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导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学习目标
1.知道台湾问题的由来,掌握对台基本方针,知道“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和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原因和表现;
3.分析台湾回归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思
1.建国以来,对台方针政策有哪些变化?
2.大陆与台湾关系走向缓和的时间及相关史实?
3.两岸关系打破冰封时间、事件、意义?
4.九二共识时间、内容、意义?
5.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相关事件、时间?
6.两岸关系紧密交往出现的原因、表现?
要求:自学过程中勾画重点内容,有疑惑的问题用红笔标注出来(10分钟)
议
一.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
要求:组长主持,组内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不能解决的重点标记(7分钟)
展
要求:
1.别人展示时请安静倾听
2.有不同意见时,等别人展示完,再起立补充
康熙
年间
隋朝
元朝
清朝
初年
1662年
1684年
三国
1945
1895年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1945年
清末
时空观念
评
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的由来
结合下列信息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光绪年间(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侵占台湾
1945年,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三年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国民党蒋介石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
1.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2.其解决途径有何区别?
性质 解决途径
港澳问题
台湾问题
外交途径
殖民侵略遗留问题
中国内政问题
自己解决,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
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
问题思考
1949年12月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
我们血肉相连,为何骨肉分离
1949年10月17日凌晨,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退守到厦门东南方向的海滩,翘首祈盼着由台湾海峡驶来的最后两艘快些到达......
我登上了登陆艇,不敢再向海里看,用双手把脸捂住,在枪炮的追击中,舰艇越来越快地向大海深处驶去。
—高秉涵回忆录《回家的路》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时间 人物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确立了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台政策
建国初期,中国大陆解放台湾的宣传画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1958年金门曾发生最严重的炮战,国共双方隔海炮击持续四十多天,后来解放军方面宣布“单打双停”,也就是说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从此,金门炮击战进入到打打停停的阶段,双方在金门单日的炮声也已经是一种象征的交火了。 —高秉涵回忆录《回家的路》
“战争” 与 “和平”
美国人拍摄金门炮战
厦门
金门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
材料: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
—195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
确立了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宣传标语
③改革开放后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妈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三通)欢迎到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四流)“三通四流”。
意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9月16日至20日,第九届世界法学会议在西班牙举行,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官、律师代表出席了会议,台湾也应邀参加,我就是其中一员。
在得知大陆亦有代表团参与后,台湾当局公布了六不准则,遇到大陆人员,一律不接触、不招呼、不交谈、不交往、不合作、不合照,一旦发现予以严惩。
—高秉涵回忆录《回家的路》
老死不相往来
②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③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④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⑤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举行会谈(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意义: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⑥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一贯主张。
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5.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5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7.2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
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⑦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胡锦涛会见连战
《反分裂国家法》
《反分裂国家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于2005年3月14日公布施行。
《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⑧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意义: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79年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的炮轰
走向缓和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打破近40年的隔绝
台湾成立“海基会”
大陆成立“海协会”
“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胡锦涛会见连战(破冰之旅)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习马会”
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②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共同努力。
①1987年,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限制②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③2008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④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
1.原因:
2.表现:
经济文化交流
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
合作探究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祖国统一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密切往来,人心所向
两岸有共同的传统文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政治保障)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根本保证)
《反国家分裂法》提供法律保障
香港澳门问题成功解决提供范例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
和平统一台湾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
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作为中学生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①践行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坚决拥护祖国统一。
②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记忆整理
一个对台基本方针
一个政策调整
一个共识
一次会谈
一个主张
两个民间团体
两次会面
五位领导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1995年,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
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胡连会” “习马会”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堂小结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日益密切的交往
不同时期的方针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1995年
《告台湾同胞书》
调整“三不”政策
胡锦涛会见连战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九二共识”
背景
表现
台湾成立“海基会”
大陆成立“海协会”
“汪辜会谈”
检
1.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 )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B.“九二共识”后
C. “汪辜会谈”后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2.“九二共识” 的核心内容是( )
A.“一国两制”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
C
3.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B
4.右下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