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课件(共12张PPT) +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课件(共12张PPT) +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20:03:21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八章 压 强 与 浮 力
第1节 压 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
1.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复习提问
分析一下墙面、地面、斜面的受力情况:
F
F
F
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
压路机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
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F
F
F
F = G
F ≠ G
F 与 G无关
画出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G
G
G
1) 压力不是重力。
2) 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水平
1. 两手指受到的力是否相等 气球的形变为什么明显不同? 手指感觉为何不同?
2. 由此猜想:可能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做一做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___________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 有关;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小桌、海绵、砝码
实验器材
体重475N,
与地面接触面积为9.5X10-4m2
体重6 × 104N,
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24m2
算一算: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解: 芭蕾舞演员单脚圧在水平地面上的力:F1=G1=475N。
 
F1
S1
p1 =
475N
=
9.5×10-4m2
=
5×105Pa
大象四脚站在水平地面上:F2=G2 =6×104N
F2
S2
p2 =
6×104N
=
0.24m2
=
2.5×105Pa
∴ 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比大象脚掌对地面的压强大。
1.增大压强
啄木鸟的嘴很尖
图钉一端很尖锐
压路机滚轮很重
怎么减小或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
书包带做得很宽
拖拉机履带做得很宽
铁轨下面垫上枕木
A
C
B
同一块砖怎样放置压强最大?
平放
侧放
竖放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小的压强大《 压 强 》教学设计
课题:《压强》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知识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3.重难点 :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1)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教学法
器材准备:海棉、压力小桌、 铅笔、气球、砝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
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将要破裂,或者发现有人掉入冰窟窿,这时应该如何自救或救人?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通过回答,引出压力。
(三)压力的教学
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进一步引导,图片中的力的施
力是哪个物体,哪个是受力物,力作用在哪里?方向如何?从而给出压力概念。并进一步扩展,加深理解。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间有压力作用呢?通过学生举例后,并总结出共性
1.压力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2.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出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压力的理解。
(四)压强的教学
1.压强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同样的压力,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比较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的质疑并提出猜想,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二个小实验。压铅笔,压气球。动手实验并思考: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①通过二个实验,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②给出实验器材,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
③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次实验过程中,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2.作用效果哪一种情况更明显
3.是什么影响了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④得出结论:通过老师的实验展示,学生们探究结论,共同总结: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计算公式: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从而得出压强的定义。出示练习,压力作用效果压力相同是比较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相同时比较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是怎么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认识。
出示例题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根据板书学生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第4题。配套练习第八章“练习一”