教育让学生进行了学科间的融合,为综合素质教育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