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9: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总分:100 时间:9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ānɡ yánɡ wū xiá duàn liàn wèi wèn
juàn liàn chàn dǒu zhǎn xīn yóu zhōnɡ
2.把画“ ”的部分改成成语。(4分)
(1)病人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
(2)沃克医生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喃喃着。( )
(4)毛主席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3.选词填空。(3分)
逝世 牺牲 殉职
1.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他以身( )了。
2.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 )的。
3.老人昨夜( )了,噩耗传来,家人十分悲痛。
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一声不吭的病人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缩句)
(2)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改为双重否定)
(3)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向)
(4)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所给情景中选择一种,照样子写句子,至少用上两种描写方法。
例: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久别重逢 期待落空 获奖之后

5.读句子,选择对应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填空。(7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3)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4)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
作者通过以上细节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毛主席丧子后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对儿子毛岸英的___________之情。
二、古诗词积累(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 。
2. ,初闻涕泪满衣裳。
3.三万里河东入海, 。
,不破楼兰终不还。
5. ,南望王师又一年。
6.青海长云暗雪山, 。
7. ,春风不度玉门关。
8.黄河远上白云间, 。
9. ,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一)读懂食品的产品说明书(6分)
【背景资料】
状状平时喜欢喝“状元酸乳”,他的同桌元元喜欢喝纯牛奶。有一次课间,状状拿了一盒“状元酸乳”给同桌元元,说:“喝这个吧,这个更有营养。”可是元元扬了扬手中的一袋纯牛奶,说道:“谢谢,不用了,我妈妈说纯牛奶营养价值才高呢。”于是两人争论起来。争论未果,两人一起去找教科学的张老师问个究竟。张老师告诉他俩,要想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就要看懂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听了张老师的话,状状和元元决定仔细看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
纯牛奶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mL NRV% 能量 280KJ 3% 蛋白质 3.2g 5% 脂肪 3.8g 6% 碳水化合物 5.0g 2% 纳 53mg 3% 钙 100mg 13%
【产品说明书资料】(一)
状元酸乳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mL NRV% 能量169KJ 2% 蛋白质 1.0g 2% 脂肪 1.2g 2% 碳水化合物 6.0g 2% 纳 67mg 3%
【产品说明书资料】(二)“状元酸乳”配料、保质期等说明
配料:饮用水、生牛乳、白砂糖、全脂乳粉、乳蛋白粉、果葡萄浆、浓缩苹果汁、乳酸钙、维生素A、维生素D。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乳酸、柠酸、柠檬酸钠、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产品种类:含乳饮料 净含量:250ml×24 产品标准代号:Q/NYLA0003S 保质期:常温密闭条件下8个月
要想了解食品的营养品质,食品说明书上的_____项目是要重点关注的。(1分)
A.产地 B.生产日期 C.营养成分表 D.净含量
2.通过两个营养成分表,你来判断一下,状状和元元谁的说法是对的?(2分)
3.下图的这瓶优酸乳的生产日期是2022年4月16日,那么状状必须在_____这个日期之前饮用,否则将过期。(1分)
A.2023年1月3日 B.2022年12月16日 C.2022年12月28日
4.在买食品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与产品相关的哪些信息呢?请说一说你的理解。(2分)
(二)吐鲁番盆地(14分)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词语积累】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 长夜漫漫( ) 漫无目的( )
2.【字词运用】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2分)
3.【关联词语】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4.【说明方法】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表现吐鲁番盆地的特点,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4分)
5.【课文理解】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____。(4分)
(三)一棵小白杨(10分)
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课文理解】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2.【字词赏析】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体会情感】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4.【总结道理】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指这座边防哨所。
B.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C.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D.指王克怀高超的射击技术。
四、书面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题目:他________了
提示:生活中,谁生气、感动、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变化。
参考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总分:100时间:9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ānɡ yánɡ wū xiá duàn liàn wèi wèn
juàn liàn chàn dǒu zhǎn xīn yóu zhōnɡ
【答案】襄阳 巫峡 锻炼 慰问 眷恋 颤抖 崭新 由衷
2.把画“ ”的部分改成成语。(4分)
(1)病人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一声不吭 )
(2)沃克医生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肃然起敬 )
(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喃喃着。( 情不自禁 )
(4)毛主席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不由自主 )
3.选词填空。(3分)
逝世 牺牲 殉职
1.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他以身( 殉职 )了。
2.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 牺牲 )的。
3.老人昨夜( 逝世 )了,噩耗传来,家人十分悲痛。
【解析】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逝世:去世、死亡的意思。
牺牲:为了某种目的,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或权益。
殉职:指的是某个职务人员因为公务事而死亡, 是一个褒义词。
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一声不吭的病人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缩句)
双手抓住白床单。
(2)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改为双重否定)
这么重的伤势,不是军人的话不可能这样从容镇定。
(3)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向)
他勉力一笑,说,他一直在数我的刀数。
(4)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所给情景中选择一种,照样子写句子,至少用上两种描写方法。
例: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久别重逢 期待落空 获奖之后
【例】获奖之后 : 我双手捧着奖杯,喜笑颜开,激动得说不出话,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心想:我一定要快点回家,把奖杯拿给妈妈看,她一定会为我骄傲的。
【解析】
(1)考查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2)此题考查学生肯定句改写双重否定句的能力。
肯定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3)此题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的能力。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方法:
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者具体名字。第三人称要改成具体称呼。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5.读句子,选择对应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填空。(7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A )( B )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B )( C )
(3)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C )
(4)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D )
作者通过以上细节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毛主席丧子后_________悲痛________的心情和对儿子毛岸英的_____怀念______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所用描写手法的判断。
(1)句子中“岸英!岸英!”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是对他的动作描写。
(2)句子中“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是对他的神态描写。
(3)句子中“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
(4)句子中“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是对毛主席的心理描写。作者通过以上细节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毛主席丧子后悲伤、难过的心情和对儿子毛岸英的怀念之情。              
二、古诗词积累(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福祸避趋之。
2.剑外乎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一)读懂食品的产品说明书(6分)
【背景资料】
状状平时喜欢喝“状元酸乳”,他的同桌元元喜欢喝纯牛奶。有一次课间,状状拿了一盒“状元酸乳”给同桌元元,说:“喝这个吧,这个更有营养。”可是元元扬了扬手中的一袋纯牛奶,说道:“谢谢,不用了,我妈妈说纯牛奶营养价值才高呢。”于是两人争论起来。争论未果,两人一起去找教科学的张老师问个究竟。张老师告诉他俩,要想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就要看懂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听了张老师的话,状状和元元决定仔细看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
纯牛奶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mL NRV% 能量 280KJ 3% 蛋白质 3.2g 5% 脂肪 3.8g 6% 碳水化合物 5.0g 2% 纳 53mg 3% 钙 100mg 13%
【产品说明书资料】(一)
状元酸乳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mL NRV% 能量169KJ 2% 蛋白质 1.0g 2% 脂肪 1.2g 2% 碳水化合物 6.0g 2% 纳 67mg 3%
【产品说明书资料】(二)“状元酸乳”配料、保质期等说明
配料:饮用水、生牛乳、白砂糖、全脂乳粉、乳蛋白粉、果葡萄浆、浓缩苹果汁、乳酸钙、维生素A、维生素D。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乳酸、柠酸、柠檬酸钠、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产品种类:含乳饮料 净含量:250ml×24 产品标准代号:Q/NYLA0003S 保质期:常温密闭条件下8个月
要想了解食品的营养品质,食品说明书上的__C___项目是要重点关注的。(1分)
A.产地 B.生产日期 C.营养成分表 D.净含量
2.通过两个营养成分表,你来判断一下,状状和元元谁的说法是对的?(2分)
元元的说法是对的,因为每100ml纯牛奶比状元酸乳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还含有钙元素。
3.下图的这瓶优酸乳的生产日期是2022年4月16日,那么状状必须在_B____这个日期之前饮用,否则将过期。(1分)
A.2023年1月3日 B.2022年12月16日 C.2022年12月28日
4.在买食品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与产品相关的哪些信息呢?请说一说你的理解。(2分)
我们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以及贮存方式等信息。
(二)吐鲁番盆地(14分)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只要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就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既 )有遮阳蔽日之处,( 又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词语解释】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③ ) 长夜漫漫( ② ) 漫无目的( ① )
2.【字词运用】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2分)
3.【关联词语】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4.【说明方法】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火洲______”“___风库______”。为了表现吐鲁番盆地的特点,文章采用了____列数字_____、_____打比方____等说明方法。(4分)
5.【课文理解】吐鲁番人用____植树造林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 遮阳蔽日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为行人解热止渴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智慧和创造力___________。(4分)
【解析】
1.考查字词解释。
漫天风沙:满天的风沙,到处都是风沙。在这里,漫的意思是:满,遍,到处都是。
长夜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
漫无目的:形容放纵散漫没有目标。
2.考查选词填空。多为近义词辨析,需要理解词意和区别。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急剧。多用于形容武力攻击一类,有冲击力。
强烈:极强的;力量很大的;.鲜明的;程度很高的;强硬激烈。可形容光线强度。
照射:光线射在物体上。强调其穿透力。
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
精致:精巧细致。多形容手工艺品或人,不适合形容菜肴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由“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可知两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就……”
由“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可知两分句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可用“既……,又……”;
也可以是递进关系,可用“不仅……,还……”
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说明方法的辨析。
联系上下文,由“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可找到答案。
由“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七十多次风”、“只有一百公里长”,可知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和“在盛夏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选文后部分介绍了当地人民是怎么改造沙漠盆地的,所以此题对应文段最后两段理解回答。
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办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荫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遮阳蔽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解热止渴,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三)一棵小白杨(10分)
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课文理解】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2.【字词赏析】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参天”是高耸在空中的意思,“参天而立”写出了小白杨扎根边疆的高大而坚定的形象。 【词语解释+情感】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令人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词语解释+内容+情感】
3.【体会情感】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的,侧面表现出部队能锻炼人,让人变得有出息。 【内容+情感】
4.【总结道理】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指这座边防哨所。
B.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C.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D.指王克怀高超的射击技术。
四、书面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题目:他________了
提示:生活中,谁生气、感动、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变化。
【例文】
他笑了
近了,近了,10米,5米,1米……欢呼声响了起来,小明夺得了男子400米第一名!同学们兴奋地围住他,他开心地笑了,笑得很灿烂。
几天前,老师组织同学们报名参加运动会,项目很多,有100米、200米、跳远……五花八门,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教室里人声鼎沸。小明报了400米,他报跑步,不会吧,人弱弱的,行吗?小明一笑,并没有把大家的疑问当回事。
放学了,同学们都来到操场上练习,小明也不甘示弱,跑了一圈又一圈,大家都回家了,他带在练习;大家还没到学校,他又在练习,一有工夫,就能在操场上看到他的身影。他就像一台永不会停止的机器一样,一直动个不停。
运动会开始了,大家各自参加了项目。很快,400米赛跑开始,运动员们都做好了准备。随着一声枪响,大家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操场上,加油声此起彼伏,小明更是抖擞精神,奋力向前冲,最后一马当先,带头向终点冲去。
近了,近了,10米,5米,1米……小明冲过终点,成功夺冠。领奖的那一刻,他笑了,笑得很灿烂。付出终究还是有回报的,只要认真,回报一定就在。
【解析】
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