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设 计
作 者:摆 雪
课题: 数 鸭 子 授课时数: 2
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设计
要素 设 计 内 容
授课类型 新 授 授课班级 一年级
教学
内容
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2、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
学
分
重点 学唱《数鸭子》,在歌唱中注意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寻找生活中的“巧嘴巴”。
教学
难点 难点 感受打击乐器以敲击快慢、轻重的节奏来体现鸭子拌嘴的场面。
教学关键 学唱 感受 打击乐器
教学法 引导、示范、讲解
板书
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1 课时)(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2、聆听3、朗读歌词4、讨论5、学唱歌曲6、处理歌曲7、演唱歌曲8、表演唱9、拓展10、作业三、教师小结 组织教学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啊?能模仿一下他们的叫声吗?教师播放录音完整聆听歌曲教师指导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几个“0”。教师弹琴并教唱重点注意:几处休止符的地方,要收音收得及时,不拖拉(特别是鸭子的叫声)。教师弹琴并指导教唱教师弹琴并指导师:今天我们学习《数鸭子》这首歌,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师生问好初听歌曲旋律,跟着有表情地哼唱。感受情绪,学生可即兴律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创编动作。0 四分休止符有能力的班级可以先学唱旋律相同的两句歌词结束音(21 23 5 0和21 23 1-)不要混淆。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男女生唱3、分组演唱4、个人演唱按意愿分组进行律动表演。汇报演出。生回答把新学的歌曲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稳定学生情绪初步感受歌曲让学生朗读歌词,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开放式的教学能更好的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按意愿分组,有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歌曲内容陶冶情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2 课时)(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一、组织教学二、巩固复习1、演唱歌曲2、表演唱三、欣赏1、导入2、聆听3、讨论介绍歌曲4、再次聆听5、表演四、教师小结 组织教学教师指导师:你们知道小动物也会拌嘴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初听,师生完整地欣赏乐曲。提问: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吗?师:老师要考考大家,你知道在这首乐曲中用了哪些乐器吗?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本曲是一首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拌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认一认。教师出示打击乐器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师生问好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以随便选择形式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请学生描述乐曲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回答。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请学生自选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 稳定学生情绪巩固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录音机让学生对歌曲进一步了解再次感受让学生了解打击乐器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
教学设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